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界的独特景观
2011-04-03 10:12:48 李敬仕
美术界属文艺界之一隅,它应该既具有文艺的一般性特征,也有美术自身的特点,这就是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独特景观”,既非美术的造型性、空间性特点所致,也为文艺界其他领域所无,显得独特又奇特。
作画是“学术研究”,图画是“学术成果”
原先评论一幅画的优劣好坏,讲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称赞画得好的画家“艺术水平高”。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一词迅速蹿红美术界,有些人宣称艺术创作是“一种很讲品质的学术研究”,绘画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学术成果”。于是读画、论画讲的都是“学术”,称赞好的画“具有学术意义”、“学术价值高”,称赞画得好的画家是“学术水准高”;举办画展则有“学术邀请展”、“学术提名展”、“学术精品展”等等,两地联合搞个画展成了“学术交流”,一时间美术界的学术气氛较之学术界还要浓烈,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在文艺界其他领域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认知和举措,我们既看不到音乐界在举办“学术音乐会”,也看不到舞蹈界在举办“学术舞蹈邀请演出”,更看不到电影界举办“电影学术精品节”,当然也看不到文学界有什么“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小说家”。研究小说《红楼梦》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可谓已是汗牛充栋、成千累万,并汇集着一大批红学家,可是也从未见过有哪位学者称《红楼梦》这部小说是“学术专著”或“学术精品”。那么,是否文艺界其它领域里的人士对“学术”显得特别的无知和麻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术界的某些人对“学术”产生了严重的误读,而一大批人则盲目跟风。因此,美术界必须理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譬如什么是学术?什么是学术价值?学术与艺术之间是什么关系?归根结蒂,它牵涉到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根本究竟是什么?这关系到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不搞清这些基本问题就妄谈“学术”,那只不过是拿学术来装饰门楣的伪学术、假学术而已。
“食客”争着当“厨司”
鲁迅先生曾把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比做“厨司”和“食客”的关系,“厨司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要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在美术界,许多颇有名声的理论家和批评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当起画家来,这好比许多“食客”都争着当“厨司”,成了美术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有志于当画家的理论家或批评家作起画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多选中国画,而且都是文人写意画,其中最多的要数花鸟画。关于文人写意画,最初是一种业余型绘画。陈师曾说它:“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优美。”他列文人画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其中没有一个是涉及艺术技巧的,而且这四个要素均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意会的东西。换言之,画这类画较为容易上手,胡涂乱抹也可蒙人。所以文人画自然要比方增先画《说红书》、刘文西画《祖孙四代》要容易得多,况且又背着学问好、思想优美、“练脑”的好名声,理论家们何乐而不为!
画家的画,优劣好坏由理论家来批评。而理论家的画,优劣好坏画家也看在眼里,只不过没有机会或不敢在媒体上实话实说罢了。然而,私下里免不了还是会作些议论的,其中肯定的、赞扬的言论几乎凤毛麟角。我的一些同学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院毕业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次聚集在一起谈及理论家的画时,都说“不敢恭维”,最后,在以“理论家的画中,王伯敏先生是画得最好的”这一共识结束了讨论。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