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方式与图像衍生
2011-08-12 13:56:35 陈默
——在苏谢伟艺术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作为苏谢伟先生邀请的朋友,来参加他的个展开幕式和研讨会,谈点现场感受。首先要说的是,因为有了作品,才会有展览及研讨,而不是反过来说。就这个展览而言,大家都做了很多工作,来之不易,当珍惜。我对深圳的文化艺术界应该算比较了解的,这是我今年第四次来深圳,并且还将在十二月中旬再来两次。所以我一直很关注这边的艺术发展,希望越做越好。对苏先生的个展,想说明几点:一是来为朋友捧场,原因是他的作品我一直在关注,认为其作品不错;第二,是关于这个艺术家作品的学理问题,和引起的思考。刚才,有人说到作品之外的“基因”和“文化再发现”问题,我认为有些牵强。任何艺术作品,都可能有自己的文化切入点,从而找到相应的图像方式。艺术家不是哲学家,不是宗教人士,也不是社科院的院士。把那些莫须有的所谓“课题”,进行没有成算的“追查”,去做意义不大的“延伸”,很可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能将艺术问题无限上纲为科学层面,变质为科学院的命题。我们今天在这个生动的展览现场,就应该围绕丰富的作品来讨论问题。第三,刚才也注意到,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是可以就事论事的。艺术家的作品,可能含有对中国文化基因概念的涉及,但这种“涉及”是有前提的。如果将作品归于一种文化基因的“抄谱”,那是不能认同的。因为作品就是作品,展览就是展览。艺术为先,作品为先。如果说概念,有想法和理论,它应该是在作品之后,而不是在作品之前。
基于以上分析,不妨回到作品本身谈谈。我在上一期的《大艺术》上,推介过苏谢伟的作品。他的作品方式,目前在国内,仍在进行实验的艺术家并不多。二十多年前,现代艺术进入中国时,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做抽象绘画表现的艺术家非常多。为什么到了今天,在做的艺术家会急剧减少呢?我估计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市场化的冲击,因为在收藏方面市场平淡。反应到艺术界,普遍对抽象作品比较看衰。正所谓,学术为先导,市场来检验。收藏界的选择趋向,虽不能完全代表价值判断,但从某种程度上能反应出一些问题。就抽象作品而言,许多绘画的情节性和内容性都可被忽视,而看中的是作品的绘画性。所谓绘画性,在于对绘画基本内质的把握,将点、线、面作为作品构成的三大元素。基于这些考虑,艺术家可以做冷抽象或热抽象作品。这些作品中,很多抽去了对象性、情节性,增加了构成性、平面性、错位性等,使得艺术表达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抽象艺术语言,与传统方式之间的对抗是明确的,但在艺术本质上又是一脉相承的。从现代艺术发展史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发展系列,都有着不同的理论构建。这些构建,不断丰富着艺术实验,并为后人积累着视觉财富。对艺术的理解,应注意其可变性和发展性,而不是僵化地看问题。在艺术表达中,对现实情感的关照或者是镜像式的反应,是一种传统方式,有他的历史和受众。而另一方面,回归到语言的本质,用艺术的基本元素来完成表达,同样是有效的并拥有自己的受众。第三种情况是将二者结合,从而衍生出被称作新历史主义的当代图像,开始占有越来越多的受众。三者相比,后者的市场属性强于前两者。基于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目前做抽象艺术的艺术家数量偏少的原因。
正是在上述不利的现实情境中,我们更应该对抽象艺术多一些关注。当我在今年上半年看到苏谢伟的作品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当时虽只看到少量的图片系列,但已能想象出艺术家为之付出的辛劳。在今天,艺术坚持是重要的,而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方向更为重要。我注意到了他的作品中的一些别样素材,以及个性化的表达追求。他的文化身份也是我关注的,他的设计师经历,以及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都可能在他的作品里产生相当的作用。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多的是,本土的很多设计师们与丰富多元的艺术当代失去了联系,或干脆自立“门户”,独立于艺术之外进行所谓的“纯设计”。其结果是,设计之“门”越来越“窄”。而苏先生的聪明之处在于,将设计的“艺术性”,或将艺术的“设计性”进一步融合,从而提升作品面貌。如果要在他的作品里谈文化基因问题,并不难找到端倪。因为文化基因说到底,实际上是谈文化传承问题,或者是对传统文脉延展借用的策略问题。我们在苏谢伟的作品里可以看到有关殷商文化、青铜文化、汉唐文化的隐性脉络,以及一些被整合的历史文化符号,在作者的艺术表达的“设计”中,构成了有着当代性的时代图像。 (根据录音整理,陈默修改于2008年11月)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