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幻想西班牙
2011-11-03 10:16:11 刘旭俊
《水槽和镜子》
油画《水槽和镜子》,由两幅画拼接而成,执着于对细节的重现,乍看还以为是照片。超级写实也是加西亚不被人理解的原因。
《古兰大道》
油画《古兰大道》,这是画家关于马德里的油画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幅,描绘的是阿尔卡拉大街与古兰大道的交界处,光线产生的效果和逐渐消失在远处的景物呈现其中,精准的细节与整体的气氛十分融洽。《当代艺术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
1936年的西班牙,有两件足以被铭记的文化事件。洛尔迦死于这一年,而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又恰巧生于这一年。他们一死一生,一个浪漫主义,一个现实主义,一个诗人,一个画家……中国与西班牙虽然分属辽阔的欧亚大陆两端,却因为他们如此天衣无缝的接力,让我们对于西班牙的幻想从未被阻断。
现代以来,中国人对于西班牙的幻想始于戴望舒、施蛰存等人对洛尔迦的译介。随后是达利的绘画、布努埃尔的电影、高迪的建筑,又或者是吉卜赛风尚、弗拉明戈舞、斗牛,乃至现在被推崇备至的观赏性极强的西班牙足球。可是,细数这些中国人贴在西班牙这个国度上的标签——浪漫、激情、奔放、华丽、超现实主义,几乎无一能够在加西亚的绘画上应验。只因为,加西亚的艺术有着两个最为老调重弹的特点——具象手法与写实风格。如今,现实变化得太快,人们已经难以从“眼见为实”中获取震惊体验了。现实尚且如此,何况是作为临摹现实的艺术呢?由此,“具象”与“写实”两个词沦为众矢之的,坚守先锋立场的学者自然瞧不上它,就连普通艺术爱好者也早已喜新厌旧地找出万般理由来诟病它。
但是,谁又能彻底宣告写实风格的死亡呢?它始终存在于艺术表现手法里,正如执着地将它视为主要视觉语言的加西亚就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充满了神秘与变迁”,艺术性并不来源于你使用何种语言,假如你言说的对象本就呈现出艺术性,那又有何不可呢?所以,加西亚总是十分矜持地对待艺术,朴素而不夸张,他笔端描绘的事物往往都是他在西班牙的日常生活。大到公共空间里的城市景象,譬如马德里的鸟瞰图(《由阿莫多瓦闪看到的马德里市郊》、《由白塔大楼看到的马德里》),城市街景(《阿多查火车站》、《古兰大道》);小到私人空间里的居室格局(《卫生间》、《坐便器和窗户》),褶皱的衣物(《衣架》、《浸泡的衣服》)、抬眼便见的窗景(《木瓜树》、《午后的窗户》)。
许多加西亚的绘画表明,他的观看之道在于由内而外的观察。就外部空间而言,他是从私人空间张望公共空间;就内部空间而言,他是从内心世界出发,不断沿着自己的笔迹去用目光触碰他所安居的西班牙。看见什么,就表现什么,只表现目力所及的东西——这似乎成了加西亚的艺术信条。与其把西班牙营造成神话般的仙境,不妨如实地展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国度,它简朴、恬静、安逸,却不失美感。这似乎也在给盲目幻想西班牙奇风异俗的中国人提了个醒儿——瞧瞧,还有另一个更真实的西班牙,还有幻想西班牙的另一种方式。
(责任编辑:詹宏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