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茶香弥漫的自然对话
2011-10-31 10:19:29 徐明怡
“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现场
9月16日,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操刀的 “‘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在上海思南公馆的 “上下”之家拉开帷幕,三层的建筑内部均以“自然”为主题,以茶香衔接,营造出清淡平和的自在空间。
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仅嗅到一种气体的味道,就会联想到以往的回忆,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或心境,这就是嗅觉的力量,而当你的嗅觉被茶香填满时,你又会想起什么?
隈研吾一直善于利用环境特征变换建筑形态,所思所为早已超出建筑本身,这次的设计依然更侧重建筑与人类、自然的关系,而“茶香”在展览现场则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蛊惑力。早已被建筑师使得炉火纯青的竹子此次再次出现,三层的建筑以“竹”为主要元素,营造出清静平和的自在空间。但对隈研吾来说,那些纯视觉化的元素已不足以完成与自然接近的渴望,声音和气味都被他拿入空间中。这样多重的结构,也许构成了一个迷乱的思考途径。
“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现场
一层室内以镂空的竹屏为墙,鹅卵石为底,竹格带来光影的变化,鹅卵石带来自然的气息,每一处都是静谧的风景。 580块竹屏均由浙江安吉的竹艺师傅手工制成,耗费约 2000多工时。室外宛若竹林,流动茶室“如园”采用了世界上最轻的面料,被流动的气体轻轻托起,如云朵般漂浮于竹林间,游弋在绿野之中。骄阳之下,一片安静恬淡。
二层空间以茶叶铺地,踏履其上,就能感觉到茶香四溢。二层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用普洱茶砖砌造而成的茶空间,围坐于“大天地”工夫茶桌旁,品着刚刚沏泡出来的单枞茶,在满室清新中感受传统中国功夫茶道。同时,展览还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邀请到了现场,展示精湛的手工竹编工艺、手工雕塑无缝立体毡服,呈现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的精妙结合。
循梯而上,香雾缭绕,这就是香道空间“云起”。设计师用叶状纸板拼合成一个自由曲线如变形茶盏的空间,这样的装置又被筑于纯手工制成的米色宣纸之上。空间内轻雾缭绕,行走其中,犹如漫步云端,让人暂时脱离尘俗,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MW=《周末画报》 K=隈研吾( Kengo Kuma)
MW:你与琼耳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
K:几年前,琼耳找我为她设计“上下”旗舰店,我就觉得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上下”在我的理解是一种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形态,这与我做建筑的姿态或者我对建筑的理解,是非常吻合的。
MW:在展览中你是如何表现这个共同的理念呢?
K:我希望能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状态。我把茶屋搬到了展览中,这种建筑形态其实非常能够代表亚洲文化。因为“上”指的是“天”,“下”指的则是“地”,从字面上讲,“上下”的作品就是介于天地之间,茶屋也正是这悬浮于“上”、“下”之间的生活。
“人与自然”手工艺复兴作品展现场
MW:这些理念落实到设计方案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K:我希望将这样的设计哲学转而演绎成细节,为空间带来一些日常生活的体验。比如茶屋都是非常纯净而空灵的,这在日本的茶道中是非常基本的要素;这次展览中也会有一些脱胎于中国乡村生活的场景。
MW:你希望为参观者营造怎样的感官体验?
K:通常展览都强调视觉体验,而这次我希望创造全方位的体验,即包括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五感。尤其是嗅觉这种要素,其实它在亚洲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寺庙里如果没有焚香的味道,就不是完整意义的寺庙。而我在此次展览中也延续了这样的设计手法,茶香弥漫在整个展览空间,我希望人们能将这种茶香与这个空间的印象联系起来。
MW:您如何规划三层的展览空间的功能呢?
K:对虔诚的信徒来说,去寺庙朝圣就与攀登高山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希望参观者可以越往上走,体会到越高的境界。一层主要是用来展示产品,而二层主要是用来展示那些产品背后蕴含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三层就是顶楼,这里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展品,我希望参观者能体会到凌驾于产品之上的、真正的品牌精神。
MW:三个茶道与香道空间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吗?
K:茶道可以是个半开敞的空间,而香道对环境的要求就会比较高。人在简单的空间里会比较敏感,那种空灵的空间可以使人们能完全沉浸到这种气味的环境中;如果是非常嘈杂的空间,人就不会那么敏感,很难沉下心来,体会那种气味。
MW:您之前是否有过类似的设计?
K:如果从茶屋的角度来说,我在日本做过几个,但将这个元素用到展览中,还是第一次。其实,对我来说,这次的设计并不仅仅是一个展览,它更像创造了一个博物馆,吸引人们来这里进行体验。
MW:通常这样的临时建筑都给人廉价的感觉,但这次你却用自然的材质创造出深远的意境,你是如何做到的?在设计中有没有考虑环保的因素?
K:“高级感”并不是完全由材质来营造的,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细节,它们经常会创造奇迹。在这次展览中,我使用了常见的竹子,但是经过安吉手工艺人的编制后,竹屏却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效果,这也令空间变得非常特别。展览中大量使用的竹子和茶叶都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MW:你的项目总会去探索新材料或是旧材料的新使用方法,你的事务所里是否有专门的料实验室?
K:没有,但是我们对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视的,在项目的一开始,我们都会引入专业公司,一起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材料,而不是到项目的最后阶段才决定。
MW:是否对材质有偏爱?
K:我喜欢那些柔软和自然存在的材料,混凝土盒子这样封闭的形式让我全身难受。待在这样的盒子里,呼吸不畅,身体拘束,体温也好像被吸走似的。
MW:最近在关注什么新材料呢?
K:ETFE,这其实是种人工的高强度的氟聚合物,可以被制作成一种耐用的薄膜,它非常轻,大约为同样体积玻璃重量的 1%,但强度很大,能拉长到它的长度的 3倍而不失去弹性。但这种材料目前所有的运用都是大块面的,从来没有把它切割成小块加以运用,我希望尝试将小面积的 ETFE用作屋顶。因为这种透明的材料可以将自然光线和景致引入空间,同时,它也非常环保,可以回收。
MW:您对奢华空间的未来设计趋势怎么看?
K:于我而言,奢华的空间并非炫耀和强势的展示,正相反,我认为空间与人之间产生交流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未来的奢华空间,应该好似轻言妙语的“耳语者”,在人们周围、身侧细细诉说奢华的意蕴,而绝非是嘈杂的方式。
*文中图片来源:豆瓣
(责任编辑:刘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