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世纪初俄罗斯变革中的雕塑艺术(多图)

2011-08-10 16:13:35 陈科

弗鲁贝尔的天魔头像雕塑

  20世纪初对于俄罗斯艺术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各种新思潮汇集,冲击传统美学思想。当时俄罗斯处在以传统的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为主要势力逐渐淡出艺术界主流地位的状况。众多艺术家基于对自由、创新的向往,纷纷踏上欧洲艺术朝圣之路。在接受欧洲新思潮的同时,以俄罗斯血液,丰富、滋养着艺术圣地。可以说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上,俄罗斯的艺术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影响了现代艺术史的进程。俄罗斯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不是简单地学习、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而是俄罗斯人文思想、文化内涵以及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个过程反映出这一时期俄罗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哲学思辨、向往自由的潮流,以此致力于重新认识艺术本质,做出了许多创新、探索性尝试,甚至产生颠覆传统艺术本身的新的艺术理念。这一切导致了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开端。了解分析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艺术思想根源,提出俄罗斯的历史命运与特殊艺术道路问题、个人与艺术流派的关系、俄罗斯现实主义雕塑与意识形态问题,更深地触摸到现代俄罗斯艺术的历史深层积淀,从而获得对俄罗斯现代艺术和思想的整体性认识,是我之所以关注这段历史、研究分析其艺术特点的初衷。

格鲁布金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制作的大门门楣浮雕

  一、20世纪初俄罗斯新艺术思潮的激变

  20世纪初俄罗斯各种思想的汇集本身是比较复杂的。经历了19世纪文学艺术高峰之后的沉寂时期,俄罗斯感受到了一种神秘主义的情绪,一种精神潮流充满了俄罗斯的心灵。 这是一个新的文化变革的过程,一种艰难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波澜壮阔、人才辈出、不可想象的闪光年代。

  这种变革在精神上的准备是有许多因素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社会、宗教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作为德国唯心主义思想的延续,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起了主要作用。其次是象征主义精神作用的影响。象征主义是艺术家发现、观察现实世界背后的精神现实,是两个世界之间的联系,是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上的标记。这反映出这一时期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潮流,预示着一个充满激变的年代的来临。艺术史的变幻莫测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一种轨迹刚开始清晰起来就突然消失了。在人的自由创作、激情燃烧、所有才智被发挥之时,却被一种无形的势力所压制。一时间艺术家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牵引着走向莫名的前方,没有比20世纪初的俄罗斯现代艺术更具有魔力的了。

  现代艺术史是通过视觉来表达现实世界手段的进程。众所周知这种进程是以两条线索来发展变化的。一条线是沿着视知觉,感受现实世界在表象下内心世界的表达。这是一条相对“传统”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路径。以此为出发点的思潮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苏联时期出于政治上的目的而选择的所谓现实主义风格形式,实际上是特殊意识形态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基本属于这一范畴。

  另一条是通过视觉发现分析现实世界,将零散的视觉知觉重构,建立新的秩序来表达意识,是完全有悖于传统的对世界认识原则的艺术知觉。这更像是在“造型”,是从知觉到想象的创造过程,“造型”是这条路径的灵魂。以立体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抽象主义等流派为代表。

  单纯分析20世纪初的俄罗斯现代雕塑艺术的状况是比较困难的。艺术思潮、流派间缺乏路径关联,更何况现代雕塑、绘画艺术的界线本身已相对模糊。因此在以表象、抽象两条路径为切入点分析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雕塑艺术发展进程的同时,加入绘画等相关领域、流派的分析,以求内容清晰、明确。

马特维耶夫《两个小孩》高浮雕形体与影象的节奏感有诗意般的境界

  二、“艺术世界”——现代艺术前奏

  19世纪末,俄罗斯主流艺术权威势力的话语权减弱。在这种状态下,一个重要的团体——“艺术世界”出现在艺术交流平台上。

  “艺术世界”是一个相对稳定、 具有一定艺术思维和艺术形式包容性的团体。艺术风格基本延续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创作内容、手法更自由,趋向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是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启蒙。20世纪初“艺术世界”的许多成员转入其它艺术团体,“艺术世界”不复存在。但在“艺术世界”这个平台上,与许多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使俄罗斯艺术界呈现出自由、思变、探索的现代艺术氛围。

  这时期的艺术家受哲学思想、诗歌、文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有一种表达内心世界的强烈愿望。因此象征主义表现形式成为许多重要艺术家的选择。

  弗鲁贝尔(Врубель,1856-1910)受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作品体现了哲学思想引导下的心理反映。他内心世界是庞大的,欣赏寓言般的诗歌境界,《天魔》是莱蒙托夫的叙事诗,他从天魔形象上看到了他自身孤独、抑郁、奋争、不安的内心世界。在寂静的自然状态下,隐藏着幻想的忧虑、精神飘荡的生命灵魂。弗鲁贝尔还创作了许多陶瓷壁画、雕塑,取材于画中形象并延续了其画风,釉色与油画一样,有一种阴郁静谧中斑斓的美丽。他的雕塑像绘画,比雕塑家的作品更有意境(图1)。弗鲁贝尔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和悲剧力量的象征主义情境,象征主义是他的灵魂。

  格鲁布金娜(Голубкина,1864-1927)曾受罗丹亲手点拨,她的作品中有较多的罗丹烙印,她的艺术经历使其成为最具欧化的俄罗斯雕塑家。象征主义风格是她的精神内涵,可能是俄罗斯性格的原因,作品中一直流露着多愁善感。她对泥的运用可谓顺畅自然之极,泥在她的手里听之任之,感觉流畅。雕塑的影象已无法判断,打动你的是一条条、一道道心境的痕迹,使人欲探究其表面泥塑肌理下的内心世界。1910年格鲁布金娜为莫斯科艺术剧院创作的大门门楣浮雕《海神》,是她最具象征主义特征的经典雕塑。泥的斑驳像暗涌的潮流,把浪花与海神塑造得淋漓尽致(图2)。作品中泥塑的痕迹运用达到了自然流畅的境界。

  马特维耶夫(Матвеев,1878-1960)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教授,是俄罗斯现代美术学院派雕塑教学风格的重要代表。他的学生阿尼库申(Аникушин,1917-1997)是其学院派教学风格的继承者。马特维耶夫创作盛期受象征主义风格影响。系列雕塑《小孩》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一批象征主义雕塑。《两个小孩》是其中最感人之作,雕塑整体空间有些压缩,有浮雕的感觉,形象完整,关系紧密。他有一双能沟通心灵、交流情感的手,雕塑上布满雕塑家的指痕,痕迹间传递着淡淡忧伤(图3)。1927年创作的《十月》,是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对革命的颂扬,用三个人体形式表现“十月革命”并不多见,这绝对是用艺术的思维模式来理解一场革命(图4)。

  安德列耶夫(Андреев,1873-1932)大部分作品都有象征主义风格的印记。他的雕塑属于现代艺术早期传统雕塑造型语言,作品没有固定的构图模式,人物的形象、体态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心境、神韵。1906年创作的《果戈里》是用象征主义手法制作的人物纪念碑。人物体态的选择、内心世界的情境表达十分完美,头与身体形成的动态趋势和长袍覆盖下人物的内心世界,都极具象征意味。头面向下方,注视着其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浮雕,像是俯瞰芸芸众生(图5)。

  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艺术家,在面对那片神秘土地,表达内心情感、寻找精神寄托时,象征主义手法成为艺术家寻找情感印记的选择。 

《十月》是马特维耶夫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诠释革命的主题

  三、从“分析”到“抽象”——20世纪第一个十年俄罗斯现代绘画雕塑状况

  十月革命前后是一个社会动荡,对旧事物怀疑、否定,对新事物憧憬、摸索的阶段。欧洲以致整个世界都是动荡的,战争、变革的氛围萦绕着这个年代。这种状况下人的思辨心理被无限地扩大,能量的储存与释放都交织在一起,哲学、艺术领域首当其冲。思辨、释放、反思本土的艺术现状,为20世纪第一个十年俄罗斯前卫艺术纷繁呈现、社团众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生存土壤,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和机遇。现代艺术像一个站台,艺术家像装着各种货品的车,进站、出站没有停歇。

  1、前卫艺术序幕

  塞尚对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塞尚所谓的“分析绘画”,即通过视觉经验获得结构秩序的理论,非常切合这一时期俄罗斯艺术家的心态。俄罗斯艺术家想通过一条接近自然真实的新途径,来重新调节视觉,跨越传统艺术的束缚。一个以马施科夫(Машков,1881-1944)、康恰洛夫斯基(Кончаловский,1876-1956)等为主要成员的艺术群体因为对塞尚思想的推崇而走到一起。但这种色彩结构秩序的提升与归纳都不是目的,很快俄罗斯艺术家特有的内心世界又开始加入新的内容。以色彩为切入点派生出“光辐射”运动,以形体为切入点派生出“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

  辐射主义运动是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先验者。拉里昂诺夫(Ларионов,1881-1964)是20世纪初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他对光的感悟使其创立了与立体主义对物象分裂重构的理念有较大区别的新的画风。光辐射的理念来自于现实生活,但在对物象秩序的抽象概念上则更加纯粹。辐射主义存在虽然短暂,但对俄罗斯的前卫艺术有重要作用。特列恰科夫画廊现代艺术展厅是以辐射主义成员拉里昂诺夫、冈恰洛娃(Гончарова,1881-1962)为开篇,足见其重要。

罗德钦科等艺术家制作的构成实验作品

  2、“造型”——立体、构成主义雕塑

  立体主义的思想对20世纪初的俄罗斯现代艺术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每一个艺术家都曾经尝试过立体主义的实验作品,这种尝试成为现代艺术的基础课程之一。可以说20世纪初的俄罗斯现代艺术是经过这条路走向了不同的方向。立体主义雕塑是相对于立体主义绘画而存在,而出发点却有所区别。立体主义雕塑的出发点,是借鉴立体主义绘画的思维模式,尝试对立体物象的分析、重构,利用了反向空间的概念,研究凹陷、空洞的虚体空间,发现了空洞穿越的表现意义和空间关系,赋予雕塑空间的新概念,使立体主义的思想得到发展。

  在俄罗斯的博物馆中立体派雕塑作品不多,这种状况可能与这一群体艺术家创作风格形成的主要过程是在欧洲有关。也因为这个原因,立体主义雕塑在欧洲的知名度远高于俄罗斯本土,立体主义雕塑更具有国际性。

  “立体派”雕塑家主要成员有阿契本科(Архипенко,1887-1964)、李普希茨(Липшиц,1891-1973)和察德金(Цадкин,1890-1967)等。阿契本科的才华在于立体主义分析、重构理念下对立体主义雕塑的探索性发现,这影响了包括摩尔在内的现代雕塑艺术家的思路,引申出了其他的艺术理念(图6)。

  作为立体主义雕塑延展的构成主义,更进一步提取了物象的纯粹性,情感与象征的成分少了,把雕塑理念发展为几何抽象构成,最终走向抽象构成形式。并且开始跨越其他领域,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慢慢脱离了传统的形体物象的雕塑面貌,走上了跨界雕塑概念的道路。构成主义应该是立体主义与马列维奇(Малевинч,1878-1935)思想的综合体,曾一时引领俄罗斯艺术潮流,但最终还是被意识形态所压制,反而在欧洲得到发展。

阿希本科对形体凹陷的尝试对雕塑概念是一种突破

  塔特林(Татлин,1885-1953)是构成派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尝试将工程技术运用于雕塑创作,他对空间、立体的几何抽象构成研究,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十月革命后,为共产国际创作了构成主义风格的著名的“第三共产国际纪念碑”,设计高度396米,是一件由钢铁支撑的倾斜螺旋上升的塔形圆锥体。内部有圆柱体和立方体以不同速度旋转,象征寓意浓厚,但这一设想最终未能实现。1920年12月设计制作了3.67米高的木质模型(图7)。罗德钦科(Родченко,1891-1956)运用木材、金属制作了一批立体构成作品,有的可以转动,有的在光线照射下投射千变万化的效果(图8)。这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活动雕塑了。受马列维奇和塔特林影响,1920年李西茨基(Лисицкий,1890-1956)利用对工程技术理论的掌握,创作了《普罗恩》(ПРОУН)等作品,在形体对空间的利用上发挥到了极致。

  构成派运动艺术家在世界现代艺术史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还有嘉博(Габо,1890-1977),他在立体构成形式语言上的探索,特别是在新材料运用上的独特看法,影响了之后许多艺术家的美学观念。嘉博的哥哥佩夫斯奈尔(Певзнер,1886-1962)受立体派思潮影响,30年代和嘉博尝试利用各种材料重组“结构”。兄弟两人虽同属于构成派成员,但区别于塔特林等人的实用性艺术主张,强调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对世界现代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造型”是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3、抽象——孤独的“至上主义”和内在精神的抽象表现

  马列维奇是孤独的抽象、至上主义创始人。他试图消除立体主义重构物象图形的概念,选择新的“纯粹”的符号,彻底抛弃“主题”与“物象”。这不仅对之后的构成主义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欧洲许多领域的艺术理念。康定斯基(Кандинский,1866-1944)的内在精神“无意识”的表现和内在情感的理性意识奠定了抽象艺术的新概念。两位俄罗斯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对世界现代艺术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对现代雕塑概念的形式有重要影响。

  4、情感的归宿——夏加尔与菲洛诺夫

  夏加尔(шагал,1887-1985)作品中根植于俄罗斯生活与民间风俗场景的幻象和一种对乡土的眷恋从未消失过。他一直生活在他臆想的梦幻般不合逻辑的画中的梦境里,从未有过一种稳定的构图,犹太人的没有家园的动荡与不安一直充斥着他的画面。他并没有倾向于任何一种流派,没有明确的观念理论,是个独立思维的艺术家。没有倾向是因为他内心中唯有一个灵魂—诉诸情感,一切的艺术形式、思潮都无法超越他的情感,情感是他作品的根源、归宿。还有一位在中国很少被介绍,但在俄罗斯现代美术史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家—菲洛诺夫 (Филонов,1882-1941)。与夏加尔相同之处是对乡土与质朴生活的眷恋。菲洛诺夫热衷于对宏观物象中丰富的微观形象进行分析,来传达其精神、情感世界,同样创造了虚拟的幻境。在质朴的真诚表达中,寻找情感归宿,是俄罗斯艺术家的魅力所在。

柯年科夫对材料的随性,使其艺术风格自然不造作,颇具中国人文思想

  四、燃烧的激情——前卫艺术从高潮走向消亡,现实主义默默走上前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现代艺术状况

  艺术作品的内容、表现力都源于“形式”本身。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时期对于艺术的作用是明确的,苏维埃选择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一种更大众的、可接受的、更具宣传性和导向性的形式,放弃了各种更强调艺术家自己内心世界、单纯的艺术形式。其实选择现实主义艺术语言对俄罗斯现代艺术来说是功利的,前卫艺术家骨子里需要自由的、纯艺术的思维模式,是不为苏维埃所用的。许多艺术家转而迁移西方实现自我艺术价值。而在苏联本土的前卫艺术家或转入半地下,或以折中的方式为社会服务,探索热情消失了,激情燃烧的前卫艺术就此走向消亡,一个时代结束。

  在前卫艺术作为一条路径,充满激情地将现代艺术推向高潮,另一条艺术路径,也在默默尝试表现艺术情感的道路。而苏维埃最终选择现实主义艺术形式时,开始发挥自身能量,形成独特的苏联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充分发挥了现实主义的大众艺术作用,用艺术家的激情,诠释对新的意识形态的艺术理解。

穆希娜的《革命火种》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诠释对新时代的理解

  柯年科夫(Конёнков,1874-1971)的《老石匠》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带有较深传统雕塑形式风格烙印,人物体态、性格塑造、道具与人物的关系等,都堪称传统雕塑语言运用的完美之作。之后他的风格一反当时所谓时尚的艺术潮流,转向俄罗斯民间,皈依于俄罗斯淳朴、粗犷、豪放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真诚、随性。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所谓现代艺术的痕迹,这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面(图9)。他的雕塑没有任何的造作,颇具中国人文思想,他曾到中国讲学,风格影响了许多中国雕塑家。

  穆希娜(Мухина,1889-1953)曾师从布德尔,受其影响她的雕塑有强烈的建筑感,厚重、质朴。1937年为巴黎世博会苏联馆设计制作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是建筑与雕塑的完美结合,它已成为苏联的符号,是意识形态象征物,一种不可阻挡的有形力量的展示。象征主义从忧伤、彷徨、阴郁中走向革命的亢奋、激情(图10)。穆希娜还曾大量的尝试实用工艺美术和舞台美术设计,将艺术理念融入大众艺术中。也因此,彼得堡的工艺美术学院被命名为穆希娜工艺美术学院。

  马尼泽尔(Манизер,1897-1966)曾为圣·彼得堡列宾美院教授,其在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专业学习的经历使其雕塑艺术的手法严谨、缜密,每一个环节都像是经过计算,因此他的雕塑别具一格。马尼泽尔一生设计制作了许多大型纪念碑,包括众所周知的莫斯科革命广场地铁站内的雕塑群像等(图11)。

  这一时期的众多艺术家都依据各自的艺术手法,表现大众艺术,诠释对现实状况的理解,形成不合世界现代艺术潮流的、独特的、不可或缺的“苏派”。当然,深入分析苏派中的艺术风格,学术流派的变化,是要花费大量篇幅的。

马尼泽尔制作的莫斯科地铁站雕塑既有传统雕塑形式又有新时代新气象

  五、余论——艺术的影响是相互的

  分析研究20世纪初俄罗斯现代雕塑艺术状况,是想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探讨比较现当代中国艺术状况,尤其雕塑艺术的变化形式。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与20世纪初俄罗斯的艺术状况有许多相近之处。文化艺术的影响是相互的。之所以俄罗斯现代艺术对世界现代艺术有巨大影响,是因为有自身血液中浓厚的俄罗斯文化艺术底蕴,以及真诚的思辨与探索精神。同样,当代中国也应以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来影响世界当代艺术。文化艺术理念的重要性,不是简单地吸收、模仿表现形式手法,或是将本土形式推向世界,而是特有的人文理念下转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代中国艺术涉及领域广泛,趋于综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但繁荣背后,艺术品商业化产生了对艺术价值、艺术魅力的冲击。这次考察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艺术家对艺术的真诚思辨。不论是前卫的,还是传统的艺术都传达出真诚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当代的中国艺术界缺乏一种对艺术形式语言感染力真正的和真诚的研究与探索心态。其实对艺术思想的包容以及提供艺术表现形式的平台,正是“学院派”应该努力的方向 。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