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设计挣脱现实的路径:回溯VS未来

2011-03-27 17:35:31 张凡

——艺文中国·设计论坛II主题讨论系列之三

  设计师借助自己的设计让乏味的生活得到些许的慰藉,回溯经典和面向未来可能是设计师选择设计方向的两种趋向。艺术家邵帆游走在当代艺术与设计之间,创作“明式须”、“明式粪”、“明式脚骨”等一系列被他称之为“玩意儿”的器物,其中可见明式家具简洁的外观和仪式感、精巧的结构设计和传统工艺;周伟则以“折叠园林”为题,从空间设计着手,在天安时间的展厅进行了一次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可能性的竖向研究……面对脱现实的路径,建筑师和艺术家会更选择怎样的方法?面对现实,回溯历史或者面向未来是否是解决当前状况的应有之道?

  邵帆作品《明式粪》

  邵帆作品《明式脚骨》

  周伟作品《折叠园林》

  孙华:现实的状态恰恰是我们真正的巨大的营养

  青年创作群体AHA代表孙华的孙华坦言,相比于去关注“前”或者“后”,作为80后生人的他们,更愿意“去注意今天我身边所有的这些东西,我没有逃离现实的愿望,非常喜欢现实,可能是我成长得太舒服了,在今天这个时代,我觉得现实挺棒的。”现实的状态恰恰是他和他的创作团体真正面对的巨大的营养。

  孙华:我发现在中国传统里边有一些大家天天去推崇的,我们从个体的创作来讲不太容易吸收;反过来西方的我也没有必要非要系统地学习,因为那里边也有让我非常讨厌的东西,我不愿意学,这种东西是很强烈的。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六个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人,并不存在谁是主谁是副,因为在今天这种数字电脑的时代,每个个体是成立的,这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情感的方式、不同的状态,我们所选择的东西就变得很重要了,碰撞的东西就更重要了。我们经常会被很多道德观抹杀掉的一些真实感受感动的东西,直接道路我们真正把这个东西慢慢地剥开以后透出来就发现很可爱,至于说我们做设计,这个可能变成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张永和:邵帆的工作不是往前走、往后走的事,而是往里走!

  和艺术家不同,建筑师张永和的建筑工作需要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实践和协作。他极富见地的把艺术家邵帆的艺术创作看做是一种“修行”,他认为邵帆的工作不是往前走、往后走的事,而是往里走!

  张永和:我见过一个信佛的说起过这个事,他每天打坐什么的,他和我说你不用打坐,你做那个工作设计可能给你起到了打坐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邵帆这个事不是,有点儿这个意思,整个把他的身心全部投入到一根胡须里,有点打坐的意思。

  建筑师的工作特别社会化,建筑师是一种社会活动,跟各种不同的人,各种势力、权力打交道,你看北京城有多难看、多恶心,我们的工作就有多恶心、多难看,现实就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恰恰是在现在的现实里不是去拧着的,而是有自己的一些清醒。所以我非常喜欢邵帆的作品,我想我们没有条件摸着一根胡须,能不能把自己的状态尽量往那边靠,获得那份欣喜。

  石大宇:设计需要放下人类高傲的姿态,谦虚思考

  设计师石大宇认为人类自有的傲慢使得他认为自己的智慧可以无限发展,毫不谦虚的态度已经在大自然中印证了他的恶果,因而他眼中好的作品必须第一个有特性,第二个要谦虚地去做思考。

  石大宇:我们传统的一些东西里边可以看到一些智慧,可是这个智慧不是说直接拿出来用,而是说我们可以重新思考一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它实现出来。比如楼上展出的那把竹制的椅子是德国人设计的,当时是我找他跟台湾的工艺家配合在一起做这把椅子,可是他说“我不懂这个材料,我不敢做,”我说:“你不用担心,我们有很好的工艺家,我会跟你一起把这个设计完成,把椅子做出来”。

  那个椅子最重要的是悬臂椅,这个悬臂椅你说是用传统工艺来实现当代设计师的想法。第一张悬臂椅是1923年,因为新的材料的出现——钢管材料,悬臂椅的结构就是这个材料,所以一有新的材料出现就会有张新的悬臂椅出现。我用竹子来试试看,就做成了,当然不光是设计师,还有工艺家,也有很多人的参与,但这是唯一的一张竹子的悬臂椅,在1923年到现在的八十多年当中,前边的八十几年没有人会想这个竹可以来当成悬臂椅的材料,这是第一张。

  我想讲的就是说回头看不是不好的事情,有很多的观念、技术是我们现在没有那个耐心或者没有那个精神去琢磨的,可能从这些老的东西、传统的东西可以找出一些新的方向,绝对不是说再照旧的方向走,而是重新有一个改过。

  周伟:关键是通过这种路径达到思考问题的目的

  周伟:我个人很喜欢邵帆这种状态,在论坛开始之前我们俩聊天的时候也说过这个东西做多长时间,聊了一些他的制作过程,包括工人的状况等等,我觉得不管是往前也好,往后也好,逃避也好还是怎样也好,或者是修炼也好,或者是通过这个思考一些问题,

  我觉得他还是个人在经历一种主动的东西,而不是说我们现在谈到作为设计师来说面对很多的权利和资本,各种各样的力量,其实你经常是在一种被动状态下做的,我觉得邵帆不管怎么样,他是一种很主动的一个状态。他虽然很个人化,但是很多事情目前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事情一样,可能也有个体的力量,但是个体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也会发生大事。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