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圈是个什么圈

2011-10-11 11:46:57 未知

  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是谁?他们向何处去?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听听局内人是怎么说的。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老板、拍卖行高管、艺术经纪人、艺术家……九种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艺术圈。

  艺术圈之美院教授

  吕胜中 老师可不是爱谁谁就能胜任

  (吕胜中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我从1978年开始在大学当老师,算起来已有32年——真是挺久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生离开,刚开始与学生离别的时候 很难过,还哭鼻子抹眼泪,慢慢地就习惯了。高高兴兴地送他们远走高飞吧,只要自己有效地付出了,学生不管到哪里心里都会装着老师。

  不管哪个学生都是“命根子”,每人都有故事。有些毕业多年,见了面“揭露”老底,他们会笑得前仰后合,说你还记得这么清楚。他们当中有一些现在 已经崭露头角,比如王郁洋、邬建安、陈少峰、陈明强、董媛、叶甫纳、韩金鹏、李洪波、王雷、马克、焦朦等等。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毕业生显示出他们艺术上 的辉煌。

  我不太赞成“和学生做朋友”的提法。当老师必须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任,不能以学生为敌。而学生可以不喜欢老师,也不一定必须为老师负什么责任, 自古至今学生往往都与老师有对立情绪。怎么办呢?那就是去欣赏他们、保护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难处,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和他们相处。

  现在的学生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不懂事。前段时间筹备“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因为忙,我戒了两年的烟又复抽了。三年级学生担心我因此哮 喘复发,给我买了两根好看的烟嘴,派班长悄悄送到我办公室,说听到我咳嗽了,嘱咐我尽量少熬夜、少抽烟……我鼻子都发酸了,回家给老婆说:拼上老命都值 了!

  “实验艺术”在国内艺术院校中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任何一个新的事物出现都会遭到质疑,质疑是一种营养和动力,不断推动我们调整步履与目标。

  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造就,未必采取学院的方式;但学院从来都是集中人类智慧并孕育新的创造力的摇篮,它应该为学生提供成为艺术家的必要的思想、工作方法和普遍经验。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他们的羽翼丰满起来,也就该毕业了,他们走出校门继续做艺术的工作,就开始了一个独立艺术家的旅程。至于能飞得多远,就看翅膀历练得有多硬了。

  现代的学院越来越打破与社会的界限,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外界甚至成为一种必要。在北京,学生可以看很多展览,参加艺术活动,各种艺术动向必然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但我们往往会与学生一起开展一些梳理与分析,不提倡盲目跟风,坚持以自己的思想立场展开表达。

  我们系的教学强调学生掌握艺术方法,其中包括社会知行、视觉方式、思维方式、物质化呈现等训练内容,这些都很重要。光学会思维方式也不够,有价 值的想法还需要有恰如其分的语言完成表述。我们常要求学生学会做成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得既结实又精致,不留一点遗憾。只要用心,将来做什么都不会逊色。

  我常跟学生说,不必总把自己定位为艺术家,重要的是不断地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有质量的人。希望他们不只是操弄物质材料与技术的能手,还是一个充 分学术涵养与知识储备的思想者,并能够以有价值的主题思想作为表达的前提,寻求恰如其分的艺术表达,最终完成艺术作品推向社会与公众的物质化呈现。

  艺术家和老师两种身份,后一种对我更重要。艺术家谁愿意都可以去当,老师可不是爱谁谁就能胜任。何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

  艺术圈之艺术生

  马漓澧 已经习惯一定要刻苦

  (马漓澧 中央美术学院大三学生)

  马漓澧不久前参加湖南卫视(微博)《天天向上》,被人记住的不仅是聪慧有灵气的面容,还有她用红线绣住的接吻实验摄影,表达“爱得越深就会越痛”,在网上被大赞有创意。

  1988年生的马漓澧,从小在川美生活,在画家圈中长大。7年前820多人报考央美附中,从小打算要考央美的她,就在80个被顺利录取的幸运儿 中。父亲是川美77级、78级明星班的老师,母亲也是出色的画家。家学给了她好条件好教养,但她从没放弃过刻苦。“家里条件对专业有些额外的帮助,但是具 体去升学还是得靠自己去奋斗。”

  附二时,母亲就把家安到北京。马漓澧却常和同学从位于河北燕郊的附中坐公车回京,再转地铁去北京火车站通宵写生。附四那年,央美造型学院教师去附中选人,马漓澧在火车站画的那组《漂泊的人儿》被选中,获得专业免试机会,顺利考入央美。

  不是每一个考入央美的学子都能顺利入读油画系。大一上完造型学院基础部后才按成绩排名分系。排在55名以后的学生便与油画系无缘。而进了油画系 还要经过基础训练,直到大二结束,各工作室老师才来选学生。几轮PK后,马漓澧进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整个大四,都将由当代艺术界最活跃的刘小东、喻红教学。

  “大学学习更有修行靠个人的感觉。”马漓澧一如既往地努力,暑假仍每天画画,她说已经习惯一定要刻苦。中央美院油画系是全国最传统最重视基础的 油画系。马漓澧他们班这几年都在写生、练基础。“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是很紧,我们总希望课堂作业看起来像样一点。我们班很上进,大家经常一起给模特钱,额 外加课,让课堂作业更加完整。”

  暑假结束就上大四,马漓澧决定考研。她的理想也是当艺术家。“太有功利心、成功欲什么的,是不太利于做艺术的,因为容易被外来的东西左右。我觉 得成功的艺术家更多是被自己左右,而不是被环境、市场左右。”去年参加九个年轻女孩的小联展时,她一开始就跟画廊说不想卖画。“作品对我整个艺术生涯来说 很重要。因为人年轻时,各种各样的想法是最多的。我应该先把这些可能性都留在身边,就像走一条路背后有很多脚印,你可以知道你的来路在哪里,而不是很早就 把它们换成银子,手上只剩电子数据和图片。”

  她的油画会剔除小女生的东西。“如果太甜了的话,不是我喜欢的,我尝试的油画作品面貌比较冷。”马漓澧最近正在画自己这代人的特点:即便身处在群体中,还是孤独的个体。

  艺术圈之策展人

  侯瀚如 我的原则是从不在画廊做展览

  (侯瀚如 独立策展人,旧金山艺术机构公共项目主席及展览总监)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策划了上百个展览。刚刚完成的一个是在西班牙国际摄影节中的群展“怀疑的力量”(Power of Doubt),加起来这一年总共做了八个展览,其中一个就是去年年底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日以继夜,或美术馆可为之若干事”。

  十几年前,根本连“策展”这个说法都不存在,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跟我们当年孤掌难鸣的情况不一样,近几年来策展这个行当越来越受欢迎,国 内也出现了很多很活跃的新一代策展人,而且需求量很大。一个很年轻的策展人,都有机会接到很多画廊的邀请。但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可能也是我们这个时 代的问题:真正能够坐下来,去做研究和做学问的时间特别少,国内很多策展人欠缺对艺术史比较深入的了解,也欠缺对当代艺术全面情况的掌握。

  独立策展人既不处于一个完善的结构体系,也没有商业机构来支撑,很像独立电影制片人,更像独立的艺术家,我们没有什么物品可卖,我们卖的是思想。

  当展览变成一个独立的表达系统,就必然要涉及到生存问题,尽管现在大型双年展到处都有,但实际上完全靠独立策展来生存非常困难。大部分策展人都 有兼职,比如教书、写作、收藏顾问、博物馆顾问……国内大部分比较有意思的策展人,很快会因为生存原因,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到市场中,好多活跃的策展人都开 画廊去了。

  中国当代艺术近十年来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兴起,这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给艺术家和策展人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艺术上跟市场上的判断关系比较密切,可能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我很难用差距来形容中国策展人和外国策展人,策展不是奥林匹克,不能说谁跑得更快谁跑得更慢,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但国内的策展人有个很特殊的 情况,他们的活跃程度在世界上是挺突出的,但这种活跃来自一种商业上的动力,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尤其在欧洲,则是一种文化上的动力。

  从不在画廊做展览,这是我的一个原则。我的工作基本上是一种非盈利的工作,当代艺术对我来说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策展是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 分,同时我还做世界各地当代艺术变化的研究,我很关心艺术在社会变化里能有什么作用,展览也并不是很简单地展示几件作品而已,而是表达我对某一种艺术文化 问题研究成果的平台。

  国内策展人的历史非常短,现在去判断还为时太早。我们的工作的中心是让社会认识有价值的艺术家和作品,策展人对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一个对话的朋友,策划人与艺术家的合作,就好像两个对于知识和创造力感兴趣的人之间的对话过程。

  艺术圈之画廊老板

  冷林 我们是为艺术家服务的

  (冷林 北京公社创始人及现任主持,佩斯北京总裁)

  1994年,冷林就全面涉足当代艺术领域。从《文艺研究》编辑到艺术评论家、策划人、艺术经纪人,冷林始终游走在多重角色中。1996年组织最早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2000年起当艺术经纪人,如今则集北京公社画廊主、艺术家张晓刚经纪人、佩斯北京总裁几种角色于一身。

  2005年,冷林创建自己的空间“北京公社”。北京公社是画廊,但冷林想找到介于博物馆和画廊之间的模式。“不完全是销售,做像博物馆展览的展览。”冷林说,“现实主义游戏”、“只有一面墙”、“宋冬在北京公社”都挺像博物馆展览。

  而素有“帝国画廊”之称的美国佩斯画廊,2008年用2000万美元拿下798艺术区中心地带3000平方米的厂房,将全球第一家“分店”开进 北京。“佩斯在寻找中国最出色的艺术家,而我在为中国最出色的艺术家寻找最出色的画廊,这样就使得我们撞在一起了。”冷林说他成为佩斯北京总裁是双方互相 选择的结果,是双赢。

  虽是总裁,但佩斯北京几乎所有展览冷林都亲自参与,既是策展人,还为展览艺术家写评论。“因为有做评论家、策划人、经纪人的各种经历,在这个领域时间非常长,所以我希望把这些经验贡献出来。在西方,有这样综合经验的人也不是特别多,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很商业化。”

  冷林享受多元角色。“希望把中国当代艺术放在整个世界艺术大舞台,一步步挖掘当代艺术的价值。推动艺术家更向前迈一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跟做批评家、策划人不矛盾,目标都是一样的。”

  同时打理北京公社和佩斯北京,似乎应该被很多艺术家围绕,但冷林说:“我们都围绕着艺术家,是为艺术家服务的。”

  冷林说,佩斯是一个有历史的国际画廊,北京公社更关注于中国文化根上的东西。佩斯有国际顶级藏家资源,赢利自不必说。而北京公社常展出实验性的装置,很多人好奇画廊赢利状况。“赢利不是唯一目标,只要能活就行。但是也能运作起来,也还不错。”冷林说。

  美国佩斯代理众多大牌艺术家,而佩斯北京代理谁,都是冷林在选择。冷林的确是像经营北京公社一样经营佩斯北京,宋冬、尹秀珍等北京公社的不少合作艺术家都成了佩斯北京的代理艺术家。冷林说:“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和佩斯北京合作,我们完全靠信誉来合作。”

  佩斯北京代理了许多像张晓刚、张洹、岳敏君、宋冬、尹秀珍、海波、李松松等知名艺术家,同时也开始关注马秋莎、王光乐、梁远苇等年轻艺术家。这些签约艺术家和冷林关系密切,很多都是好朋友。“共同的认识基础非常重要。”冷林说。

  他同时也强调“不仅仅为成功艺术家,也为年轻艺术家服务”。冷林在佩斯北京创立了“北京之声”计划,他想容纳更多更年轻更实验的艺术家,让画廊的发展更开放,不仅仅局限在商业上。

  艺术圈之艺术网站创始人

  万捷小额艺术品以后会在网上交易

  (万捷 雅昌集团董事长)

  做艺术印刷的同时,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时代,所以抓住机会创办了雅昌艺术网。在国外,印刷是印刷,艺术服务是艺术服务,我们则是两者的综合。我们 艺术服务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艺术服务机构。艺术家、艺术机构所需要的服务,我们都替它完成,包括印刷、图片处理、摄影、互联网、数据 库、出版制作以及艺术家的数字资产管理等。

  国外的艺术服务相当成熟,拍卖行和画廊都几百年历史了,各有自己的服务系统,很难有新的形式出现,也很难说把它们整合到一起来做。但国内艺术市场发展就十几年的时间,雅昌这样的机构就有机会创立和成长。

  雅昌艺术网最初是艺术印刷的增值产品,后来就变成一种服务形式,包括拍卖、预展、推广等。我们觉得自己有条件,加上IT时代数字出版技术的驱 动,逐步形成了现在这种模式。我们一方面是创新,另一方面是坚持。当时很多艺术网站,商业模式都不清楚,专业性都不强。我们比较专业,也坚持了下来。

  雅昌艺术网最大的优势是它的综合性,传统印刷、互联网技术加上专业的综合,我们找到了契合点。艺术是需要传播的,传播就需要手段。印刷是一种比 较重要的手段。没有一个艺术家不印出版物,不做展览。印刷的同时,那些图片数据可以共享。印刷企业有庞大的资产,人员的服务系统比较完善,客户信任度也 高。

  艺术家的数字资产管理是我们的一个创新。我们把艺术家的作品数字化之后,保存起来,然后根据个性化需求再去打理。

  很多时候,艺术家的作品卖了,但是他连数据都没有,想做一个全集,还要征集作品、拍照,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现在艺术家参与了数据库管理之后,成本大大降低,也不用鉴定了,这对艺术家、对社会都挺有利的。此外,我们的服务也比较系统,对艺术家而言也是保障。

  雅昌交艺网是一个趋势,小额艺术品以后可能会通过B2C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易。我们帮艺术家打造平台,然后他们在这里交易,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 多。另外,中国人对艺术品的了解和需求在不断增长,将来对艺术品的需求可能是全方位、多品种的。价格相对比较低的作品可以在网上购买,国外在这方面比较成 熟了,很多这样的网站。一般在网上成交的作品价格是几千块钱,随着需求增加,这些作品的单价可能慢慢增加。

  艺术圈之美术馆馆长

  王璜生 没有规范和文化高度,美术馆会办成群众艺术馆

  (王璜生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曾任广东美术馆馆长)

  现在很多美术馆都是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的职责不仅在于公共教育,还在于引导、建立一种文化高度。做好一个美术馆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规范:美术馆 的定位,如何策展,如何与画廊拉开距离,藏品如何管理、收藏、陈列,政府如何投入资金,如何进行社会融资,等等。这些基本的规范,很多国内美术馆都做得很 不到位。

  去年,我参与文化部组织的“国家重点美术馆”评审,发现某些美术馆的库房居然不是恒温、恒湿的,甚至白天开空调、晚上关空调。我们查看他们的温 度记录,夏天早上,库房达到38—39摄氏度,开空调后是20多摄氏度,冬天早上4—5摄氏度,开空调后20摄氏度左右,藏品保存最重要的就是温度不能一 高一低。

  中央美院美术馆与卢浮宫做藏品交换时,卢浮宫提出的要求是:藏品必须存放在20—23摄氏度之间的环境中,而且在20—23摄氏度之间的变化不能在10小时之内。更严重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国内很多美术馆连藏品登记都很不健全,不清不楚的。

  有些艺术家会将捐赠给美术馆的作品再要回去。因为美术馆确实做得令世人和艺术家很不满意,捐出去的作品被冷藏在库房里,也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甚 至出现藏品找不到的状况。而艺术家自己想要张捐赠作品的照片,美术馆方面有时会给点脸色,有时还要艺术家向美术馆交钱,要借作品出来展出就更是难上加难 了。而艺术家既然已经将作品捐赠给国家给美术馆,将作品借回去而不还回来,这也是不规范不守信的。

  改变乱象得从美术馆行业做起,政府的资金投入,得有一个预算和评估机制。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出多少,民间出多少,其实都有很好的国际惯例和参 照物,但是中国没有鼓励民间资助美术馆的机制;而美术馆馆长是如何选拔的,有什么样的标准和问责制度,馆长是否有人事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东美术馆在过去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广东省美协一开始对美术馆的定位、功能等方面做过很好的规划。第一任馆长林杭生也是谦虚而实干的,开馆之初,我们就明确了广东美术馆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之后,美术馆的规范化过程也是摸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在我任内做的“广州三年展”在国际上有过很好的评价,但是从我自身的观察和对这个工作的要求来看,觉得是在不规范的文化环境中,按不规范的方式在做事。“广州三年展”做得很有活力,但是每次都是全馆上下拼着老命将事情做下来,这样不规范的做法是很难有序持续做下去的。

  我到中央美院美术馆已经两年,希望能够在自己权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建立学术、人事、制度、运营方面的规范,一点一滴地做事。在中央 美院美术馆开展工作有难有易,毕竟五六十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并不是一下子能解决的,面对体制问题,还是要在常规与非常规之间做出各种努力。

  艺术圈之拍卖行高管

  孟禄新 最终买单的还是中国人

  (孟禄新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部高级业务经理)

  市场对于当代艺术处于观望时期。2011年春拍的总成交额增加至10.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18%,这个比例远高于GDP的增幅。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却落后于整个市场增幅,在整个拍卖季中的地位也逐年下降。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能否再现2007年、2008年的市场 高峰,市场对此还不确定。当代艺术更新比较快,所谓“各领风骚五六年”,接下来谁会热也是不确定的。而且,很多作品已经涨得很高了,也卖不动。当代艺术自 身在作调整,市场肯定也要反映这种变化。

  当代艺术在2007年、2008年高峰期,大家比较感兴趣的是符号化的、标签类的作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家更看重绘画感。市场在等待 这类新作品产生,但是过程多长很难说。至于这类代表新方向的作品能够达到怎样的价位,这其中既有艺术家本身的作用,也有市场背后的推动作用,应该是一个合 力。

  当代艺术的价格包括两个方面——学术价值和市场积累,有市场价值但没有市场积累,也是不行的。对于艺术价值,批评家更关注作品能否代表一个新的倾向,有无颠覆性。拍卖行的着眼点与批评家是不一样的,会更在意是否有更多的人接受,是否有更大市场潜力。

  市场价格会对艺术家有影响,因为它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但是,我觉得好的艺术家是不太受市场价格制约的,艺术家还是应以学术为第一准则。

  某些作品的表达在当代艺术圈内可能落伍了,但是在市场上依然受追捧。艺术家的创作要拿到一级市场,再到拍卖市场,让大家接受,有时间差是必然的。

  市场上频频爆出的“天价”作品,也有心理作用,中国人包括媒体在内都很热衷宣扬天价,中国当代艺术是国际化的,但最终买单的还是中国人。市场炒高再出货是另一方面,但是,商人以盈利为目的,肯定不会盲目地炒,特别差劲的作品也不一定能炒高。

  在这个市场上,肯定有两种规律在起作用,一种是商业规律,另一种是艺术规律。这两点如何达到一种很微妙的匹配,是一个好的艺术商人应该考虑的。

  艺术圈之艺术经纪人

  王定乾 很多人做到收,但没有做到藏、

  (王定乾 台湾寒舍艺术中心执行长,中华文物学会理事长)

  收藏也好,投资也好,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需要艺术经纪人的专业服务。经纪有三个功能,第一是专业咨询,第二是艺术品鉴定估价,第三是收藏规划。

  中国今天有艺术经纪人的需求,是因为艺术市场在这几年内形成了。拍卖总成交飞跃成长,单一艺术品成交价已经超过亿元大关,这代表市场和产业成熟了。没有这些,就没有艺术经纪的产生。艺术经纪人就好像是律师、会计师,是服务这个行业的。

  中国艺术品的价格已经到了国际水准,可是大部分收藏家或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是不足的。今天的艺术市场虽然很火热,可是里面真假好坏混杂,充满危 机。其实一场拍卖下来,或者说一件艺术品到了极高的拍卖价格时,东西的好坏有相当大的学问。可是中国的拍卖公司发展得很有限,游戏规则也很混乱。

  这个市场才形成不久,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有兴趣的收藏家都具有专业知识,所以艺术经纪人在这时候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中国的艺术市场没有“第一市场”(古董店、画廊),它的成长是从“第二市场”(拍卖市场)开始的。现在中国市场在成熟,但过去没有人在市场历练过。我们过去在海外参加拍卖会,像我个人,参加了25年,这就是经验,也是市场培育的。当然,我的学费交得也比较多。

  艺术经纪人专业层面上的问题包括两个:一个是学术的,一个是市场的。学术就是说要有艺术专业方面的才能,中国不缺掌握这种才能的人,问题是有没有真才实学或者说不说真话。对于艺术经纪人来说,这是学识基础,必须具备。

  可是艺术经纪人并不像艺术评论家,教课或者写书,艺术经纪人是为市场服务的,所以他必须要有市场经验,否则只能叫顾问,不能称作经纪。在市场上有买有卖的人,才知道市场的趋势,比如艺术品的方向和走势等等,这样他才懂得市场运作。

  只有将学术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的艺术经纪人。从国外来讲,艺术经纪人都是市场出身的,自己也从事画廊经营等。国内现在慢慢成熟了,也出现了一批有经验的人。对于艺术经纪人来说,专业和操守很重要。

  经纪人过去一定是从买卖过来的,可是做经纪人之后,自己就不能做买卖了。不能既做律师又做法官,否则会出现角色冲突。经纪制度独立化之后,角色才不会混淆,才会出现制衡。

  我经营寒舍的最重要体会是:收藏也好,投资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涵养。艺术收藏是一个过程,就像艺术家一生的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几年内地艺术市场虚火太重了,一个健康市场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累积。

  国内的艺术市场现在在一个好的时机上,因为大家有钱,对艺术又有兴趣,这是一个好现象。可是,经验是需要时间培养的。艺术收藏,很多人做到收,但没有做到藏。很多东西都是两三年内就“左手进、右手出”,他们太急躁了。

  艺术圈之艺术家

  傅文俊 艺术家一跟“当代”挂上勾,身价就飙升了

  (傅文俊 当代艺术家)

  去年,“走过场——傅文俊艺术观念摄影展”一共做了四个巡展,从北京、上海、重庆,又回到圆明园,最后被圆明园收藏。这组展览的思考时间长达8年,最早是在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时候,我就想到要在圆明园和世博园之间找一种连接。

  这个展览结束之后,我又做了“无生无死的呓语”,和通常在纸上呈现的摄影不同,这次是做在进口油画布上的。因为我学过绘画,又做过平面设计,再加上几十年的摄影经验,这三个加起来就是我的强项,做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

  之前我也做过很多这样那样的展览,但真正可以界定为当代艺术或是观念摄影的展览,第一场是2008年的“退场”。从那时候到现在,我总在研究历 史这条线。为什么研究历史?因为历史总是容易被人忘记的。如果能让人从被遗忘的历史中重新找回一些记忆,并且对当今这个社会有些用处的话,是非常有意思的 事情。

  最近我尝试了几组新作,主题是反映食品安全,或是反映人性观念的。比如人与人之间从融洽到仇视又从仇视到亲密,我对这样的转变过程发生了兴趣。 前段时间参加展览“开放的六月”,我拿了一张《没有苹果的那一天》,因为绘画性特别强,有人开玩笑说:“你都可以到油画系去上课了。”这种评价我也不知道 到底是好还是坏,只觉得形式感非常强,摄影越走越远了,如果我不说这是摄影的话,可能80%以上的人都不会看出来。

  有一种说法,说我现在变得温和了,指向性和批判性不那么强了。从前我对当代艺术的看法跟其他人差不多:要做得比较深,深的意思就是一般人不容易看懂;要做得尖锐,好像都要跟政治有联系。但现在我觉得,艺术不一定完全要跟政治沾边,社会现象、人的生存状态也都可以言说。

  艺术家不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态度,你只要朝着某个方向去指引,让人家沿着你的通道进去,了解你创作的心境和要表现的思想,这样就可以了。

  曾经有两个人到美国去分别做展览,一个人是以摄影家的身份去的,他的作品大概只卖了1000美元,另外一个人是以艺术家身份去的,他的作品卖了 10000美元——这个例子对很多搞摄影的人都有影响,很多摄影家都转行做艺术家了。从事当代摄影的人越来越多,大部分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好像一跟“当 代”挂上勾,身价就飙升了。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