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成都双年展今日揭幕

2011-09-29 08:48:59 吴晓铃

  这一次,艺术是看得懂的

  9月29日,2011成都双年展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盛大开幕。在未来一个月的展期内,双年展有望成为成都市民接受艺术熏陶的最佳去处因为,从28日的媒体预展来看,本届双年展在力求新颖、创意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看得懂。

  本届双年展由三大重量级主题展组成“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谋断有道:国际设计展”和“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艺术展板块一直是成都双年展的重头戏,今年该板块的策展人由吕澎亲自担任。

  ·当代艺术展新视角:当代艺术回归传统气质

  “展览主题虽然是山水,但绝非寻常山水风景,而是一种观察自然、人生的意境与态度,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人文哲思。好比宋代文人笔下的湖光山色,寄托了他们对社会生活、历史时代的诸多感想与表达。理解了这一点,就掌握了展览的"一把钥匙"。”策展人吕澎这样解读。

  走进当代艺术展展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南宋画家夏圭的名作 《溪山清远》高仿图。群峰、茂林、村舍、渔舟……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生动气韵跃然纸上。“溪山清远”,是此次双年展当代艺术展板块的主题。吕澎表示,以这幅画命名当代艺术展主题,是希望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家能从传统艺术文化中吸取养分。

  画卷的那头,一幅娇艳的红梅花“人气”十足。吕澎笑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也许你们根本无法把那个画《血缘大家庭》的张晓刚,与眼前这幅如此纯净、纯粹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次艺术展并非我们主题先行,而是艺术家们已经开始回归传统。”

  2400多平方米的艺术展展场,根据参展作品的风格、趣味和艺术指向,又分为了“溪清”、“山远”和“路歧”三部分。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次艺术展的参展作品大多是与自然、风景和山水有关的内容。除了画作,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雕塑《南瓜》、朝鲜艺术家李二男的影像装置《溪山行旅图》,以及梁绍基的装置艺术《蚕潺潺》等,大多以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

  有意思的是,参展的国画和油画作品并没有独立设区。朱雅梅等人的水墨画与何多苓、岳敏君等人的油画,甚至与装置艺术安放在一起,这种摒除了先锋、怪异实验的艺术形式,让现场媒体记者和部分观展者感叹,“这样,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

  ·设计展新理念:设计思考如何互动与服务

  “设计到底是什么?它的自由何在?”在设计展展厅的外墙上,策展人欧宁用这两句话,替观众道出了心中的疑问。而他精心挑选的作品,则回答了一个问题:谋断有道,设计可以为社会服务。

  相比艺术展的让人赏心悦目,设计展处处充满新奇。艺术家罗鑫的装置艺术是一株用木头拼接的人造树,以此表达对盗伐森林、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忧虑。《颠倒树》是一个直径7米的金属大盘,上面有活的树木、根茎,来自美国的艺术家表达了两个国家与人民和谐共存的观点。

  更多的作品还与观众互动:《暗夜旅行记》创造了一个慢的空间。观者进入一个漆黑的房间,双眼适应黑暗之后,则看到墙上经过药水处理的文字,它们是“古希腊文明”、“广陵”……欧宁表示,这次设计展的作品,几乎每一件都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里各种问题的思考。

  ·建筑展新问题:城乡建筑设计前卫与科学

  诗意的栖居,是全人类的梦想。在住房短缺、生活压力巨大的当下,正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成都,应该怎样规划,实现一种更科学的生态?

  建筑展策展人支文军说,本次建筑展包含了很多国际建筑领域最尖端的作品。比如《空中多层公寓》,在高层电梯公寓里,每隔五层便设计一处公共空间,制造身处多层住宅的感觉。而意大利2015米兰世博会打造生态世博会的设计图,以及《蓝顶实践一个乡村艺术聚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则关注艺术聚落的发展与自然林盘的保护。

  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设计,要实现起来其实有很多困难,对此支文军表示:“这些设计,虽然不能马上实现,但通过这样的创意展示,可以让普通百姓看到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生活更美好的无限可能。”

  ·记者思考

  当代艺术家集体向传统“敬礼”

  成都双年展从2001年开始,已经举行了多届。与往年相比,本届双年展尤其是艺术展的作品,呈现出特殊的传统气质。

  吕澎在昨日带领记者观展时表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在向西方学习30年之后,开始对传统文化集体回归。

  当代艺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卫、先锋和不知所云,令大众敬而远之。但是,本届双年展的气质是温暖而有诚意的,绝对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吕澎透露,早在几年前,他就在何森的工作室看到了他对古代绘画的重新理解,“方力钧在收藏古人的绘画,周春芽在翻阅那些涉及古人的画册、张晓刚在阅读《左传》……”艺术圈,到处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和趣味的恢复与沿用,“当然,艺术家们是带着尊重的态度与敏感,去接续而非重复传统。”

  这样的大背景下,“溪山清远”板块的作品堪称向传统集体致敬。从这些集中展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思考: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我们仍需要精神上的洗礼,需要反省自己的文明,从古人思想里寻求可以转换的滋养。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孟玉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