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美猴王”上妆 他画了10万张手稿

2011-11-10 08:41:57 未知

  参与原版《大闹天宫》时,75岁的动画大师严定宪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动画新人。如今,再度出山,担任艺术顾问。昨日,严定宪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长相创作灵感来自“京剧”

  最初的孙悟空来自哪里?严定宪说,“当时我很年轻,觉得美国卡通夸张方法不能体现中国动画的特色,怎么表现成了最大问题。”

  因为有《骄傲的将军》的制作基础,包括严定宪在内的6个画家全部被拉到了《大闹天宫》的组里。最后,主创们就想到了向京剧学习借鉴。

  “当时我们请了一个‘南猴王’郑老先生,来美影厂给我们上课,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他怎么塑造角色。”

  尽管有了基调,但要完成动画片光是通过脑子想是不行的。“我们还专门去北京采风。为了想象仙境的模样跑到了故宫。

  严定宪介绍说,那个年代的动画作品基本都会去体验生活。

  当年15秒动画要画200张

  在那个年代,制作一部长篇动画片,其过程是十分艰难的。“白天8个小时,晚上还会加班2个多小时。每天都这样。现在去看日本的、迪斯尼的老片子记录,你们都会发现他们的原画设计都有几十个人,动画设计又有几十个,加起来都有上百号人。可我们就只有二三十个人。所以只能努力去干,去加班。有些人不太了解美影厂,老问我们有没有奖金,我说基本没有奖金啊,都是几十块钱奖金,就想把电影搞好,让观众喜欢看。”

  严定宪介绍说,一般15秒的画面,要画200多张,再加上不同的层次,就是好几个两百多张,“有人说我们的手稿有10万到14万张。其实十几万张是没错的。”

  担忧怕整成《玩具总动员》

  严定宪介绍说,最开始自己还不能接受3D技术。“我开始接到厂里的电话听到说要和美国合作做3D,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像《玩具总动员》的木偶片,我说如果要做成那样我觉得不太合适,因为那样会丢失了我们特有的东西,就是中国特色,美国的动画以圆为主,欧洲是方为主,但只有中国才是方圆结合。”

  对于近年来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严定宪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故事内容。“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

(责任编辑:黄玲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