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一凡重拾画笔后第一次个展开幕

2011-12-03 22:21:13 裴刚

王一凡个展《塞翁持火》

  雅昌艺术网讯 (裴刚)最初王一凡在清华美院师从陈丹青,毕业后就进入对绘画的惶惑期,突然不会画画了......先打住,我不是在讲一个故事,我是在报道一个事件。作为年尾压轴大戏,星空间于12月3日下午三点举办王一凡个展《塞翁持火》。此次展览是2007年、2009年个展后,王一凡举办的第三次个展,该展将呈现他近两年最新的创作变化,包括四幅绘画及三件装置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月20日。

  “我做饭属于典型的北京家常饭,蹬完板车回来感觉特累,吃得挺咸、挺香的。”王一凡的创作有时候也会和吃饭联系起来,不过具体操作是一群朋友,他策划和做饭。“这个实际上是我写了个一万多字的短片,当时我把我的一个一点经历变成一个小的感情故事,主人公没写我自己的名字,因为这个故事和我还是有点儿出入的,起了名字叫《马利》,这个作品把这两万多字抄在11块黑板上,黑板作品也叫《马利》。我没有动手,我是找了我一帮朋友,一人负责一块或者半块,我在边上给他们做饭。中午抄了一半,饭吃的还挺高兴,下午又抄。”王一凡在前面提到不会画画了之后就有一件类似的作品《都来写王一凡》,那是2005年,整版的“王一凡”和“王一烦”。在不会画画之后的5年时间里,成为了房方说的“我们唯一的一位纯观念艺术家”。

王一凡作品《旧澡盆镇的机场》源自于童年把玩飞机模型的经历 摄影:裴刚

王一凡作品《旧澡盆镇的机场》局部 摄影:裴刚

  “当时我自己租的画室,也是在里边呆着,每天都是回音,没有什么人气,可是我自己心里头还挺拿自己当个人的,我就是不想被人忽视,而且我觉得我那个画的前景也没了,也画不出来画了,我当时找我过去喜欢过的一个女孩,她那个时候特别认可我,我就说你愿不愿意把我的名字重复地像当年那么写一百遍,她还真愿意,帮了我一大个忙,她帮我写完这个以后我就舒服了,我也觉得这条道我可以连续干两年试试。然后就有了这张画。”王一凡的第一张黑板作品《都来写王一凡》就是这样诞生的。

  “本这几年就没打算要画,可是有一天突然又想画画这个事了,就觉得自己会画了。”此次展览是王一凡回到绘画后在星空间第一次的个展。观念作品和绘画作品一起出现在展厅内。“塞翁持火”是王一凡结合中国成语“塞翁失马”发明的新词,“塞翁”在这里被艺术家用来指代成语下半句里“焉知非福”的不确定状态,反省了功利社会过于短视追求 “得与失”的态度,表达了艺术家一种辩证的世界观。王一凡的作品大多带有高度的个人化色彩,以及很强的叙事性。同名绘画作品描绘了一位耄耋老公手持火柴的形象,象征能量的火和这位叫塞翁的老头其实是艺术家自己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譬喻。其他几幅绘画的主人公也多出自艺术家的朋友或是他故事脚本里创造出的人物。绘画对王一凡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讲述故事和传达观念的载体,写实的风格之下,却是艺术家极为个人化的对时间以及人性的探讨。 

王一凡作品《焊接1》是对装置作品形式和美感的探索 摄影:裴刚

  提起装置作品,用王一凡的话来说,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他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来重新表达最朴素的情感。《旧澡盆镇的机场》源自于童年把玩飞机模型的经历,是一种对旧时光的怀恋;《斑斑》里破旧的国产小模特孤伶伶地站在崭新地垃圾筒旁,戏剧性的一幕引发出的是人们最普遍的怜悯的情感;而《焊接1》则是对装置作品形式和美感的探索。

  王一凡的《怀念》系列是模仿小时候“写在黑板上”的惩罚。在画面上,王一凡用幽默而轻松的口吻描述着与他过往的情感、冥想以及和秘密有关的故事,显示出了他的文字天赋。他也清楚,很少有人会真正地 把黑板内容看完,他的北京话和潦草的书法也给读者增加了难度,但是王一凡从不会为了让他人容易接受 而改变自己的 作品。

王一凡作品《斑斑》破旧的国产小模特孤伶伶地站在崭新地垃圾筒旁,戏剧性的一幕引发出的是人们最普遍的怜悯的情感 摄影:裴刚

  在 DV 作品《监视时间-王一凡的钟表》里,王一凡拍摄的对象是 90 年代中国普通家庭必备的石英钟。王一凡用一天的时间纪录了石英钟的状态,并用特殊而隐蔽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漫长的时间里, 镜头丝毫没有切换,观众不太可能坚持把作品看完,而观看作品的不同时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在这方面 有点像在面对“真实”;不间断播放的影像本身已经成为一块走时准确的钟表。

王一凡作品《塞翁持火》

  王一凡的艺术实践里还有更多的媒介试验。在《王一王的智慧禁卫军团》里,他用各种水果代替士兵,“头” 上有玻璃钢仿矿泉水的瓶颈和各种电器的配件。 王一凡生活在艺术圈的边缘,靠教书和打零工维持生活, 他甘愿做各种艺术试验而不顾市场的反馈——试验是为了满足他自己,而在他找到的独特艺术语言中,却 折射出北京街头的反论真理。

王一凡 《找到了电台的人》 165cm × 115cm 布面油画 2010

  关于艺术家

  王一凡1978年出生于北京,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参加2006年《坏孩子的天空》及2008年《找自己》等重要群展,个展经历包括2007年《一张叛离的画儿》和2009年《看不完》。

王一凡 《调和者》  190cm × 130cm 布面油画  2011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