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安迪·沃霍尔:永恒的什么?

2011-08-14 20:30:32 米亚

  上世纪60年代,安迪·沃霍尔的丝印花朵墙在纽约利奥·卡斯泰利画廊展出。画廊老板卡斯泰利告诉相熟的朋友:“用不着去看,那些画跟我寄给你的展讯单上印的一模一样。”1979年,安迪·沃霍尔在惠特尼美术馆为他举办的个人回顾展说了几乎同样意思的话:“展览弄成这样,人们可以在一分钟内看懂,然后离开。”

  这种漠然,贯穿安迪·沃霍尔的生命。下属说他是冷酷无情的“吸血鬼”,曾与他合作的女演员索兰纳斯1968年闯入工作室开枪射杀他未遂;评论界说他是“骗子”,唾弃他追名逐利,鄙夷他把坎贝尔浓汤罐头、可口可乐瓶子、梦露头像打扮成艺术并横行于世。

  2009年,沃霍尔逝世后22年,市场给出了他的价值,其作品《八重猫王》以1亿美元价格拍出。在此之前,卖到1亿美元以上的只有这些人的作品:波洛克、毕加索、凡·高、雷诺阿、克里姆特和德·库宁。

  崇拜沃霍尔的人和唾弃沃霍尔的人理由都很充分,但沃霍尔的世界,早在他于1975年出版的《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波普启示录》一书中就已表现得清楚透彻。

  一个美国人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是一本沃霍尔的语录合集。在书中,沃霍尔谈论了爱、美、名声、工作、性、时间、死亡、经济、成功和艺术等话题,按主题分为十六个章节。

  此书由沃霍尔的秘书帕特·汉克特和《访问》杂志(安迪·沃霍尔创办的杂志)编辑鲍勃·寇拉塞勒代笔,大部分素材来自沃霍尔与寇拉塞勒及好友布里姬·柏林(BrigidBerlin)的聊天录音。书中部分是对话体,在A、B两人间展开,A即安迪·沃霍尔的缩写,B则指布里姬·柏林或“任何一个可以帮我杀时间的人”(沃霍尔语)。

  与可可·夏奈尔等20世纪“警句大师”不同的是,沃霍尔式警句的价值通常在于其预言性。比如那句“在未来,人人都会成名十五分钟”,在博客开启了自媒体时代后就被视为“新世纪精神”。T w itter出现后,更让沃霍尔的“预言”成为时代写真,也促使人们从沃霍尔的语录中挖掘、反思更多的时代性———在上世纪六七十代的美国就已预示了的时代性。

  安迪·沃霍尔是纯粹美国价值的化身。在《安迪·沃霍尔的哲学》一书中,他多次谈到“美国”这个概念,也诠释了其创作的核心理念。

  比如,白宫里应该挂什么画?在第一章里,B这样说:“外国元首应该看看这些东西———坎贝尔浓汤罐头、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这才是美国。”

  什么是最美的东西?安迪·沃霍尔在名为“美”的章节里说:“东京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斯德哥尔摩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佛罗伦萨最美的东西是麦当劳。北京与莫斯科还没有任何美丽的东西。美国真的是最美的。不过假如人人都有足够的钱过日子的话会更美。”

  美国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安迪·沃霍尔在“工作”一章中说道:“美国这个国家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开创了一项传统,其中最富裕的消费者与最贫穷的消费者基本上购买相同的东西。……(有钱人跟你)喝一样的可乐、吃一样的热狗、穿一样由国际女装工人联合工会生产的衣服、看一样的电视与一样的电影。……做同样的噩梦。这一切都非常美国。”

  后面空无一物

  作为二代移民,安迪·沃霍尔出身平凡,年轻时即到纽约闯荡,三十出头功成名就,是典型“美国梦”的化身。他作品的主题,除了广为人知的名人头像、美元、品牌产品外,其实广泛而芜杂地囊括了那个时代一个美国人能看到的全部。他画过蘑菇云、电椅、攻击民权人士的警犬……尝试了多种媒介的表现可能,设计、绘画、雕塑、装置、录音、电影、摄影、录像、文字、广告……在嬉皮士的年代,他喊出了自己的宣言,将艺术大众化、商业化,“赚钱是一种艺术。工作是一种艺术,而赚钱的商业是最棒的艺术。”

  对消费主义的追逐和歌颂并不罕见,安迪·沃霍尔的透彻在于他将事物还原为琐碎和赤裸。书的第一章,是A和B的一次电话通话,在21页的篇幅里,两人向对方描述早晨醒来后的每一个动作和想法,巨细靡遗。

  而更为典型的例子(非本书中内容)是,1973年,安迪·沃霍尔在巴黎遇见了艺术家曼·雷,他这样描述这次偶遇:“他真是可爱。他给我拍了张照片然后我给他拍了张照片他又给我拍了张照片我也又给他拍了张照片他于是又给我拍了张照片我也又给他拍了张照片……”

  巨大的无聊,是的,然后你意识到,这就是真相。

  让人惊讶的并不仅是沃霍尔揭露的真相,在此书里,他表现出来的坦诚近乎天真。他倾慕卡波特、伊丽莎白·泰勒,反复念叨与他们共处的时刻;他憎恶自己的红鼻子,坦陈磨皮失败,“我怎么可能会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人之一?看看我这副德行!”他嫉妒牛仔裤的发明者,“我真希望自己能发明像牛仔裤这样的东西。某种令人牢记怀念的东西。某种大量生产的东西。”

  安迪·沃霍尔认为事物的表象就是全部,能看到的就是全部,他说:“如果你想知道安迪·沃霍尔的一切,就看看我的画、电影的表象和我的长相吧,这就是我,后面空无一物。”

  1987年,安迪·沃霍尔在纽约逝世,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匹兹堡下葬。安迪·沃霍尔穿着考究的开司米西装、系着佩斯利花呢领带、戴银色假发和黑色墨镜躺在棺木里,就像他最爱用的那个词“超级巨星”一样,闪闪发光。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是什么?全书最后,A和B在商场里购物,A(安迪)宁肯买鞋垫也不买珠宝,B说,她喜欢珠宝,“因为珠宝是永恒的”,A问她:“永恒的什么?”

(责任编辑:郑宏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