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的“时间观念”
2011-08-26 08:28:08 未知
那日与宋滌先生闲谈,又聊到了我们经常说起的话题:关于他彩墨作品中的“色彩”和“阳光”。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说宋老师是在用“色彩玩阳光”,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觉得这话不假。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阳光明媚,亦或是暮景残光,在宋老师的作品中,都能令观者明明白白地看到和感受到看到的是光线,感受到的是时间。
我笑称宋老师的作品同他的为人一样,都具有“时间观念”。
人们在看到一幅山水画时(我说的是传统水墨中国画),往往会问,这画的是哪儿?却少有人问,画的是什么时间?不知何时,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习惯了对中国画中“时间观念”的淡泊与宽容,对“时间”的要求,仅停留在“季节”与“白昼”的范畴,却少有再进一步清晰分辨的要求。久而久之,在我们的思维中,中国画没有“时间观念”似乎已成为定式。
可能有人要说,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无需”同西画那样客观地“照搬现实”。我在这里暂且不谈“写实”与“传统”的关系(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放在国画界,却成了一句两句说不清的“对立”之事了),只谈“无需”与“无能”的关系。到底是“不需要用现实表达意境”还是“没有能力用现实表达意境”,这在根本上是两种性质的问题。
看过了太多没有“时间观念”的山水画后,再看宋滌先生的作品,直观地说,他的画挂在那里,如同在墙上开了一扇窗户,使观者瞬间将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它让人在一个整体情境中知觉物我合一。若说中国画的感动,最大的致因莫过于此。根本无需思考“时空”的问题,因为,一个站窗前的人怎会不知道自己身处的时间和地点呢?而对于所谓“意境”的感受,已然身临其境,当然自在人心,外人不必多言,甚至此时作品上的任何一个文字都成了多余,更何况作者“强加”上去的诗词歌赋?
清晨带给人激情、希望与人世的至真之境;黄昏带给人深沉、安宁与渺远的无尽遐想。倘若连“清晨”与“黄昏”都无法辨别,又何谈“意境”呢?
欣赏过具有“时间观念”的作品后,具备正常审美能力的你还会认为“中国画无需用现实表达意境”吗?相反,你一定会认可,在绘画艺术方面,同为人处世一样,有“时间观念”绝对应称之为一大“美德”!
只可惜,当今的中国画坛,具有如此“美德”之作品实属稀少啊!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