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中:答马来西亚《摄影人》杂志问
2011-12-09 10:07:16 未知
时至马来西亚《摄影人》杂志创办100期,陈建中作为最早介绍该杂志和为该杂志供稿的中国作者,在最新一期《摄影人》杂志上回答了该杂志的几个问题。
相关阅读:陈建中:有关摄影家传记的一个未发表答问
《摄影人》杂志对于马来西亚而言,应可说是本土化的摄影杂志,请问您如何看待一本本土摄影杂志对于该地域的重要性?
答:1995年我第一次在新加坡看到《摄影人》杂志。我到新山约了张荣钦见面,为中国的《人民摄影》报做了一个专访。我在那篇专访中写到,“今年4月马来西亚诞生了第一本中文摄影专业杂志-《摄影人》,这也是东南亚地区第一本公开发行的中文摄影杂志。或许我孤陋寡闻,我认为这也是除了中国、香港和台湾之外的第一本外国发行的中文专业摄影杂志。”此后,我也给《摄影人》撰写了一些访谈类的专文。1998年我离开了新加坡到美国念书。此后便失去了和张先生及《摄影人》的联系。前不久香港《摄影杂志》的编辑胡民伟提起到大马参加由《摄影人》主办的吉隆坡摄影节,我才知道,这么多年来《摄影人》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我翻出了当年张荣钦的一篇开场白,“当筹划《摄影人》杂志时不是没有挫折和灰心的时候,甚至在起步中几番考虑是否要坚持下去,面对的是重重的疑虑和困惑。……虽然,并不敢想像可以为摄影界带来什么,但却以最真诚的心与自我的风格去制作一本‘理想’的杂志。”今天,当年的理想已经留下了100个脚印。
近年来,我看过很多地域性的摄影杂志,从欧洲到亚洲和南美洲。美国的摄影杂志其实也蛮地域性的,但是因为美国文化的全球性蔓延,所以美国的摄影杂志通常也是全世界其他摄影杂志转载和引用的来源。我看到印度有一本英文摄影杂志居然名叫《亚洲摄影》(Asian Photography),但内容完全就是印度某个摄影圈的交流信息。西班牙、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非英语的国家都有自己语种的杂志。但是,纵观这些所谓的地域性摄影杂志,其实内容组成上都是类同的,主要就是一些摄影技巧的介绍和摄影器材的“测评”。我个人认为这类以区域语言和爱好者为基础的摄影普及杂志,对于本地业余摄影圈的交流和影友技术的提高是有一定帮助的,特别是那些不懂其他语种的摄影爱好者更有帮助。然而,如果将这类杂志翻成同一种语言,其内容形式的雷同性和器材化的商业性便成为一个失去地域性的共通弱点。这可能会是今后杂志发行数字网络化的一个挑战。
若要长期经营一本摄影杂志,您认为什么是最重要与不可或缺的?
答:摄影作为一种日常文化形式已经渗透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所有的大众传媒都大量地刊用摄影图片,尤其是网络媒体更是夹杂了实时更新的图片资讯。摄影杂志在这种摄影文化普及化的情势下要能够不断地跟进摄影从形式和内容上的不断演进,才有可能留住现有的读者和吸引新读者。我认为作为一本摄影资讯和技术交流的摄影杂志,一方面需要关注本地的摄影文化话题,另一方面把世界其他地方的摄影潮流和资讯也及时地引介进来。世界上在以摄影技术为重要内容的摄影普及杂志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就是日本的那几本了,像《朝日摄影》(Asahi Camera)和《日本摄影》(Nippon Camera),这主要也是因为日本是摄影技术的最大开发国,所以这方面的优势自不必说了。中国现在也和日本的Capa摄影杂志合作出版中国版的Capa,其他也有摄影杂志和英国的数码摄影杂志合作出版数码摄影杂志。这类杂志基本都是在数码摄影的潮流下的应时读物,很难有自己的独到风格。其实,如果把摄影杂志作为一种“产品”来看的话,和其他产品一样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暗器”。资讯媒体很重要的一个卖点就是它的独立观点和内容,比如具有特色观点的专栏和技术评测,这就需要网罗一批有特色的专栏作者和测评方法。很多年前的美国《Modern Photography》和《Popular Photography》都有这样的特色。根据媒体研究,很多读者订阅报刊的一个选择标准其实就是冲着专栏去的。所以杂志的品牌一定要有内容和内容提供者的品牌为卖点。
如果一本摄影杂志能够伴随摄影师成长,从他初学摄影直至成为专业摄影师,这本杂志都有用武之地,这样的摄影杂志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一本摄影杂志要满足从初学到资深摄影人的阅读要求其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出版机构都出版针对不同层级读者的摄影杂志,像《美国摄影》(American Photo)和《大众摄影》(Popular Photography)就是同一出版公司针对不同读者市场出版的两本摄影刊物。其实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就是,针对专业人士和市场的摄影刊物推出一些专门为某类读者群设计的附刊,例如像美国的《PDN》就有针对大学院校摄影读者的不定期专刊。同样这样的专刊也要具备特色专栏的内容。总之,摄影杂志就像一件产品,很难设计出一个所有消费者都适用和喜欢的产品,而要尽可能地满足各资深段的摄影人,只能在栏目内容的设计上均衡分布,但最好还是以附刊的形式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请问您如何看待一本摄影杂志在该地域的存在价值?
答:一本具有地域特色的摄影杂志对于地域摄影文化的培育和推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都被全球化的文化流行性所削弱。电子媒体的日益普及使得媒体发行和消费的地域性被网络发行和阅读的全球性所替代。以iPad和Kindle为代表的数字网络阅读方式已经给杂志书报的订阅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当一本杂志可以被全球的读者在同一时间下载阅读,那么它的内容又需要有什么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一切都趋于同步化和趋同性的时代,维护和推介局域的特征性会更加具有吸引力。一个多元的社会需要保持每一个个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理想氛围,这也就是摄影杂志作为一个文化推介媒体为地域文化代言的存在价值。
办杂志将会面临实际利益和理想的权衡问题(过于高调可能会难以生存;过于迎合广告商就会使内容变得俗气),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权衡其中的关系?
答:Steve Jobs传记的作者Issacson在该传记开头就说,这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时代。摄影是人类历史上技术和艺术最紧密结合的一个文化形式。没有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摄影影像的生成是不可能的任务。摄影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不仅是一种纪录或者娱乐的媒介,更是一种流行文化的符号和形式。摄影的技术和摄影内容本身都在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如何把这种摄影的时尚性完美结合在一本杂志里,这不仅是对摄影杂志编辑创意理念,也是如何将摄影的商业性做得更有文化的一个很大挑战。
请问您如何看待“办杂志”这件事?如果您身边的人告诉您他有办杂志的意愿。您首先想告诉他的是什么?(自然是指办摄影杂志)
答:如果让我提出一个办摄影杂志的建议,我会说,在内容上把摄影的拍摄和技术当作一种时尚文化来做,不仅向读者介绍做什么和如何做,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为什么做。发行上,利用数字网络发行的优势,以app的形式把内容以针对特定读者的互动性将杂志推向全球的读者,这样其实也是将地域摄影文化引介到全球摄影文化中的一个捷径。
原文刊登于《摄影人》第100期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