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费背后藏着多少猫腻
2011-09-17 09:10:02 王凯
超级骗子联袂登场。
华尔森集团原总裁谢根荣用玉片做的金缕玉衣和银缕玉衣,借原故宫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专家的天价评估,从银行骗贷10亿元,不禁让人发问:鉴定费背后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专家”这个名词,近年来经常被冠以“砖家”的字样,专家被拍砖,更是早已屡见不鲜。
各个阶层都有一些所谓的专家,经常假以专家的口吻,秉承着专家的态度,以专家的渊博,不小心地说着错话,做着错事。
专家之所以受到质疑,并不在于他们真是行业内的伪专家,而是在于某些专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可以说着大言不惭的假话。
凭“金缕玉衣”骗贷数亿元被披露后,参与鉴定的专家们在回答记者的质疑时,不约而同地都将责任推向了同是参与该事件鉴定且已故的文物专家史树青身上。
文物鉴定在外界看来,一直便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圈子。这种神秘性不仅是在于他们从事的行业与神秘的历史打交道,也在于不少圈内人士都长于“打太极”,没想到的是,太极不仅用到了专业领域,也用到了做人上。
请专家估价,进而利用这种估价向银行贷款,实际上早就不是新鲜事。去年曾有浙中一家企业的老板,邀请一批全国知名的收藏界专家鉴定其所收藏的古玉,这位老板的收藏在收藏圈也比较知名,全是大开门的假货。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专家到场并在鉴定书上签字,换来的是一笔丰厚的鉴定费。这家企业的老板是否通过收藏去向银行贷款,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有,想必当时到场的那些专家们今天应该会脊背发凉。
说到底,骗贷事件的三方参与者,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分彼此和你我,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儿。主谋谢根荣看重的是专家们签下的一纸鉴定书,专家们看重的是主谋谢根荣手中的鉴定费,银行方面看重的大客户关系和个人业绩,全都是利益链条上的一部分。
也正是因为这些利益交织,使得本就在外界看来神神秘秘的鉴定界更加莫测。多数人对收藏和鉴定是不了解的,即使是圈内人士,往往也都独善一门或者几门,不可能门门皆通,银行方面在了解真假与其价值的前提下,就把贷款贸然放出,也不得不让我们质疑其行业内部的混乱程度。
真是可怕的利益链条,可怕的行业内幕,可怕的道德准则!
若要做到涤地无遗,真是难上加难,惊醒!该从何处抓起?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