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代画廊的成长要素

2011-05-06 08:51:45 蔡萌

  继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专场打破多项纪录后,画廊和中国当代艺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日前举行的“匡时会客厅”上,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永与星空间画廊总监房方就画廊品牌塑造、画廊与画家如何共同成长等问题同媒体展开讨论。

  造星之术并非关键

  对于一家画廊来说,能够推出来一位明星艺术家已经非常不易了,而且这往往还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但是聚焦于“70后”“80后”艺术家的星空间,其代理的17位艺术家中,已经成长为年轻一代艺术家中非常一线的就有韦嘉、陈可、欧阳春、高禹等6位,一下子能推出这么多成功的明星式艺术家,星空间的“造星”之术让不少圈内人称奇。

  对此,房方表示,“造星”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寻找到那些可以成为时代明星的艺术家。“我觉得这是画廊不断获得成长的一个先决条件,‘星’不是‘造’出来的,‘星’本来在那儿,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正常的、该做的工作,那些优秀的艺术家就会不断地闪现出他们艺术的光芒。我从11年前大学毕业的那一刻就非常关注同龄人的艺术状况,花了很多时间来了解同龄艺术家,考虑哪些人是当中的种子选手。我觉得,发现重要的年轻艺术家种子选手,是做这份事业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在房方看来,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是“非常有幸作为同路人,一块儿去探索我们想寻求的艺术真谛”,而不仅仅是完成一单艺术买卖。“比如陈可是我们很早就开始合作的艺术家。刚开始跟他谈合作的时候,是在成都的一个小酒馆里,当时就谈到一个话题,如果在未来几年,我们仅证明陈可是一个很有卖相、很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家的话,那我们双方都失败了。当时设立了这样一个目标,如果将来只能证明陈可无非就是一个很能卖钱的艺术家,那是很伤感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目标,艺术界越来越多的专家改变了对陈可的印象,如果拿他5年以前的作品和现在的比较,会发现有很大的变化,有很多东西更加成熟、更加内敛了。”

  据尤永介绍,星空间画廊的作品除了盈利高的作品外,还有1/5至1/3的作品是允许赔钱的。对此房方表示,对未来更有建设性的画廊,完全应该有能力和意志保留这样的作品。“就像贝尔实验室每年投入大量科研费用一样,”房方说,“这部分赔钱的作品是希望画廊长期发展的投资策略,是一种积极的艺术探索。虽然他们的作品目前卖得不贵,但这与画廊本身的营销能力、品牌塑造能力都有关系,希望在我们不断壮大的画廊平台之上,他们的作品也能获得一个与其艺术价值更加贴切的价格。我觉得对于一个画廊来讲,它相对有一个阶梯,第一方阵是一个有很好盈利能力的方阵,第二方阵盈利能力较为一般,第三方阵也许是盈利能力很差,可以赔钱,但是代表了未来的某种方向。这对于一个画廊的品牌塑造是很正常的一个状况。”

  走品牌加资本的路线

  最近,在艺术家韦嘉的个展上,星空间的投资团队高调亮相,这也开创了中国画廊比较高调地跟资本相结合的先河。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越来越走向国际化,像星空间这样的一批新锐画廊开始与金融资本“亲密接触”,走上品牌加资本的路线。

  “在五六年前我刚开始做拍卖的时候,跟朋友聊天,我就说过中国的画廊以后也得跟西方画廊一样,走什么路线呢?就是品牌加资本的路线。”谈起中国画廊的发展出路,尤永表示,“我认为,中国画廊在价值观的判断上,在运作的经验上,并不是很弱,应该说比较弱的是跟金融资本的合作。实际上一家画廊经营到最后,资本和品牌的力量远远超过所谓的专业经验、专业知识这方面的力量。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画廊未来的发展要光靠眼光、靠人脉、靠交情将越来越难,更多的是要靠资本、靠品牌,这个阶段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不是很长,从靠眼光、靠交情,转化为靠品牌、靠资本,也就三五年。”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离不开一些与金融领域有关的成功投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引入有经验的投资人,根据其在中国的投资经验,把一个传统的画廊变成一个新兴的现代企业模式。这种转型,是由注重积货增值变为强调塑造品牌。”房方认为,中国的画廊正在从传统杂货店式的生意模式,成长为艺术家与画廊有相同的文化理念、彼此信任的艺术画廊。而对于选择投资人的标准,房方称绝非“仅仅看重钱”,重要的是找“一起走路”的人。

  画廊、画家要共同成长

  不久前,国外画廊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话题引起业内热议,这意味着未来国外画廊和本土画廊会有一个更加直接的竞争。面对已有百余年历史、资本更加雄厚的国外画廊,仅有30余年市场经验的本土画廊优势在哪里?

  对此,尤永认为:“我们有一个独特的经验是很宝贵的,就是共同成长的经验,这个可能是最值得珍惜的,绝大部分艺术家可能更加看重的也是这个。”房方也表示赞同,他说:“画廊合作,需要有共同的文化理想,在生意上面也需要一种长期的互惠的信任感。对于本土画廊来讲,特别是对星空间来讲,在过去几年中和很多年轻艺术家共同成长。我们的资产负债表绝对是留存收益的部分,是增值的部分,我们会不断扩大增值的部分。当然还会扩大共同合作的基础,共同成长的经历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然而从上一辈艺术家来看,今天还保持着跟本土画廊共同成长的很少,究其原因,尤永认为,“第一代画廊主要还是以转手的买卖比较多,就是买进卖出,真正有代理制,也就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这种状况也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少空间可以跟艺术家一起成长。”

  “过去,本土画廊确实没有在极短时间内聚集那么好的资源,能够帮助他们和国际一流的本土艺术家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世界上所有一流的文化体都不是这样的格局,比如美国战后的40年,比如过去20年YBA的一代,都是由本土的力量、本土的画廊机构、本土的收藏家、本土的艺术创作者所共赢一个时代,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不是我们那种墙内、墙外的格局。”房方表示。他认为,画廊、画家不能共同成长的格局不利于市场的发展繁荣,但目前这一格局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像这一代艺术家他们毕业之初或者是涉足市场之初就是和画廊共同战斗,而且是和本土的画廊共同战斗,他们的客户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我认为,本土画廊要团结起来,先不要急于相煎,先建立一个共赢的合作局面,把本土画廊的力量,把本土新艺术的声音发出来,这是我们未来三五年最重要的。”房方说。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马国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