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911十周年 中国人参与纽约世贸重建

2011-09-15 09:28:52 未知

纽约中国中心对外发布未来空间设计方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纽约世贸中心一号楼“中国中心”设计方案即将揭晓

  2011年9月,911十周年之际,将呈现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号楼(自由塔)的中国中心发布了此项目的未来空间设计方案——“折叠园林”——一个中式园林将层叠绵延于位于自由塔的中国中心内部空间。北京万通地产公司租用了世贸中心1号大楼64层至69层的空间,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中心,该中心将同时经营商业与文化事务,面积将达到18.9万平方英尺。自2004年首次提出“中国中心”构想与蓝图至今,历时7年之久,万通地产董事长、投资人冯仑对此项目倾注了极大热情。他期待中国中心带给客人的印象是——“闭上眼睛是中国,睁开眼睛是世界。”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1号楼

  世贸中心标志性1号大楼建址于9·11废墟中心点,高度为1776英尺,它将成为纽约最高的大楼。世贸中心1号大楼将于2013年正式启用,大楼共有104层,目前已经建成50层。此前曾计划在9·11遗址上兴建五座建筑物,包括9·11纪念碑、世贸中心交通中枢、表演艺术中心,中国中心即位于重建的世贸中心1号大楼内。  

  世界贸易中心1号楼  

  中国中心接待大厅

  综合艺术策划人翁菱受邀担纲中国中心的艺术总监,集合了全球设计力量为中国中心创意。“折叠园林”的概念创意出自中国建筑师、艺术家周伟先生;国际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主持中国中心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中国中心的LOGO设计出自中国平面设计师朱鄂先生之手;国际著名灯光设计师Arnold Chan将为中国中心设计灯光。翁菱表示:“我们汇集了全球的设计力量为中国中心创意,并寻求最大可能的跨界协作,将艺术与文化的力量融入世贸中心的重建中。”  

  左起翁菱、周伟、冯仑、隈研吾

  中国人参与世贸中心的重建,并带来具有世界眼光的营造方案,得到了纽约主流媒体的关注,冯仑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中说,“几年前,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国内的公司向全球发展,而纽约是世界经济中心,自然也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另外,相当多的纽约本地公司也想和中国公司建立联系,共同发展业务。”

  “对于加强纽约市及美国与全球间的经贸合作而言,万通中国中心的建成将至关重要”,纽约市合作组织总裁Kathryn Wylde说。“这将在加强纽约市与中国崛起的经济间的商业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作为一家商业政策倡导组织,纽约市合作组织一直以来为万通中国中心的筹建工作提供了诸多支持。Kathryn Wylde表示,近年来纽约市一直在加强与中国企业界的合作关系。纽约市合作组织由商界领袖组成,旨在推动纽约的经济发展。

  作为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纽约是中国公司进军北美的理想第一站。中国中心的创意总监翁菱这样描述了这个项目的未来——“纽约中国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中国在国际商业和文化领域最重要的‘客厅’,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设计在国际前沿的又一次全方位呈现。”

 

中国中心画廊

  朱锷——“中”的精神

  参与本设计的初衷是我们认为“中国中心”的LOGO不应只是一个简单的商业符号,它应成为体现当代中国文化和民众精神的一个强有力符号。在具体的构思中,我们感觉到强劲孔武,往往欠些格调,天真烂漫,又多失之草野,优雅动人,又常常显得纤弱。唯有威风堂堂的王者气势,才能不仅仅向西方传递单纯的“中国”图像视觉指引,而是表达一种精神和意志的声音。

  周伟——何谓“折叠园林”

  折叠园林计划源自我们对既存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空间关系的同步研究。一是对中国传统园林所特有的整体化的、流动性的、折叠式的时空关系的重新发现和悟读;一是对以多层相加为主要空间特征并具有当代都市象征的摩天楼的研究。藉此,我们尝试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平面流动性布局,将一种整体化的空间关系架构纳入纽约中国中心的空间概念设计,从而实现一种单极的、多层重叠的空间模式向竖向折叠的、具有多极空间生态的时空关系的转换。

  翁菱——未来纽约的“中国客厅”

  纽约中国中心的空间设计将大胆地融合建筑与自然,文化与商务,这一设计既具审美价值也能满足空间的功能使用。为了实现真正属于中国的,有影响力的当代空间设计,我们汇集了全球的设计力量为中国中心创意,并寻求最大可能的跨界协作,把文化和艺术带到建筑中,实现有品位、有经验、有文化素养的空间。

  纽约中国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中国在国际商业和文化领域最重要的“客厅”,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设计在国际前沿的又一次全方位呈现。

  隈研吾——中国园林与摩天大楼结合的别样体验

  这座园林有着典型的中国式格调,设计充满了神秘感,处处引人入胜。纽约中国中心强调在城市景观中加入一些新的设计元素。经典式中国园林的样式都是水平的,而世界贸易中心却不是,所以,在风格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将中国园林与摩天大楼间融为一体,将园林“折叠”在垂直的高层楼梯中,使五层楼彼此关联。此所谓折叠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在解决21世纪的建筑以及城市问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灵感。如果采用惯常的设计,中国中心的不同楼层彼此是分开的,但传统园林的尺幅及水平分布的设计使得楼层彼此贯通,浑然一体。此外,以中国园林的设计作为标准意味着我们能够以更流畅方式实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结合——在美国与欧洲,建筑和自然是被割裂开来的,在这一点上与中国园林不同。中国式的建筑与自然间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别样的体验。用全新的观点诠释传统空间,以此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这正是此种设计赋予我们的启示。

  对这一里程碑式的项目来说,园林与摩天大楼间的结合还有着其它方面的意义,即中美文化、景观与空间、传统与当代的表现形式,以及商业与艺术间的多重互动。从跨文化交流方面来说,这个项目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能与这样一群富于远见卓识的人共事,我和我的团队感到非常兴奋。

(责任编辑:刘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