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鲁:作品就是我的经历
2011-09-05 14:52:22 张凡
(雅昌雅昌艺术网讯 张凡)从玉渊潭到无名画会,从务农、做工到海外求学创作到归国,从地下展览到国内外大规模展览,马可鲁的经历既是这一代艺术家的典型个案,也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篇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却总能感受到他那颗纯净、坚韧抑或狂野的心。“马可鲁绘画四十年”大型个展于2011年9月3日在元典美术馆开幕,展览涵盖艺术家四十年间不同阶段的近百幅作品。在展览现场艺术家马可鲁接受了雅昌艺术网的专访。
图为展览现场,艺术家马可鲁接受雅昌艺术网的访专访
雅昌艺术网:这次您的展览涵盖了四十年间不同阶段的近百幅作品,作品是按照各个时期不同的画风、变化来进行选取的吗?
马可鲁:对,一方面是按照年代脉络,还有我的不同阶段。因为每六、七年,五、六年或者七、八年就会变化,这个变化在我身上体现比较多,这四十年,但是它们又有一条线串在一起,这个展览由于受到不同场地的规格和形式,所以把它打乱了,你在一楼看到的是07年以后的作品,还有一些在纽约的作品,楼下都是82年-92年的,也就是说我出国以前到在纽约时候的抽象作品;在二楼都是早期的,从71年开始“无名画会”时期,以及八十年代初的这些风景、街景,还有一部分是我在纽约布洛克林居住的时候我的家周围的街景。
雅昌艺术网:您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从玉渊潭到无名画会,从务农、做工到海外求学创作到归国,从地下展览到国内外大规模展览,感觉绘画是您生活的一种表述方式而已,并不像学院派那么注重的绘画的语言,而是更在乎画面背后的一个情感和经历的表现,而且看似变化很大的风格背后有您个人的气质在里面始终贯穿,是这样吗?
马可鲁:你说得非常对,因为我到现在我越来越不在乎任何的说法,我也不相信。我的作品最终要表达的就是我的时时刻刻的,每个阶段生活的经历,还有我的情感或者追求的一种精神。
雅昌艺术网:今天的展览来了很多您的朋友,而且是各个领域的都有,画画圈里的就不用说了,还有表演艺术家,音乐艺术家,电影艺术家等等,您个人也是对一些小众文化都是非常喜欢,这些领域的朋友和生活的经历对您绘画上的表现和题材有影响吗?
马可鲁:也很难这么说,因为我从来几乎是不喜欢绘画、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所有这些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这样了。所以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互相的在渗透、互相在起作用,催化出一种想法、一种情感或者是一种表达,所以这些都是内在关联的。
雅昌艺术网:艺术轨迹的发展变化即是他对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吸纳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您很多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重新演绎,这样的作品在国外和在国外的展出是否会有不同的反响?
马可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在国外展出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九十年代中到2000年左右,反映非常好,我在美国、在加拿大,甚至在欧洲反映都很好。回来以后陆陆续续地也展过这样一些作品,但都是在集体展里放那么两张、三张,有时候把它作为是抽象的一部分,有时候又还原成中国绘画的主题、图式,具有比较典型的这种形态的展览方式,都还好,因为我们的东西是比较缓慢的,能够渗透到人的情感跟心灵中去的,比较安静、比较宁静,应该比较容易去接受。
雅昌艺术网:最后一个问题,“Who care”您的口头禅,大家都说您“不在乎”很多东西,我想问的是您在乎的是什么?
马可鲁:这的确是我的一个口头禅,我也的确是不在乎太多、太多的东西,真的是不在乎,但是我有我在乎的东西,而且在乎的东西其实也挺多的,比如说我也很难一一理解,朋友们都知道我在乎什么,简单地说可能在乎友情、在乎我的艺术,也在乎怎么去善待别人。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