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读知白先生的画

2011-05-24 11:38:30 倪见林

  读过刘知白先生的画后,我想就其后期创作的泼墨山水画谈三点感想:

  其一,知白先生的画已经超越了既有的中国画评价体系,我们既不能仅仅采用传统文人画的审美理想对其加以评价,也不能只在笔墨技巧上进行诠释;知白先生是在作画,在造像;大气象,大才情,非常人所能企及,非常理所能评判。知白先生的画从传统中化出,是现代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我们从画家作画的方式、执笔用笔的行为以及那一幅幅充满澎湃激情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悟到,画家早已进入了自由的境界、惟我的境界、无法的境界,凡此都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知白先生对图像的创造力和对材料工具的驾驭力均已超出一般的画家,其独到的艺术追求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所以,传统的评价语汇在这样的作品面前就不免显得苍白无力了。艺术的实践在发展,我们的评价体系也当随之发展。

  其二,模仿一句老子的语汇,大象无形,无形无不形。知白先生的泼墨画给人的第一感受是水墨淋漓,挥洒酣畅,貌似混沌无形;再观,层次丰富,气韵通透,不经意处但见渔翁垂钓、茅舍三两;此时,眼前的气象开始发生神奇的变幻,忽然间,无形的笔墨幻化成了山石树木,飞瀑流泉;丘壑起伏,光影婆娑,如此的逼真,竟连山间的沙石枯木、繁花杂卉具现其上,这岂不就是无形无不形么!奇哉!神哉!再细观,还是墨,还是笔触,尽是画家之手的运动轨迹。知白先生作画何以能纵横其笔,无拘其墨的原因不是已经很清楚了么?他孜孜以求的正是为了创造这种“真”意象,于是笔墨也就全都落实在了实处,故不浮不飘。

  其三,知白先生用他的画回答了一个已经困扰了中国画家多年的问题,即中国画不仅没有“穷途没落”,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知白先生的艺术无疑是根植于传统的,而且将其成就与黄宾虹、傅抱石、齐白石等近现代大师并列也丝毫不为过。会不会又有人说,刘知白是最后一个从传统中走出来的大师呢?其实只有那些缺乏才情,又不愿抛开功利潜心悟艺的人才会悲天怨地,要知道学无涯,艺无尽,只有脚踏实地勤于耕耘,艺术之路是走出来的,还是那句老话:道在足下。知白先生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6年1月于金陵得闲居

(责任编辑:朱映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