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价格走势表演“过山车”
2011-12-10 08:13:18 刘晓丹
黄宾虹 山川卧游卷
2011年的艺术品市场,又上演了一遭“过山车”。
春拍中,总成交额和高价拍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但从已行程过半的秋拍看,行情冷清了许多。市场风向标“香港苏富比”没有延续春拍涨势,尤伦斯专场“蜕变”的总成交金额不足春拍尤伦斯专场“破晓”的1/3。“中国嘉德”总成交金额38.6亿元,比春拍减少近3成,备受关注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成交率不足70%,并出现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精品的流拍。此外,华辰、翰海、荣宝等大型拍卖公司秋拍的总成交额,都出现缩水。
市场降温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明显逆转。
在近日由“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和“第一财经传媒”主办的2011上海收藏论坛上,台湾中华文物学会理事长王定乾认为,秋拍低迷是供求失衡的结果。他说:“为什么今年张大千画作起落变化大,与供应量过大有关。春季连着秋季拍,作品相隔不到3个月又拿出来,市场怎么能消化得了?”
无疑,供求关系是影响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重要因素。
在普通商品那里,由于价格与供求关系互动,两者经常处于均衡状态。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应量,会导致价格上升;商品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会导致价格下降。与之相对,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并导致供应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市场需求量增加,并导致供应量减少。所以,普通商品的市场供求通常不会发生大幅度失衡,其价格通常也不会大起大落。
然而,由于艺术品的供求具有很大特殊性,很难实现市场均衡。
从市场消费需求看,必需型消费品对市场价格升降的反应一般不敏感。但艺术品并非必需型消费品,它与许多奢侈型消费品相似,需求量对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极强。而艺术品消费需求又容易受他人影响,致使对价格的反应反常。比如当发生“虚荣效应”时,消费者为了显示高贵身份,对价格升高的艺术品的需求反倒更强。当发生“攀比效应”时,艺术品消费者会跟风周围人群,购买需求与价格的升降几乎无关。
从市场供应看,由于艺术品存在独创型和复制型之别,供给量对市场价格的反应程度变得很复杂。普通商品的供应弹性大,供应量会随价格涨跌而增减,但独创型艺术品由于产量有限,很难迅速增加供应,特别是已过世艺术家的作品,总供给量无法随价格变动而变化。即便是复制型艺术品,也只有那些生产者众多的才富有供应弹性,手艺传承困难的同样弹性不大。
除了作为消费品,当作为收藏品和投资品后,供求关系的变数更大。
经济学“效用论”认为,普通商品的消费量递增时,它新增的效用递减,直至为零。艺术品(尤其复制型艺术品)被消费时,状况的确如此。但当艺术品作为收藏品时,经常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被收藏的艺术品大多为独创型,它们的效用往往随着收藏量的增大而递增,需求最后一件作品的效用反而最大。许多稀缺收藏品卖到了天价,正是这个道理。
当艺术品作为投资品时,它的市场供求完全进入资本的逻辑。它的总体需求量由进场资金数量决定,今年两季拍卖由热及凉,前者得力于房市受控和股市低迷造成的热钱涌入,后者受累于国内外经济放缓造成的资金紧张。具体到各个艺术品门类的市场需求,类似于股市的板块轮动,4年前当代艺术整体上扬、今年近现代书画飙升,皆出于此。至于某类或者某位艺术家作品的需求,还与市场运作有关,比如近期艺术品基金和艺术品份额化启动的需求波动。
艺术品供求的诸多不确定性,让价格的剧烈动荡成为必然。
资金流量、板块轮动、消费需求、收藏拉动、投资助推等的作息,以及国内政策法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让市场的某些局部产生异动。当其中若干个因素导致的高峰重叠时,便可谓火上加油;当其中若干个因素导致的低谷重叠时,便可谓雪上加霜。于是,艺术品价格“过山车”屡屡上演,时而出现拍场上“钱多人傻”,时而出现摊铺上“宝贝多人呆”。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