微信分享图

乾隆御玩“玉辟邪”

2011-03-22 08:40:18 程军祥

记者在台湾 台北“故宫”寻宝

玉辟邪 (汉) 高9.3公分

  辟邪,神兽名,在汉唐及其后古籍常有关于其传说古事之载,其为想象中的神话动物,顾名思义,是人们希望借助它的法力来避除邪恶。关于辟邪的形状,说法不一,大多认为它是一种似狮、独角或双角,身有翅的兽,这与今所见六朝墓前之石辟邪之形是一致的。其作用,顾名思义主要是辟邪祛凶。流行于汉代的辟邪,多为带翼的四足兽,其造形可能传自西亚。常以巨石雕刻,立于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为极高贵的陈设器。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玉辟邪,曾为帝王重要的收藏。辟邪的胸前刻有御制诗。宫中还配有双层紫檀木座,上层刻有“乾隆御玩”,下层刻有与辟邪胸前相同的御制诗,刻字的部分还嵌有银丝。

  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张口,似在低吼。跨步游走,双翼虽贴于身侧,却做蓄势待发状。颔下长须垂胸,长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经深沁熟盘,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浅褐斑。这是目前所知的汉代玉辟邪中,体积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较长,有似马脸,与常见的短口吻似虎脸的辟邪不相类似。却与近年在内蒙古出土的西汉中、晚期铜灶上所加饰的动物头像,颇为神似。学者多称铜灶上的动物为“龙头”。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