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金淞:过去,你喝过72度的酒吗?
2011-05-03 09:48:22 未知
今日美术馆5月11日
今日美术馆的布展现场,一些被拆下的废弃木料正在被工人抬起,组合成一棵庞大的被放倒的树,两头均顶到该间展厅的墙。这一次史金淞没有使用不锈钢,也看不到原本被冠以的“保利美学家”名号的尖锐物什。他只问了一句,“你喝过72度的酒吗?”
名为《过去》的展览,史金淞准备了3年,展览方案被彻底推翻过五六次。“最早是一直想做一件事,察觉到自己的状态,总是处于A和B之间的中间状态,永远面对很多选择。你会怀疑已知的知识和所有可以参照的经验,它们未必能告诉你是否在现实中的某件事上过得去,只有靠另外一个系统的可能性来让自己置身其外,才发现绕个弯可能会过去——于是先有了《过去》这个名字。”
名字起好了,确定展览方案时却让史金淞小拧巴起来。最初坚定的“这一次一定要做一个不花钱又不大的作品”,显然无法实现心里的构思。“就像自己40岁了之后,暗示自己不要再多吃肉,不要再四处跑,要休养生息,结果没多久我就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像息肉一样的小瘤子,有一个大的去医院切了。我问医生是怎么回事,他跟我讲这是体内能量没有释放出来。”作为艺术家,史金淞只能选择释放自己的状态,也便有了这庞大的展品。“日子没法规划,变化永远比规划快得多。”
在字典上,“过去”二字有口语动词和时间概念名词两个意思,走过去,这棵放倒的树是否空心到底?过去的时间,许多事到底过不过得去?实际上,布展完毕时,这棵树所在的整个空间都将没有任何光源,只有入口的门会照进外界自然光,整个空间所形成的深灰色的混沌才是展览的真正内容。而如果观者试图寻找过去的路,最终会发现需要绕过这间展厅,从该间展厅的墙的另一侧即绕到另一间展厅才能过去。
然而提供另一种可能性使人过去或过不去,不是史金淞最想带给观者的感受,“就像喝下72度的酒,一瞬间你会明确地感受到你的肠胃长什么样,空间关系感特别明确。我希望展出的结果是一个混沌的空间,观者在其中能够感觉到自我是什么样的,或者有触摸感觉自我的欲望。而营造这种状态给我很多的可能性,我不想观者被规定后循规蹈矩,而且希望凭借触觉和嗅觉,在这个巨大的信息场里,触摸到自己。”文/刘思瑶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