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别具一格的“康体”

2011-07-11 09:59:03 朱万章

  康有为(1858-1927)是近代有名的政论家、学者,但同时也是一位开宗立派的书法家。他原名祖诒,字广厦,一字更生或更生父,号长素,别署大庇、游存、西樵山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南海先生”。他因维新运动和学术成就而成为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同时,他以纵横奇逸之笔和挑战传统的书学理论而成为近代颇具影响的书法家。

  康有为在11岁时便开始练习书法。他先从帖学入手,临摹王羲之的《乐毅论》及欧阳询、赵孟頫书法,后从广东名儒朱次琦学执笔。其书法以行书为主,兼及楷书、草书,而篆书和隶书则极少。他的早期楷书多带有明显的“干禄体”痕迹,早年也写一些篆书,笔者曾见其篆书册页,多为临写前人之作。中晚年以后的书法,乃经过“改良”和变革,已经形成自己单独的一体,往往以大巧若拙之笔,横平捺翘,涩笔取势,用笔疏密有致,潇洒自然,一种纵横奇宕之势溢于笔下。这种独具一格的书法被称为“康体”。他在自己的一幅《行书七言联》(“天青竹石侍峭蒨,室白鱼鸟从相羊”)中自称自己创此千年未有之新体,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可见康氏对其书的自得之心。

  康有为传世书迹较多,据笔者《广东传世书迹知见录》统计,现在所知的书迹多达230件,除广东省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有庋藏外,中外私人藏家亦不在少数。近几年来,各种版本的书法专集相继梓行,由笔者所主编的《二十世纪十大名家书法墨迹·康有为》卷中搜罗康有为作品最为全面,为我们认识其书提供了机会。其书以联屏或中堂居多,手卷较少见。康有为传世作品既多,伪作也不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艺术品热情的升温,伪作也就更为泛滥。但就笔者所见,赝品均骨力薄弱,气韵欠佳,尤其墨韵衰弊,见多也就很容易认识其中的奥妙。

  康有为的书法在当时及现代均受到赞誉,其弟子梁启超、徐悲鸿、刘海粟、萧娴等均能传其衣钵而各有创意,所以人们称康有为及其弟子们所形成之流派为“康派”。在其弟子中,尤以梁启超的书法最为特出。其书与康有为书风的张扬形成鲜明的对比,颇具文章书卷之气,属典型的文人书法,在岭南书法史上也同样享有声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陆晓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