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还是“夹生饭”
2011-07-10 23:34:04 范昕
看的是“艺术展”,却会不时生出闯入科技馆的错觉——这里秀的是科技还是艺术?
轻触悬挂在走廊上的一株株绿色植物,它们会以不同的声音对你指尖的力度作出反应。
走过几排电磁气阀,气阀“嗖嗖”地朝你喷射水雾,瞬间激发皮肤细微的触感。
……
参观正在举办的“感知增生——中法媒体艺术交流展”,会不时生出闯入科技馆的错觉。体量一件比一件大的声音装置、空间距离装置、指纹识别装置、激光装置、机械装置看得人眼花缭乱。艺术家们的期望是,观众通过跟作品发生连接与互动,获得别样的“感知”体验;可惜许多人搞不清这些新奇玩意儿秀的是科技还是艺术,对科技手段的好奇始终压过读取作品含意的兴趣。类似“错觉”同样发生在日前举行的“2011广州美术学院新媒介设计毕业展”上,有观众说:“多媒体科技令人惊奇,不过我实在看不出这些作品有什么意义,似乎缺少设计思路和对思路的恰当表达。”
科技+“哲学”=新媒体艺术?
一件装置作品,是个断断续续朝下滴水的漏斗状的东西,水滴或点或线,对应“0”和“1”的二进制电脑语言;它以电脑编程控制,据说背后的技术支持力量很强大,艺术家甚至搬来两位技术外援。可惜,若是不看说明,谁都一头雾水。原来,艺术家想要表达:“将一份特定的邮件名单看做是理想化的事物,每一个水滴都代表了列表上的一个人……水落进量杯就又回复到了可测量的水。于是,水滴=数量=人,人简化为数量,与其身份和意义剥离……价值不会完全覆灭,只会失去存在于特定系统中的价值:这就是‘数据’的真相。”看明白了吗?
应用新技术,也对新技术作艺术思考,新媒体艺术由此而生,它把电脑科技、高新材料、生物、化学、物理和视觉、表演等众多元素融合起来。不少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同时也是工程师,懂数理化,会电脑编程。不过,新技术手段究竟怎样用于新的艺术探索?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当一部分新媒体艺术作品还停留在“新奇”层面,以科技手段给观众制造新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蛮独特,但并没有将人带到“艺术赏析”的层次。记者甚至听到这样的说法,“学点科技知识或学会电脑编程,再看几本哲学书,学会把话往玄奥难懂里说,就能搞新媒体艺术了。不少作品就是科技装置+哲学化的说明文字,把两样东西生硬嫁接起来唬人。”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成本一般很高,烧钱烧得厉害。
“技术诚可贵,艺术价更高”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促进艺术变革。比如透视学和几何学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光学研究成果直接促成了印象派绘画……不过,眼下种种很炫的新技术手段如同当年一步步革新的颜料,都只是工具:给你最好的颜料,不懂画画,也就是乱涂一通。艺术功底决定作品的艺术品位,科技手段只能用来实现艺术想法,但不能等同于艺术。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副主任胡介鸣说:“在新媒体艺术中,技术诚可贵,艺术价更高,表现形式与内在观念、互动体验与艺术思考的平衡很重要——可惜目前国内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中,能做到的暂时还不多。”他欣赏荷兰的新媒体艺术家泰奥·杨森,“他用物理学知识和艺术灵感,创造了巨大而轻盈的‘怪兽’,模拟生物的自由生活;塑料管是‘怪兽’的DNA,塑料管数量和长度的差异构成基因代码,决定不同个体的行走方式和对环境的反应。置于海滩,只要有风吹过,‘怪兽’就会自己走动起来,像被大自然赋予了生命。”
业内人士也提起台湾的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他的作品是少数能留传下去的。比如《纪录零秒》营造出南柯一梦的感觉,以科学的态度对人类心理做了探索。观众面对镜子会看见‘镜中的自己’正在离开,而‘当下的自己’彷佛进入了另一维度。同时前方逐渐形成时光隧道,引导观众向隧道方向走去,当离开隧道时,又发现自己过渡到了另一个时空……”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