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站画廊“群像”展 众当代艺术藏品将有系统公益展示
2011-07-30 09:49:09 蔡春伟 张嘉格
2011年7月30日,名为“群像”的展览在北京东站画廊开幕。展览汇集了36位已载入中国美术史的艺术家作品。从吴作人的素描手稿,到刘小东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艺术家所处时代跨越半个多世纪。除此之外张晓刚、方力钧、毛焰、王沂东、王鲁炎、艾轩、刘小东、刘炜、刘野、吕斯百、严培明、何多苓、张洹、陈丹青、周春芽、季大纯、岳敏君、赵刚、景柯文、曾浩、曾梵志等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也悉数亮相。这次高水准的收藏展是东站画廊今年展览计划的重头戏,此后将陆续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公益展出旗下重要藏品,创造更多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艺术家都是从写生模特开始的,经过长期的学院训练,力争最大限度接近真实,进入创作阶段后分野:一部分突出个体,一部分凸显主题。即作品表现的是“某一个人”还是“每一个人”。
在这个展览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种选择。作为“某人”的表现者,毛焰的创作达到了极致。他甚至长期以来只迷恋于描绘一个叫托马斯的外国人。刘小东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在军营里,在战争前沿对着士兵写生,严培明《上海的儿童》画了四十二个建造世博会法国馆的中国民工的孩子,海波的观念摄影《他们》系列将时跨若干年的合影并置。他们都巧妙的把个人的命运结合到事件中去,这种语法不在作品本身中形成,而只能放在历史情境里理解,所以画作本身也成为历史的一个部分。
“每个人”的表现者带有鲜明的文学色彩。张晓刚的《大家庭》是所有中国人的肖像,《记忆与失忆》系列里怀旧情绪则可以唤起集体回忆。何多苓通过“小翟”托腮沉思的肖像讲述了一代文艺青年的憧憬和情思。曾浩通过伫立少年和无根之树隐喻了青涩的少年意气。尹朝阳《青春远去》中,青年人在灼热现实的炙烤下,梦想被一丝一丝抽离肉身。夏小万的《动作一号》,无助坠落中的人体将知识分子的窘境展露无疑。
展览中,有一幅凌徽涛的《理发已经一小时了》创作于1987年,正值中国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他用尽自己能够掌握的所有技法,选择几种角色,塑造了一组跨越时空的群像:晚清遗老、僧人、飞行员、护士。他不遗巨细地刻画了徽州传统的牌坊建筑,作为一个舞台背景。舞台上,人们闭着眼睛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画作明显受到十六世纪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影响。画家精心创造的新《盲人的寓言》,旨在达成一个画家所能做也仅能做的事情——对时弊的针砭——隐晦而微弱。早已进入Web3.0时代的今天,个人意见的表达几乎畅通无阻。然而图像仍然具有力量,作为永久的痕迹得以流传。中国早期肖像绘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这依旧是当今中国肖像画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