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挺进中小学效果堪忧
2011-09-15 08:43:22 未知
中央美术学院的博士生郭世娴毕业于书法专业,去年她曾经在北京四中上了一个学期的书法选修课。像北京四中这样的重点中学,书法选修课算是开展得比较好的,但选课的学生并不多。去年学校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开设了书法选修课,但由于报名人数不够,高一的课最终并未开成,只有高二如期开课。
在此之前,担任书法选修课教师的是一名文字学专业的语文老师。后来这位老师退休了,学校就请来了郭世娴。由于四中的各种选修课特别多,上书法课的学生只有不到三十人。郭世娴说,她的课时费只有几十块钱,所以对于学校来说,开设书法课的负担并不大。而且,教师也并不难找。像北师大、首师大和中央美术学院都有专门的书法专业毕业生,他们都可以给中小学上课。
实际上,书法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好找工作,因为就业出路窄。对于教育部这条规定对书法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郭世娴表示可能是因为规定刚刚下达,需求和专业还并未接口。
对于大学里书法系的学生来说,教育部规定中小学书法课,让他们的就业前景一下子开阔了。
中小学规定书法课,对于高校里的书法专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邓宝剑告诉记者,这下子学生就业应该不用发愁了。
书法系在北师大已经存在了十多年,去年开始成为独立专业,每年招收11名本科生。邓宝剑表示,他早就知道了教育部的这项规定,并且觉得特别高兴。因为学校开设书法课,首先缺的就是师资,这样毕业生就有了出路。在此之前,尽管每年书法专业的招生都很火爆,但学生的就业压力却非常大。“现在很少有人觉得练字有用,宣传海报之类的也都用电脑做,书法专业的学生就业并不容易。”邓宝剑说,之前的毕业生有去学校或者少年宫教课的,也有去美术出版社当编辑的。如果教育部的规定能推行的话,对将来的学生就业大有帮助。
开设书法课固然是一件大好事,但邓宝剑也有自己的担忧。首先是师资的问题,如果学校只是为了开书法课而开,授课教师没有专业资质的话,反而会误导学生。另外,如果只是为了开书法课而开,还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对于一些专业的书法培训学校来说,中小学开设书法课这样一条规定,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
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直接受到影响的除了学校本身之外,还包括一些专业的书法培训学校。“这样的规定对我们学校可能会有一定的冲击,但影响不会很大。”北京一书阁文化艺术学校的张老师告诉记者。专门从事少儿书画教育的一书阁现在有700名在校生,这个数字比很多小学的总人数还要多。
“北京的中小学一直都有书法课,很多学生就是在学校里接触了书法,产生了兴趣,然后来我们这儿继续学习。”张老师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学规定开设书法课,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招生。“但是,像这样发自内心喜欢书法的孩子很少。如果中小学的书法课落实得好的话,很多孩子就不会来我们这儿了。”
张老师告诉记者,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政策一直有,但以前不是硬性规定,所以学校的执行力度大多不够,教师也不专业,很多都是语文老师兼任。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校还是为了应试,而书法在短期之内不会产生效果,所以这种情况在短期之内也很难发生改变。
对于像一书阁这样的专业培训机构来说,中小学的书法课跟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中小学里的书法课更重视实用性,以硬笔书法为主。而我们这边还是以毛笔书法为主,更重视书法的艺术性,出发点不同。”除了书法课程之外,一书阁还免费为学生讲授《弟子规》等课程,希望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教育部规定小学开设书法课的年级是三到六年级,但在张老师看来,这已经过了孩子接触书法的最佳年龄。“在我们这里学书法的,大多数是6到10岁的孩子,再大一些的就很少。许多孩子都是上学之前来学书法,为小学做准备。”
书法进课堂不是这几年里教育部唯一的创新举措,如果落实不力,也可能像之前的课程一样流于形式或走向消失。
尽管设置书法课是硬性规定,但是很多学校和家长都担心,因为缺乏专业老师和课时等原因,书法课会不会像几年前推行的“中小学生跳集体舞”、“京剧进课堂”一样不了了之。
2007年,教育部下发《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决定当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中小学生每天都必须跳校园集体舞。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决定在全国10个省市20所学校试点“京剧课”,把《智斗》等15首经典京剧唱段引入中小学课堂,计划在一年试点后向全国推开。但如今,这两门课程在中小学基本上都并未开展。
开展书法课,尽管听起来比集体舞和京剧更加“靠谱”,但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书法是需要时间练习的,不仅要有兴趣,而且要有时间练习,而每周一课时显然太少。另外,师资问题虽然在大城市不难解决,但在一些连语数外都要寻找代课教师的学校,开设书法课显然不现实。临开学才规定要开书法课,师资和教材都没有到位,难免有赶鸭子上架的嫌疑。教育部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
(责任编辑: 陈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