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路透、ICP图片编辑课管窥外媒图片采编

2011-08-16 08:36:19 郭磊

  参加国际水准的摄影交流培训后,作者将感受集纳成关键词,通过对这几个关键词的解读,剖析外媒的图片采编情况,这里虽只是概述,但也可收获国外同行的经验、做法。

  快、更快:时效是图片采编的要务

  2008年笔者参加由路透社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图片编辑培训。主讲人是路透社驻北京前首席摄影师克劳斯·雷因哈德。当时的一课至今记忆犹新:克劳斯要求由A组学员自行推荐本组最好的80幅照片,交由B组限时编辑。时限10分钟,只保留8幅,并说明理由,如此交叉进行。

  这是一次“残酷”的编辑选择。克劳斯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我们明白:时效永远是媒体的第一生命。克劳斯就此示范,他编辑速度快得惊人,5分钟便完成。他的方法是飞速浏览小图,标记归类同一景别画面,然后划定8个不同景别,每个景别只保留视觉感最强的一幅。视觉弱的片子根本不放大,不看说明便直接放弃。他解释说:“这样做的确有可能漏掉一些好照片,但我必须与时间赛跑,因为我是通讯社编辑。视觉上第一瞬间不吸引我的,也同样别奢望会让报纸杂志的编辑和读者感兴趣。我必须快、更快。”

  克劳斯强调的这个“快”字残酷得有些不近人情,图片编辑都明白,10分钟,甚至不够仔细浏览80幅照片,何谈理解和遴选?所以,这里的“快”有一个前提,那便是要求每个图片编辑都有一双锐利的“摄影眼”,而不能在“快”中乱了方寸。路透社新加坡编辑中心不过寥寥数十人,每天应对全世界各条线路数千张新闻照片发稿,并声称,每张图片从入库待发到抵达用户平均仅需8分钟。要实现这点,在高科技平台支撑和高效率工作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从业人员高度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准。

  守时:图片采编职业化起点

  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11年新华通讯社——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大师班培训”又对我们提出更高要求。

  培训班的老师几乎个个是纪实摄影师“追星”的对象:艾莉森·莫莉,国际摄影中心纪实摄影部主任,图片编辑,策展人;容·雅克,VII图片社创始人之一,著名战地摄影师,获大奖不计其数;凯伦·马歇尔,美国女权和社会问题摄影家,图片编辑,策展人;乔纳森·托戈夫尼克,《新闻周刊》摄影师,因《宝莱坞之梦》和《故意后果:卢旺达强奸事件出生的儿童》等作品闻名;纳迪亚·马斯里,德国《国家地理》前图片编辑,独立策展人。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Photography, 以下简称“ICP”)教员。

  五天课程是高强度“魔鬼”式训练。除了名片赏析和图片编辑等大课,分组讨论每天都有。讨论内容是学员每天交回的拍摄作品。拍摄任务有两组:《小生意》和《一个明星的一天》。于是,学员要每天奔忙于拍摄地点和课堂之间,强化重复着拍摄、讨论、补拍、再讨论的过程。

  老师们严格得近乎苛刻:不允许任何人不按时交作业,不允许以任何理由迟到,不允许以英语不好为由不参与课堂讨论……

  受北京交通状况影响,常有学员因跑到五环外拍摄而无法按时回来参加讨论。“在纽约的冬天,经常因暴雪而造成交通瘫痪。北京的问题,纽约同样存在。但我们同样不允许摄影师迟到。”“守时,是衡量职业化的开始。不守时对于职业从业者则是不可原谅的。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好一切,包括坦然面对恶劣的天气,不可测的交通,以及来自读者的哪怕不公平的指责。”老师凯伦的批评温和而有力。职业化,从决不迟到开始。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