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治渭:为培养中国艺术人才,我不言退休(附图)
2011-08-20 18:10:48 陆晓凡
深圳书画艺术学院院长周治渭
周院长的心血——深圳书画艺术学院
【雅昌艺术网现场报道】在今日进行举行的“春花秋实迎大运,深圳花鸟画作品展”上,记者与深圳书画艺术学院的院长周治渭先生进行了一个访谈。不知不觉,深圳书画艺术学院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为深圳乃至全国培养了近4000位优秀的艺术人才,其中不少都成为了国内著名的艺术家。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在这当中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被访者:深圳书画艺术学院院长周治渭
采访者:雅昌艺术网广东站陆晓凡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为什么这次会趁深圳大运会的东风开了这样一个画展?
周治渭:这个是我们多年的一个愿望,因为这个学校我们已经办学25年了,一楼以前一直是画廊,对外展出的效果也不错,但它是一种经营性的,不是社会性的,对于宣传中国传统艺术,宣传学校不是很理想。我们为此就进行全面改革装修,把一楼全部收回来装修成现在这个展览厅,同时我们也跟文联和文化局汇报,他们也刚好有这么一个展览,因此这个展览就放在我们这里展出。
当时定下来的时候我还没有在深圳,我在国外,他们打电话给我,我就说大家尽量抓紧,如果能定下来给我们做,我们就全力以赴做好,就这样我们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装修、清理资料、做画框、联系教师。本来我们计划展出更多的艺术家,但是考虑到展场有限,文化局领导也尽量选一些精品,最后就定了11位画家。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为什么这次展览主题会选了春华秋实,以花鸟画为主呢?
周治渭:以花鸟画为主,主要是我们多年来学校成果的一个展示。深圳书画艺术学院25年来有4000多位学员,里边80%的人都在学花鸟画。同时这也是深圳市建市这么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成果的一个展示,更重要的是正好遇上大运的时间,我们春天种的树,秋天(大运会来了)结了果子,因此取这样的意念。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25年前为什么会成立深圳书画艺术学院呢?
周治渭: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们是87年建校的,经济特区开发初期深圳叫文化沙漠。当时北京来的一批中央的老领导配合深圳开发。当他们在85年撤回北京时在北京成立了一个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他们建议在深圳设一个分校,因为深圳是中国对外的一个窗口,也应该在这里开一个中国文化艺术的窗口。既要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也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要做到学术性、专业性、人才性要强,不能随随便便地就做。
因为我一直都是从事艺术教育的。我是64年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一直当老师,在东北吉林艺术学院当老师。所以对这个艺术教育事业尤其热爱。我觉得,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后半生,所以我答应刘波先生(原深圳书画艺术院董事长)的几个条件,决心办好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圳分校。这个学校从1987年建校到现在毕业生差不多4000人,开始三年制后改为两年制,是发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们除了有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圳分校这个名字之外,我们在深圳市教育局注册了自己的名字叫“深圳书画艺术学院”。我希望它永远做下去。不瞒你们说,我跟我的孩子们都交待好了,如果我不行了,你们来接我的班也要把这个事做好,因为这是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人的一种精神象征。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您们学院现在有哪些科目?
周治渭:我们一开始办除了中国画、书法之外还有科目油画、水彩画、素描、工笔画等。目前是以中国画、书法为主,中国画分三个专业:花鸟、山水、人物,书法分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并且我们还设有教授工作室,像李文秀教授、戴教授,平时白天都在这儿,随时可以上课,这是一种灵活的培训形式。正课就是礼拜六、礼拜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是成人的,还有少儿的,少儿的就是礼拜六、礼拜天多一点,晚上多一点,音乐、舞蹈、钢琴、小提琴、古筝都有。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您们怎么样选取教授跟老师,有什么标准吗?
周治渭:我聘老师的条件一是人专业水平要高;擅教学;第二人品要好,这是我定的标准。此外我也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培养我们自己优秀的学员任教,就是我有好多学生毕业了留在我这儿当老师,本次展出的作品就有他们的作品。这个学校25年了,应该算积累有一些经验。虽然我现在也都快70岁了,但是我有信心把它做好,因为中国书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您现在都不言退休,一直在做。
周治渭:对,不瞒你说,我这次到美国跟那边的朋友也在探讨,我想在美国做一个分校。因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一个愿望,另外也是一个世界需要,现在国外中国人也不少,今天来一个老外看展览也很感兴趣,办学这些年香港学员也不少,地铁通了之后更好,好多香港学员直接坐四号线就到了,用我们艺术的窗口把中国的文化弘扬,这是我的愿望。
(责任编辑:陆晓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