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波:国内艺术品基金的困难和机会

2011-06-30 11:21:29 孟玉芳

专访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波

  (雅昌艺术网讯 孟玉芳)作为中国艺术品金融的领航者,凭借首创的商业模式,邦文公司开发和管理了多种艺术品理财基金,其中包括中国第一支单一信托艺术品理财基金、中国第一支集合信托艺术品理财基金和中国第一支有限合伙制的艺术品私募基金,以满足投资者多样的产品需求。

  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波日前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

  国内外艺术品基金模式大不同

  陈波在国外从事投资工作多年,据他介绍,国外的艺术品基金已经做了四、五十年,像FIA,有比较有经验的一些专家,他们有的来自佳士得拍卖公司,做得比较专业,时间比较长,同时也吸纳了一些投资的专业人士,所以都是不错的;但国内的艺术品基金是刚刚兴起,他们在摸索基金投资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做,标的物怎么选取,从银行投资控股的方面怎么做,如果从银行信托方面要求非常严格,银行信托必须有他们的深刻度,跟银行客户都要有一个交待。邦文公司从07年开始摸索,差不多五年时间,跟几家银行合作,至今虽已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但是比起国外的艺术品基金时间短很多,但从经验积累上应该是国内最长的一家。

  陈波也说道,由于国内外市场有差别,投资人的状况也不一样,国内投资人相对来说都不会让这个基金的时间太长。但国外基金的投资人都是收藏投资者,市场也比较稳定,三、五年基金根本做不出投资的回报,所以国外的理想模式在国内是无法套用的。对于未来,陈波说,慢慢随着拍卖、艺术品鉴赏、基金,投资客户,投资人,收藏家,他们对艺术品本身有很多了解,也有一些鉴赏的能力时,慢慢的投资与收藏的平衡会好一点,我们从整个人群来看,一般都是希望至少一半一半,最好应该是60%、70%是收藏,30%是投资,这样的比例会更加适合整个市场的稳健发展,达到一个平衡点。而现在的情况,反过来60%、70%是投资,30%是收藏,在国内的市场是这样的,这样势必会让基金运转的压力也大,年限也短,也是趁着这个市场的快速发展做出来的,相信到一定的时间,快速增长也会趋于平缓,也会慢慢地调整、投资和收藏的心态,需要时间。

  艺术品基金门槛几多高?

  艺术品基金的投资者,虽然不是对最高端的客户,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比如说银行至少要100万,信托可能200万,私募是从500-1000万,并不是说你有10万块钱的资本金就可以参与进来,还是有一定的门槛儿的。

  文交所与基金的根本区别

  陈波告诉我们,文交所不是一个基金的方式,基金是要把艺术品金融化,而文交所这个是艺术品证券化,做成类似于股票的方式,有它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比如文交所就是一级市场再推到二级市场,向大众,可能一块钱一股或者是这个样子的,这样已经面向所有人的参与,有兴趣的都可以参与,参与的人群不一样,投资的方式不一样,这个是通过市场的边缘支持、竞标、投标的方式。基金不一样,基金是投资的形式,由专业人士主导,并不是个人。

  邦文的基金类型和产品形式

  邦文现在管理的基金好几支,通过银行、信托的有好几支,目前已经推出的只有一支,07年发行的,跟民生银行合作发行的民生一号基金,07-09年两年的储蓄期,年收益是12.75%,两年差不多是25.5%,这个回报是当年所有理财基金当中最好的。产品形式基本上通过银行客户是银行合作,再顾艺术品管理顾问,投资管理顾问三家合作来发,这是一种;还有一种,直接跟信托公司合作,有自己的客户;第三种就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就是直接投资人进行合伙的方式,跟全资性的方式一样。

  前一阵子邦文刚刚发行了两款基金,一款是跟渤海银行合作发行,一款是跟华信集团已经签约的一个私募基金,期限现在都是两到三年。

  至于募集方式有两种,基本上是交给银行或者是信托来负责,他们有自己的客户,私募是由自己或者是有一些专门做募集工作的公司合作。

  艺术品基金的风险控制

  基金的风险有好几种,一方面是有市场风险,还有包括真假风险,收益风险,道德风险等等,市场风险可一方面是研究专业人士的报告资料,一方面通过自己公司数据库,市场跟踪调查等方面进行预期,减少市场风险。

  真假风险方面,陈波说:“因为我们这边本身拍卖行也做了很久,做了八年,这方面也积累了蛮多自己的经验,包括我们也有外部的一些顾问团队,一些博物馆的专家,也会联系去鉴定一些艺术品,一般我们遵循的原则就是如果我们觉得有争议,基本上都不会去买,只要有争议就不会买,哪怕真的能够卖到好价钱也不去买,也会规避这个风险。”

  收益风险相对来说就跟市场,跟标的物有关系的,到底是10%的收益,20%的收益还是30%的收益,是要一方面看你投资的眼力,另外一方面真的要有很多经验积累,你对这些艺术品长期的一个判断。

  道德风险就是自己操办人的情况,陈波介绍:通常我们做基金,因为基金的模式不是说做一笔的买卖就结束了,它是一个滚动的,不停地去募集,你只要做一期,下边就不会怎么样的;跟基金管理公司并不只是做这么几期,我们募集的基金,有的假设三年投资期,第一年投资期,投资期投完以后如果我们设定不做循环投资,不做循环投资就是这个基金如果中间有退出这个基金分配掉或者怎么样,这样我们这支基金投资以后就可以直接募下一支基金,一旦出现自己操办人有操作或者是故意的或者怎么样,连自己道德风险都过不了。

  投资人的优先分配收益

  据陈波介绍,在基金产品收益率中,有一条收益线,例如10%收益线,10%以下基本上全部归投资,10%以上,假设以10%作为例子,10%以上大家收益分成,这样也能激励管理人员把它尽量做得更高,这个10%或者8%,9%也不是说保证收益,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在一定的风险下大概取得怎样的收益,也能够让基金管理人员把这个收益超过,越过10%或者9%就有收益分享,就是激励机制。这个跟私募基金有点儿像,股权基金做不到这一点。

  股权基金里边讲的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叫做“优先分配”,优先分配一般都是10%、8%,8%就全部分给投资人,很多人翻译的时候把这个翻译成“预期收益”,其实不叫“预期收益”,叫“优先分配收益”。

  国内艺术品基金存在的困境

  陈波说,“困难还是一整个艺术品投资的配套设施还没有跟上来,比如说保险,目前哪家保险公司可以做艺术品的担保,这个是市场机制上比较缺的,国外已经有,前段时间国外的保险公司也在了解中国的投资情况,他们可能想进来做保险业务,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担保机构可以做这个事情,比较可惜,我想整个市场起来了,慢慢的这个角色会去做,毕竟是一个很好的业务。保险担保应该是目前这个行业里边比较缺的。第二块,我觉得是监管,还没有一家可信的第三方公司,现在最有说话权利的应该是拍卖行。”

  艺术品基金的发展方向

  最后,陈波向我们介绍了他认为的艺术品基金理想发展方向,“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下,基金应该是做成一个5+1+1,甚至做成8+1+1这样的模式,就是做一些年轻一点的,这个应该比较理想,不可能在未来三年之内怎么样,根据现在的市场的情况、投资人的心态,包括在业界里头做投资收藏,我前边讲过收藏投资基金的一个比例,我觉得现在的比例应该更多的还是倾向于投资人,比如投资人占60%、70%,真正的投资人可能就有30%、40%,如果反过来会是一个更加收藏的情况,去投资艺术品,艺术市场会比较稳定地往前发展,稳健地往前走,而不是忽上忽下的感觉。”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