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村 天河村寸土寸金更重实惠
2011-08-31 08:27:11 谭希莹
村民认为建馆首先要看能否带来经济利益,村领导避谈相关事宜
棠下村 承载8万外来工梦想
棠下村位于科韵路以西、枫叶路以东,这个由8000村民组成的硕大村落里,承载了至少八万外来工的梦想。根据《棠下村志》记载,随着改革开放,城市东扩及国家征用农田搞开发建设,棠下村外来人口逐渐增多。
外来工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潮汕地区的汕头人以制衣和经商居多,尤以制衣为甚;粤西化州、高州、罗定等地人则从事建筑业;粤东五华人多做石匠;其他外省的民工多以出卖劳力为生,他们主要来自四川、湖南、江西、广西等地。
“外来工人数已大大增加”,棠下街出租屋管理中心郭主任介绍,目前整个棠下街登记在案的外来人口共有16万,而棠下村就占了50%.一位村民甚至表示,村民和外来工的比例远不止1:10:“我一个人有两栋房子,住了160个外来工”。
据郭主任介绍,从2009年开始,村里的服务业、制造业开始衰落,工厂逐渐减少,一座座写字楼拔地而起。外来人口构成从低收入的农民工逐渐转为白领,便利的交通还吸引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
谈及兴建农民工博物馆,棠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委婉地避开了回应。用村民们自己的话来说,“农民工的时代已经终结,要在寸土寸金的棠下兴建博物馆,要看得到经济利益”。
天河村 身在商圈空间有限
天河村的出现,更多是在人们提及天河商圈时,被“顺带”提到。这个目前不到千名村民、实际仅有数百名村民居住的闹市村落,属杨箕村管辖。相比有4000多村民的杨箕村,这里面积不算大、密度不算高、人口不算多,亦未被列入城中村改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天河村。1987年至2002年的15年间,天河村以东的大片农田被圈入市区,天河村绝大部分耕地变成高楼大厦。早在2000年,该村已有外来人口2860人。如今的天河村,除了被写字楼及商厦包围,门前的广利路上还布满食肆、士多和药房,偶尔还会有小贩推车至此卖些水果及生活用品。
湖南人陈思在体育西路一间科技企业上班,他觉得相比起其他城中村,外来工在这里无论上班、交通或是生活都算是方便:“所以我们很多同事都首选住在这里。”陈思说,这里一房一厅房租大概要1000至1200元。
听说村里或有可能建起一个农民工博物馆,李叔觉得有些惊讶:“村里似乎没有什么位置能够腾出来建博物馆了吧?”他认为,天河村本来就寸土寸金,建农民工博物馆的空间实在不大。而对于农民工博物馆有可能在天河村的有关问题,杨箕村改制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及评论。
(责任编辑:陆晓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