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修养
2011-04-11 10:27:10 文/杨守敬等 主持人:张耕
梁山舟《答张芑堂书》, 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此定论也。尝见博通金石,终日临池,而笔迹钝稚,则天分限之也;又尝见下笔敏捷,而墨守一家,终少变化,则少见之弊也;又尝见临摹古人,动合规矩,而不能自鸣一家,则学历之疏也。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
——杨守敬 《学书迩言》
我邦画者不习书法,不观古今名迹,不读前人名论著作之书,不友海内外通人以扩闻见,而以展览欺愚蒙众,高值骇吓富豪,此颜习斋大儒所谓“诗、文、书、画,天下四蠹”,诚痛乎其言也。
——黄宾虹 《与僧理岩书》
古云善恶皆可为师,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可以为戒,皆我师也。大醇小疵,贤者不免。又云一字皆师,师友之益,大有关系。
——黄宾虹《画学日课初稿》
徒守一先生之言,局于偏隅之见,虽其临摹极工,身形俱肖,勤劬皓首,未可与论艺事也。
——黄宾虹《近数十年画者评》
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军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到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
——朱光潜《谈修养》
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过去有的人画山水,连山都没有见过,这是一个大缺陷。历史上的大家,都是懂得人情物理的,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指的就是加强学识修养,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在处理作品的意境上就不会顾此失彼。
——潘天寿1961年12月在浙江美术学院
国画系谈创作问题不读书,越工越俗。不读书,再写总是个“书匠”。书法与旧文学是分不开的。能钻进去就好,不要只看翻译才懂。这是个很好的修养。所谓书卷气,就是书读多了,不是学成的,而是养成的。少年读书虽不甚解,以后有用。反刍,拿出来咀嚼。
——林散之 (《林散之研究》冯仲华辑《江上语粹》)
书法是艺术品,是作者多种多样的综合表现,读书多就有书卷气,学碑多就有金石气,不读书,不刻苦学书,而只顾要钱,只会有江湖气了。从一幅作品上,是可以看得出的。字不关肥瘦,前者清超而后者污浊,脑筋里的东西,都表现在纸上了。人最怕俗,俗不可医,唯利是图,安得不俗呢?
——祝嘉 《书法罪言》谈书外功夫
善于题画的不一定多题,片语只句,便能启人妙语。这不能希望青年人都能立刻办到,但不妨做一个努力方向,趁此机会多多阅读诗文书籍,即使不会题画,对创作也丰富想象,广拓思路,使作品造诣益深。不管怎样,要做一个艺术家,不能缺少文学修养。
——钱松喦《增补砚边点滴》
经验告诉我,文艺创作的确是极其艰苦的工作……勤学苦练,始终不懈的文艺创作也和别种工作一样,是要全力以赴,干一辈子的,活到老学到老的。不过,致力于别种工作也许学到了一定年限,就能掌握技术,成为专家;从事文艺创作的可不一定能够这样顺利。文艺创作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它们也许精辟地说明了何谓结构,什么叫风格,但是它们无法使人明白什么叫创造,怎么创造和认识人生。作家必须自己去深入生活,去认识人们的精神面貌,从而创造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来。作家必须读书,但是他还必须苦读那本未曾编辑过的活书—人生。
——老舍《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
学什么都要广博,要创作出成功的作品,首先得研究美术史和前人的创作经验;认识我们多彩的民间艺术,在技术上踏踏实实地下功夫。对绘画流派和理论必须确切地研究,了解他们是怎样形成和成熟的。不要先肯定或否定一切,要睁开毫无偏见的眼睛,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吸收融化他人之长,以补自己之不足。
——林风眠《中国绘画新论》
讲到一般俗眼——当然是指未闻书道者,或是指一知半解者,他们有时倒未必是以丑为美,实在是因为功力未到,艺术方面缺乏修养。
——白蕉《白蕉论艺》
成都有河北人国术师李翁(雅轩),今年八十余岁,太极拳是全国第一。吾与翁交情甚厚。尝见其打拳,一手未止,二手又起,连绵不断,宛如游龙,人如在云中穿行——完全是神在指挥。李翁对其女道:“你不要学我的姿态,要学我的神态。你可常自闭目凝思,揣摩我的神态,久之自得。”拳艺尤以神运,学艺术还能只重技法吗?
——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
一月奔波,最大的收获是饱看了南阳的汉画像石。南阳是刘秀的家乡,虽说帝皇本无种,南阳却因此布满了无数皇亲国戚的巨大陵墓。单就汉画馆里陈列的部分画像石看,其艺术的气概和魅力,已够令人惊心动魄了。那粗犷的手法,准确扼要的表现,把繁杂的生活情景与现实形态概括、升华成艺术形象,精微的细节被统一在大胆的几何形与强烈的节奏感中。其中许多关键的、基本的艺术法则与规律,正是西方后期“印象派”开始所探寻的瑰宝!谁是汉画的作者?作者巨匠们很有可能是不识字的文盲,但通过实践与借鉴,却创造了伟大的艺术。文盲与美盲不是一回事,二者间不能画等号,识字的非文盲中倒往往有不少不分美丑的美盲!
——吴冠中《美盲要比文盲多》
传统古老的中国画,需要新的营养,新的血液来促进新陈代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赞成土洋结合,努力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在东西方艺术大交流中使中国画现代化,创造新的民族风格。
—卢沉(刘继潮整理《卢沉论水墨画》)
主持人张耕语:
一个自然人得以正常地在社会中生活,必须具有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法规意识。因为每个人所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不尽相同,接受的教育各有差异,所以,我们周围的人群中不同的个体存在巨大的差异。工、农、商、学、兵,职业不同;博士、中专、名牌大学、出国留学,学历或经历不同,并且还存在着民族和信仰的差异,而我们因遵循着基本的游戏规则,所以能共同地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相安无事。这其中有一群人在从事艺术。我们都知道,艺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从事艺术必然是要具有一定条件的。因为艺术劳动是人类温饱之后的事!艺术是啥?其实它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部分人(现在称之为艺术工作者)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梳理、编织和展示。它起源于生产劳动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人类自由创造能力的体现并有益于社会进步,且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们之间的交往。
既然是温饱之余的事,又要有梳理、编织和展示的能力,那自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的,这客观上造成艺术工作是少数人的工作,于是艺术家变得崇高和神秘。一开始艺术家即以巫师的形象出现,后来又有癫狂如张旭、米芾者,怪癖如倪瓒、徐渭者而为士林谈资。他们何以崇高和神秘,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的境界和知识,他们食人间烟火而似仙若道,原来真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哦!
历代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无一例外地游弋过知识的海洋方才觅到创造的途径,享受到艺术劳动过程的快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无数知识分子对艺术创造的总结。
任何艺术创造都是以物质的方式展示,反映出来的往往是“技”。卖油翁使油从钱孔中过而钱不腻,吴道子一夜画嘉陵江三百里,其描法被称之为“吴带当风”。以卖油翁言:“无非技熟尔。”老者此言故不谬,而嘉陵江三百里江山包罗万象、变化千奇,一夜画成诚是技熟,恐又非仅技熟所能达到吧!当然吴道子胸中有宇宙,识得人文地理,练得熟练笔法,善于取舍夸张,想想这些看似技法的手段又是两三年能成的吗?涵养宇宙、纵横挥洒又岂是简单的技法练习所能达到!
艺术家同工匠在技法起步时往往貌似,只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工匠劳动保持着同样的思维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方法,艺术劳动不仅仅是反复的锤炼,更多的是思考着变化和创造,更注重吸收新鲜的养分,更注重归纳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前人的成果。于是看似同样的工作,经过时间的洗礼,大部分因劳动者亘古不变的同一种劳动状态,劳动者不断地更替而不为人知。小部分因劳动者不断变化着劳动状态,劳动者被永远载入史册,号为“艺术家”。
吸收养分,创造性思维,其来源不外乎两方面:前人的总结—书籍和对自然的感悟。
我们从事艺术工作,我们快乐地劳动,我们梦想成为艺术家。那么我们必须读书,并且从自然界中体悟人生,感受生命。
是的,现在很多高学历的博士已经不太会用笔来书写汉字了,至少有些字写出来你会猜错!他们都变得擅长写拼音文字,我很纳闷,拼音文字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文字是文化的灵魂。”(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我们中华民族以你们学有专长为骄傲,你们却在慢慢丢弃生你养你以你为骄傲的这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本民族文字认识的退化正构成读中国书的威胁,季羡林先生曾十分痛惜地说:“古文今译毁灭中华文化。”古文变为网络语言似乎是一种潮流,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将怎样传承!我们还需要根吗?
我们的艺术也要同世界接轨吗?我们把书法改良为“笔迹学”,我们把国画改良为“水墨画—彩墨画—水彩画”。我相信,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这个改良步伐会很快!
没有了书法,没有了中国画。你们照样是艺术家,你们同样可以感悟自然,体会人生!
但是,这显然离中国书画的本源越来越远了。
(责任编辑:郭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