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颠倒的西洋钟表世界
2011-03-31 16:29:38 未知
尽管“钟表”不分家,但是这些年来,时钟的品牌在Baselworld占有的席位日益减少,和腕表品牌百花齐放的场面相比,现代时钟产业简直呈凋零落寞状。但在收藏市场上,古董西洋钟愈发受到国内收藏家和发烧友的追捧,有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尽管真正的收藏家级发烧友基数很小,但是这几年的同类成交价格都以好几番的速度增长。
即使整个“巴塞尔世界”的钟表价值颠倒已有数十年,人人都在腕表的商业红海中乐此不疲,我却仍中意西洋古董钟。但在国内,此类收藏仍处于起步阶段,藏家分三类,第一类是认识到古董钟的历史与价值,自己收藏;第二类纯粹出于审美需求,买下钟当作艺术品、装饰在家中;第三类是投资行为(尽管人群还很少),看好古董钟未来的升值潜力。
得益于金融危机,近几年的欧美博物馆开始放出不少好东西,对于像我这样痴迷于古董钟的藏家而言,实在是个好消息。要知道在经济危机之前,最好的古董钟通常都被收进了博物馆,很少在市面上流通。经济危机后,这些私人博物馆一旦无法维持运营,就会考虑出售一些馆藏之宝,甚至是整个博物馆。
和这些博物馆打交道后我发现,馆长们都非常专业,而且极其挑剔买家,你必须是善待这些古董钟的懂行专家,否则他们绝不待见你。比如我的朋友Dereck Robert,作为一位著名的古董钟收藏家,他有着自己的私人博物馆,从60年代至今已经编写了8本有关钟表的书籍。所以即使在自己的博物馆面临破产的边缘,像Dereck这样的收藏家们更在乎的是:如何延续这些古董钟的价值和文化,并且得到完全保存——事实上,私人博物馆本身的建立基础正是出于这点。
相比当下浮躁的钟表收藏现状,西洋古董钟的收藏显得更为沉静和深入。作为收藏西洋钟的藏家,必须了解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制钟传承国家:法国和英国。法国的制钟者向来都是雕塑家、画家等艺术家。往往一座钟会有多个制作者的签名——外壳由某位雕塑家完成、表盘由某位画家或珠宝艺人绘制,机芯另有制作者。英国钟则是最高级别的钟,从设计、工艺、风格到品味等各方面,全球皇室都使用英国钟。有意思的是,制钟工匠多为科学家、物理学家,正因为他们拥有航海、物理等科学知识,制作出来的钟非常精准。
相比以上两种,德国钟则是不同于前两国的一种独特存在。事实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瑞士钟表的发展历史是很后期的事情,仅仅始于中世纪,晚于德国黑森林地区,由于当时整个制钟产业已过渡到制表的阶段,所以瑞士在制钟方面并没有如制表业那般恢宏的发展。而德国黑森林地区则一直是欧洲传统制钟的产业中心,产业规模很大,无论是指针、音响部分、表盘等都实现了细分化制作,产量供应整个欧洲。
今年的Baselworld的欧洲之行后,我将再次前往德国的黑森林地区,并计划与德国各大钟厂合作推出一些复刻版的古董钟,它们将搭载复杂功能和特殊机芯,以此恢复那些失传的或早已不用于量产的古老制钟工艺。
在我眼里,西洋钟依然是代表传承、礼仪、克制。你的子孙后代,或在钟声里忆起你。而那金光闪闪的腕表的下落,究竟是躺在赌场的筹码台上,还是当铺的橱窗里暗自闪耀呢?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