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的渴望——读梁宇的画
2011-10-24 16:38:31 冀少峰
在梁宇身上总是透露着一种真性情,这既有他为人热情坦率的真,又有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真,更有他对社会生活与艺术人生的独特感怀与敏感把握。梁宇 以自我的真诚与真情的视觉描述,为阅读者带来了一种社会主义经验下的文化记忆和视觉记忆。
面对梁宇的视觉图像世界,一种现代性的孤独感、茫然感、空灵感扑面而来,一种被日常的孤独感所笼罩的精神困扰正在侵袭着每一个走进梁宇艺术的人的心灵,梁宇的视觉叙事弥漫着一种旷古的思幽之情绪,在浪漫而又孤寂的思考中,传达出的其实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渴望, 其于日常的景象和平淡的讲述中,昭示出了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疯狂的都市化进程尴尬的生活状态。而个体的焦虑体验与日常困扰及现代社会无论价值观的持有,还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无不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化代表城市深圳的梁宇而言,自然有着至深的体验和切肤的感怀。
不难发现,在梁宇的视觉叙事中反复出现的信号灯、油罐车、火车头, 锈迹斑斑的车皮及空旷的原野,散发出的是那种来自西部的野性与激情,而其营构出的那种冷漠的叙事情境,非现实的意念性表达及平面化的结构意趣,加上单纯的色调,强烈的色彩对比,别出心裁的布局与经营,不仅仅构成了梁宇视觉叙事的关键词,更是梁宇追寻一种差异化表达方式的独特视觉语符。在这一系列孤寂的叙事背后,实则传达出的则是梁宇的一种疏离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立场。而疏离无疑又是一种难得的生活之境和很难拥有的一种处世哲学。
孤零的房屋并没有人居住的气息,散发出的是空灵般的寂静,寂静的让人不寒而栗。信号灯似乎只是一个象征,不知信号灯在给谁发出信号,是过往的车辆、行人,还是繁忙的铁路运输,这一切似乎都已不可能,有的仅仅是一个信号灯的假象,但他仍然传达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憧憬与期盼。而钢缆、火车头、车皮、油罐,人物的不在场和有意识的缺席,再一次加深了这种空旷感和孤寂感,唯有远处发电厂的凉水塔冒出的白烟似乎还有一线生机,显然这已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化园区,在这废弃的景象中无不又寄寓着往昔中国工业化的宏伟梦想。这既是对工业化背景的反思,又是对已逝的精神家园的守望。当游牧的挽歌日渐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声,当以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令人无法回避的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之际,一种现代性的 焦虑体验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惆怅和淡淡的忧伤在吞噬着人们的心灵。梁宇渴望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工业化的惊梦留给人们的只是那个时代的文化遗存和精神记忆。他希冀以自我真诚的视觉表达去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种敬畏心理,既敬畏自然又敬畏世间万物,进而以此引起关于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对话,可以说梁宇的视觉体验恰恰呈现出了一个视觉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
探寻梁宇的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铁路、信号灯一直伴随着他的视觉讲述,并构成了其视觉讲述的主题,这无疑是源于他的早期文化记忆和生活经历“少年时代在 寒冷的东北,每当我看到铁路上信号灯亮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希望,心里觉得非常踏实温暖”。(梁宇语)而作为一个铁路子弟,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及东北作为早期的工业基地为***走向繁荣昌盛与富强所付出的努力。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们的知识储备、思维观念、认识世界的方式都显得不是准备的很充分,而过去曾经作为工业辉煌代表见证的老工业基地却并没有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做出有效调整 。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计划经济的产品结构与供应……过去工业辉煌的景象却开始走向一步步衰落,突出特征就是大批工人下岗转岗……其实,在梁宇孤寂的讲述中,已经揭示出了曾经为***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去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势,进而焕发出另一种活力。从他的画中,已经读出了他对未来的那种憧憬与期盼,而作为其视觉标志语符的信号灯尽管不厌其烦地被他重复了又重复,但我们相信,只要信号灯还在继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梁宇的艺术抱有更高的期盼呢。
当我们重新审视梁宇所带给我们的视觉体验时,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歌声随风远去,脚步停留于记忆”。
2011年9月27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无此用户[188])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