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鸿和他的文化视觉盛宴
2011-11-01 14:30:29 未知
在景德镇高新开发区附近的一个破旧瓷厂内,阳光透过香樟树,慵散地撒落一地,伴着婉转鸟鸣和偶尔传来的几声狗叫,徐瑞鸿在工作室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
徐瑞鸿说台湾人喜欢和工厂住在一起,所以他早上六点半起来后就开始工作了。有时候宠物狗会守在他旁边,看着看着都憨憨地打起了呼声。徐瑞鸿在景德镇的生活极其简单,工作之余偶尔和三两个同行好友聚聚,聊聊天,做一些简单可口的饭菜,一瓶美酒,一支雪茄,一壶茗茶,足矣。
原本这样的生活可能并不是在景德镇。2000年底,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景德镇,正是这个偶然的机遇,让他将准备在吴江的投资改到了景德镇,并在市政府的帮助下,他在倒闭的国营华风瓷厂内创办了自己的工厂,成为第一个来景德镇投资的台湾企业。2001年,他从台湾回来后就直接来到了景德镇。这一来,就是十多年。他说,自己有八年的时间没有回过台湾了,早已习惯了这边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因为祖籍是广东梅县,讲的是客家话,所以很容易就能听懂景德镇话,还能来上几句,基本就是一个景德镇人了。
中学时代,徐瑞鸿在台湾的陶瓷工厂打工,从此和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1986年,他进入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学习。大学期间,他先师从“前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良佑教授研制官窑系统,后跟随有“台湾陶艺之父”著称的林葆家教授学习研制釉药。在大学期间,刘良佑教授自己出钱买了一座窑,添加了一些必备的设施,给学生们练习陶艺,徐瑞鸿几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泡在那里,潜心研习陶瓷的制作工艺。他和同学们在那里手拉坯制作陶瓷,制做完成后和同学们一起摆地摊出售,将所得的钱建成了一座陶艺工厂,他还在工厂内给老师准备了一个休息室,备有空调、电冰箱、电视机和榻榻米等。老师中午下课后,学生们会准备一些可口的饭菜送给老师,午饭过后老师可以直接在那里休息。在他的带动下,陶艺课从美术系的选修课发展到了全校的选修课,许多外系的同学慕名前来,成为当时学校最热门的课程之一。在那里,培养出了许多陶瓷艺术爱好者和陶艺家。在大三的时候,他成为了这个陶瓷艺术工厂的厂长。大学里的学习生活非常自由,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学习,这极大地充实了他的知识储备,平时看的东西多且杂,同时也没有忽略“术业有专攻”,这些为他后来的制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他担任了台湾陶瓷艺术学会理监事。但他一直都醉心于宋代的青瓷,这源于他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对青瓷的美一见倾心。所以,他来景德镇后陶瓷制作的重心一直都放在宋代青瓷的研制上。
宋代青瓷出于战国而大成于宋代,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宋代,青瓷成为皇家御用瓷器,所以有北宋官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的发展。其中北宋官窑与北宋汝窑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消失,南宋官窑则兴起于南迁宋室,继续负载中国青瓷一派集其大成的使命。
宋代青瓷由于其制瓷工艺流传的缺失造成后人制作上巨大的困难。从泥料的选用、釉药的调配到烧制的温度,无一不有着严苛的要求。青瓷是由带有微量氧化铁的釉原料以还原焰经过高温烧制,并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色调,有粉青、灰青、卵青、青白以及天青等色调。器物表面由于特殊的釉药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开裂效果,它们大小不一,有纹片文、蟹爪文、柳叶文、冰裂文等。
来到景德镇后,徐瑞鸿开始尝试用本地原料为基础,研究烧制青瓷。开始的时候,遭受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他说,当他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还是会想办法坚持,一直守着自己爱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他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在青瓷制作的过程中,由于釉药的调配和温度的掌握对青瓷的成色、外观以及手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经过长期试验摸索的过程后,已经可以用本地的泥料,加上配制出的釉药和温度的合理掌控,成瓷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他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东海堂”,工作室为“三陶轩”。
他对“三陶”有着这样的定义:蜒埴之器,引清微以为修身,引温文以为养人,引淑世以为民用。其中,“修身”和“淑世”是在他看来是最重要的,制作陶瓷并不仅仅是一个制瓷的技术性的过程,还应当有文化内涵的体现,这要求创作者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积累。他认为“要把东西做好,就要先把自己做好。”
在他的工厂,每位工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器物,他希望工人们有自己的情感因素寄托在其中,把工厂当做是自己的另一个家,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这样才能够使一个工厂更加具有凝聚力。
他说,不管有多累,当他拿着自己制作的瓷杯喝水时,就感觉自己是在休息,在享受。他的这些理念在他所制出的青瓷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他制作出的青瓷色泽温润如玉,手感与视觉的结合更给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如果再加上杯中的好茶,人与自然的结合,心与灵的释放,在那一刻,精神与物质统合归一,正所谓妙品茶更香。
青瓷是哲学的,它温文尔雅,青色之间的过渡,巧妙无痕,看似简单,但质朴中又透出低调的华丽。青瓷本身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时间的沉淀更增加其文化底蕴。
徐瑞鸿用心制瓷,将文化元素与青瓷的视觉和触觉充分融合。他的作品从小小的水杯茶盏到大的香炉器具,无不集审美实用于一体。以瓷为载体,复原中国古典的文化,以“蜒埴之器”引“清微”“温文”“淑世”之风,展示出青瓷的“经世致用”之功。
徐瑞鸿开创了一个自己的文化时代,他将“修身”之物不仅停留在欣赏层面,而到“养人”乃至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用”时代。他让青瓷制品突破了传统,不再是纯粹的把玩观赏之物,而是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功效,心灵的慰藉与物质享受相统一,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多种需求。
徐瑞鸿说,他现在全身心投入到青瓷的创作之中,未来将在上海、宁波、美国等地举办个展。让我们期待这场文化的视觉盛宴,静静品味这份心灵的饕餮大餐。
(责任编辑:谢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