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近乎忽悠的吹捧

2011-08-20 07:44:38 吴又华

  新近读了《人民日报》署名文章批当下文艺创作存在“十大恶俗”之问题,感觉很过瘾,因为文章说话很直接和很到位。

  印象中,作为书法理论家(大概也是书法评论家)的朱以撒经常会写一些有关书法美学和思想性等方面的文章,然而,近几年却多见以撒君写了不少的或溜须拍马或胡乱吹捧的所谓的书法评论。这不,今天又读到了他的文章——《祝洪新,趋于极致之美》(《书法报》2011年8月10日第31期8版)。老实说,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极为“感冒”。因为,一看该文的标题就会觉得以撒君是在胡说八道,要不就是他的那双对书法艺术的审美之眼已经迷糊了;因为,细细读过全文之后,就会觉得作者是在极尽吹捧之能事,更会觉得作者对书法审美的严重缺失,甚或又是作者在忽悠大众……对此,笔者忍不住要提出疑问:是否以撒君也染上“十大恶俗”?或是他已经忘记了作为评论家最为基本的学术底线?又或是已经抛弃了基本的学术良知?若然不是,何以会有这样一篇不着边际的大话文章出现?难道说书法的评论真的已经没有了批评与批判?难道说眼下的书法评论一直都在编织一个忽悠大众的“神话”不成?

  事实是,面对祝洪新在“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先且不去评说它的好坏,相信广大的读者仅从朱以撒文章中的措辞上已经了然,难道说能够在大展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就会好得不得了?难道说作为书法写到这个样子其所能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就已经达到了“极致”?难道说朱以撒身为当下比较活跃的书法评论家的艺术审美眼光已经退化到了如此浅薄?答案显而易见,非也。信然,对以撒君能作出此类“大话西游”式的不太负责任和不太顾及负面影响的文章之行为,笔者在深表遗憾之余,又不得不质疑以撒君已然是在信口开河甚或是信口雌黄了?

  事实是,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一向以散文写作见长的朱以撒在每一个段落中还是不忘散文家的本色,处处可见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并且有些措辞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当然这都是一些令人读后颇感肉麻和不可相信的话语。为说明问题,现仅将原文中一些过于溢美的词句摘录如下:

  “是作者心气平和和殚精竭虑之所作为,可以发现作者在趋于极致表现的美感”。

  “通篇安和平静”。

  “很精工——面对祝洪新的作品,每个人都会如此称道。事实上也是如此”。

  “线条中没有杂质尘滓,洁净鲜莹,的确是经过提炼、提纯之后的产物,使人感到精美、精致、精妙,是精心而为的”。

  “把笔画写到如此之工,没有粉饰、附加,也没有几笔乱笔,笔笔到位、恰当。”

  “此幅篆书作品,绝无一笔不妥,可称字字珠玑了”。

  “作者持恒的心理运笔,不逞强使力……既无急于表现之意,又无慵懒倦怠之色,顺畅前行,行于当行处、止于当止处,正好。其三是线条的交接、穿插的浑然天成。线是长是短、是弧形是方形,都到密切的程度。尽管不是用尺子刻画出来的,却密切到给人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的适当感,不能不惊叹如此趋心极致之美的表现”。

  “这样的作品如同有的诗人作诗,押韵、平仄作得好极了,简直难以从法度上说出什么不是之处”。

  就连写到祝洪新的篆书有一些不足之处可资探讨时,以撒君依然在说“通篇字距、行距整齐划一,全然是规划的样式,如同列阵,美观之至……”

  事实是,当笔者一口气将以撒君的这篇文章读下来之后,除了感觉可笑之外,还感觉如此行文是在严重地忽悠大家。毕竟,稍有书法常识的人都知道——篆书特别是小篆的创作,其最为根本的要求本来就需要作者的心平气和和不容倦怠,本来就需要创作笔画上的比较工整与精到,本来就需要字形结体方面的四平八稳(铁线篆尤甚)。道理浅显如此,又怎么能去要求作者同时做到如以撒君文中所说的“使书法家的艺术感觉跃然纸上”呢?

  事实是,当笔者一睹祝洪新的这件作品之后,绝没有因为该作是获奖作品就觉得其妙不可言,更没有觉得这件作品与“极致之美”4字有多大关系;相反,仅有的感觉就是认为这件作品还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比较优秀的小篆书法而已,同时,细品一下,也看出了该作至少有如下几处不足或者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通篇虽属严谨一路的篆书创作,其中却有不乏笔画多者的字形结构过于紧密(如“抱”、“情”、“谓”字),以致与上下左右的少笔画字相配起来有过于拘紧之嫌;反之,则笔画较少的字的书写又过于拓展(如“之”、“出”、“水”字),这样一来,与四周笔画较多的字相衬起来就会显得有点大了;同样,若较真一下,则不难发现作品中诸如 “弓”、“雾”等字在结构安排上或上下或左右都有明显的失重感;再者,如果落款是写成两行而非三行小字,想必就会使这件作品总体看来显得更加的协调,想必就不会有“尾巴有点重”的问题存在。严谨的欣赏本该如此,此作之美又何来以撒君所说的“极致”二字?

  末了,面对朱以撒该文的说道,笔者不得不说上一句:以撒君这一方面的书法评说很不靠谱、很不负责任,甚至说得严重些,即以撒君近年来多有类似这般的书法言论无疑是在将好话说尽,是在有心无意地忽悠大家,是在说一些或许永远都是正确的废话,是在对当下书法艺术批评某种程度上的扰乱视听……罢罢罢,面对此等一厢情愿的说道歪风,笔者还要说上一句:此风不可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