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非想非非想——荆智勇2011个展在798开幕

2011-06-11 23:44:12 王博彦

  艺术家荆智勇

  展览现场

  相关链接:“非想非非想”:荆智勇个展

  2011年6月11日下午,“非想非非想”——荆智勇2011个展在798亚洲艺术中心开幕,这是年轻艺术家荆智勇从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个展。展览囊括艺术家从2008年到2011年20多幅精美架上绘画作品,整体以清新的面貌出现,是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次有益总结和必要尝试。特立独行的“还原儿童画的涂鸦式”的绘画风格,给观者带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视觉享受。

  下午三点,随着一场及时雨冲刷走了午后的闷热,乘着凉爽的空气展览正式开幕。各路宾朋、雅好艺文人士齐聚亚洲艺术中心,纷纷前来观展及道贺,另外艺术家在天津美院的恩师马元也到场对弟子现在的艺术创作很欣喜,也对本次展览表示祝贺。

  颇具意味的人生个展

  对于荆智勇来说,这是一个颇具意味的人生个展,之所以说“意味”首先在于其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家以“自由涂抹”的独特方式简单而自然地表达真实情绪和认识,无论是在他的个人经历、梦境、想象中,还是他的憎恶喜善的感受,或者没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自在地涂抹都有一种平和的意味。其次在于“非想非非想”展览主题诠释,他把艺术创作看作是一种修行,一切似乎都在辨证的禅学之中,仿佛你在想但又不是在想,你想的东西不是源于现实的,不是真正想要抒发的,更不符合你的性格,但是它又是你。再者,这种“意味”还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情感的归纳与总结,艺术家用看似涂鸦的方式展现着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个特别情境:害怕打针、因朋友的幸福婚礼而痛哭流涕,皈依佛门 ……,对生活的思考也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和感性的判断,整个作品呈现意味深长,情境悠远。

  “儿童画”的本真还原

  在学古典绘画出身的荆智勇看来,古典的写实性绘画在表达上缺乏和观者的有益互动和有效共鸣。与写实主义绘画不同,简单线条的勾勒富有国画的精神和韵味。荆智勇以还原“儿童画”的方式,用单色搭配单线,风格颇为随性和自然。他记录记忆,却不是做简单的描摹,而是关注感受和心理的转变。他也富于想象,香甜的颜色、可爱的人物形象、逗趣的表情,以及荒诞的情节,处处显露出童心般的天真。然而,作品不乏成年人的缜密思维,透视的运用使画面立体;极强的镜头感和场景安排,突出人物、物件的典型性格和特点。作品在简单之外又被赋予技术性、装饰性、及归整性,将技巧附于随性的表现之中,又不妨碍表现。这不单单是自娱自乐的创作,更具备一个公众的、群体性的多重身份,反映他作为80后一代的冷静、旁观,以及诙谐的时代感。

  众生平等的“善”意表达

  在这个物质充斥、消费全球化的时代,艺术家大多在借助艺术的语言来表达自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讽,荆智勇不然。长期的艺术体悟和佛学熏陶,让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善”的态度,在他看来,虽然生活有黑暗和丑陋的一面,但这并不是生活的主流。正如佛家的众生平等一样,荆智勇希望万事万物都应该放在平等的角度去考量,任何事物都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善”的一面。在作品中他也是这样表现的,害怕打针、因朋友的幸福婚礼而痛哭流涕这样的场景,在他的作品中都表达出了深深的唯美,看到他的作品我们会产生共鸣,我们也曾害怕打针吃药,也曾因为某些事而泪水长流,但他的作品不会让我们有再次重逢的伤痛,而是一种记忆过失的深深唯美。看他的画犹如喝一杯美酒,不在于入口的那刹那苦涩,而在于那回味中的悠远深长。

  好的艺术家不应以市场为主导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步入亿元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作品价格来衡量艺术家的地位得失,如何处理和艺术和市场的关系?如何在艺术创作中获得自我的真实?成为艺术家必需思考的问题。对此,荆智勇有着冷静的思考,他说市场是把双刃剑,艺术家如果过多考虑市场就很很快丧失自我从而失去其价值,艺术家应该辩证地看待艺术创作和市场的关系,好的艺术家应考虑市场,但是不应以市场为主导,而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艺术本体的创作上,用自己的行动创作出感动自己并感动观众的作品,好的作品最终一定会被市场和大众所认可的。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