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神空间

2011-09-26 14:59:03 王龙军

——论瑞锋油画艺术作品个展

  如果你初次欣赏瑞锋的作品,定会有一种被强烈震撼的感觉。

  他独特的创作切入点会让大家感受到一位80后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所选取的表现对象又是如此平凡,独特的画面表现形式竟如此大胆惊奇,而三者的完美结合又必须有铁杵成针的执着和铸作品为百炼钢的精神。

  而所有这些注定了他的每幅作品作品都是一块磁石,让你久久冥想并带你进入仅属于他自己的精神空间中。

  在这个空间中只可安静欣赏与感受而不可高声。

  我与瑞锋是十余年的朋友,98年我们还都是高中学生,为了艺术的理想同时踏上了来京学习美术的道路,那时的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蓝图,艺术家三个字是像太阳一样的光环。为了心中的憧憬和不知多久才能到来的荣光我们懵懂的开始接受培训,而深不知即将到来的艰辛。

  不久后我们考入了各自理想的大学,大学期间更多接触的是传统的美术教育,而当时中国的美术创作正在经历“当代”思潮的洗礼。而这些是书本中没有的。当代的艺术创作思想与作品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将我们深深浸泡。大学毕业后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要将艺术创作到底”的方向。

  那时我们租在望京落田洼,吃南湖三巷榨菜炒饭,穿地摊上外贸货,呼吸着心中的艺术空气,骑着二八自行车向艺术猛蹬。那时我们的生活并不好,但心中的理想让我们的身心都充满力量!

  在望京的数年,瑞锋每日都埋头于传统古典写实油画与中外传统文化知识的书籍中。写实油画技法的研究让他有了信手拈来的表现能力。中外传统文化的储备让他有站在巨人肩头俯瞰的视野与角度。就这样,他的力量在点滴积累着。而他的性格与渴求知识的态度注定了他不是一颗普通的种子。

  经过数年的积累沉淀巧合注定发生了,07年在路边散步的时候,他无意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头,而这一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头,让他找到了创作与精神与文化的契合点,这块石头也注定在瑞锋的心中激起千层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理论金木水火土的大型创作构想开始浮现和慢慢落实。

  07年瑞锋开始进行“土”的创作,而土的载体便是他发现的路边石头。而简单的一个“土”让他埋头于画布整整四年有余。如果没有铁杵成针的执着和铸作品为百炼钢的精神这个系列的作品不可能完成。石头虽然是普通,但也不是随便捡来就画,小小的一块石头要考虑其形状、色彩、纹理 构成、质地、空间体块……等等综合因素。每次出门挑选都会背回一大包上百斤的石头,而在其慢慢审视后又被其一一丢弃。有时数月为找不到一块满意的石头而郁闷。选定石头作为切入点后又开始实验各种不同的表现的形式和技巧,简单的一次研究又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而当一切都具备的时候, 铁杵成针百炼成钢的精神又一次发光!这四年创作的二十余幅大尺寸创作中,张张无不严谨对待,最后展出的作品又是他自己慎重挑选出来的十余幅作品。而有数幅作品竟被他用刀残忍的划花决绝丢弃!严谨二字的含义在这里体现的更加淋漓!

  我和他都有一种共识,作品的表现出来的主题与内容不可言,或者言不尽。虽言不尽,但久了我发现其作品思想创作背后的一斑。算是我个人对瑞锋作品的一种解读。当代语境下的作品五花八门,哗众取宠,新奇猎怪者甚多,而我则认为能将最普通的物品表现出新意与精神空间的作品为佳作。瑞锋属于后者。他将一个十厘米见方不到的普通石头表现到若大的画布上。此时的小石头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它的形象不在普通与矮小,不再任人摆布没有力量。此时的他已经若山若海,从喃喃细语转为大音希声,从矮小无力化为巍巍山河,从平凡变得伟大……。

  当五行-土的创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便开始酝酿五行-水的创作。那时他住在北京罗马湖边,每日早起跑步画累了到湖边散步好像成了他的必修课。他发现湖边钓鱼的人以两类居多,一类是年轻人,没有工作生活茫然,第二类是退休后养老的人。这两类人都会面对一片湖水静静坐着,从日出到日落,从春天到冬天。他隐隐感觉到其中生命本身的某种东西。但没有明确。直至09年的冬天,他发现湖边的一块冰,冰里面冻着零乱的甘草,枯萎后凝结在冰中,更有一种独特的姿态。除了草,冰中还有冻结着带有泥土发烂的树枝。而冰中一串串并冻住的气泡,又产生了蒙太奇效果,枯萎发黄渐黑的小草和带有泥土的烂树枝好像都吐着气泡在寒冷的冰中坚强的呼吸着,好像并没有枯萎……。瑞锋将那块冰带回了工作室,对着镜子看到冰后自己的变形的脸,顿时心中一抖,冰中被冻结的草、烂枝 、泥土、气泡等和自己扭曲变形的脸在冰中再一次凝结。草与枯枝在呼吸,他感觉到自己也同样在呼吸着寒冷的空气,这种寒冷不是外界的温度,而生命本身某种不可抗之寒冷。人类生存环境,生命本身的定律好像都要冻住凝结在让人心凉的冰中。人类心中似乎也有一块冰。这无形的冰要更加可怕。春天瑞锋依旧到湖边跑步,湖边的冰开始融化下面压着开始发绿的草芽儿,心中的冰似乎也开始融化,结束也是开始的起点……

  小石头与湖边的冰已经变成隐喻的载体,化为瑞锋的精神空间!

  让我们在这个空间中,

  静赏其美……

  王龙军

  2011年8月25日

(责任编辑:苏芳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