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收藏鉴赏家刘新岗:古代书画收藏乍暖还寒
2011-12-12 13:34:53 贺雷
中国古代书画浩瀚如烟,荟萃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自古至今,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莫不醉心于书画,藏之、鉴之、赏之,收藏与鉴赏相继而兴。中国收藏 家协会书画委员会副主任刘新岗痴情于古代书画收藏与研究。他先后在《中国书画》、台湾《历史文物》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如“佚名 《子母猴》的作者、年代及流传考”、“宋代陈皋《蕃骑弄萧图》探析”、“被‘画史’遗忘的世外高僧——寿峰”“元代缪佚的《云山雾霭图》”、“蔡琇的传世 之作《饮中八仙图》海外回流”等新论皆是他最新研究成果。今年年初,在中国收藏家协会评选并授予“收藏鉴赏家”称号的11名收藏家中,刘新岗便是其中最年 轻的也是唯一的“书画收藏鉴赏家”。
刘新岗(笔名:文山、岱松)自1993年开始涉足书画收藏,先是当代,然后是近现代,书画藏品总量逾5600余件。近几年,他将经营企业的所得 几近全部用于古代书画收藏,至今无怨无悔。他认为,收藏是学习的过程,在收藏中,可以揣摩古人的心境、处事的行为和理念,其书法之美、章法之美、笔法之 美、墨法之美、文法之美和意境之美,能够陶冶性情。目前收藏有宋元时期的作品38件,明代的作品220多件,清代的作品900多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 员、著名书画鉴定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肖燕翼及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陶瑜之等专家在看过他的藏品之后,给出如下结论:“就古代书画而言,除故宫、国博、上博、辽博、南博和天津艺博之外,目前新岗的书画藏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堪与国内其他各省、市级博物馆的藏品相媲美。”
在采访中,刘新岗多次强调收藏的意义在于学习和研究。他认为,下的功夫越大,收获也就越大,真正验证了“天道酬勤”这四字的含义。今年8月,他 的论文《明末清初画家牛石慧真实身份的考证》在台湾《历史文物》月刊上发表。他历时5年,通过对牛石慧和八大山人的多件作品,从绘画技法、落款方式,及所 钤印鉴等方面分析比较,查阅大量的史料,又远涉江西亲临奉新山中考察“牛石庵”遗址,经过分析论证,否定了上百年来的中外学者关于牛石慧与八大山人“兄弟 说”、“法门兄弟说”、“亦僧亦道说”等观点,做出了“牛石慧与八大山人为同一人”的论断,引起国内外美术史学界、书画界及收藏界的关注。
关于古代书画收藏市场,在2011年初刘新岗为《中国收藏拍卖年鉴》撰写的论文《古代书画收藏的价值取向》中提出,古代书画收藏市场的春天并未 真正到来,充其量是向着春天靠近了一步,亦可以用“乍暖还寒”来诠释。冷静分析古代书画市场,不难看出尚有诸多不成熟甚至偏激的因素:
第一,盲目追夺《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导致“群雄抢过独木桥”。市场成交的高价古代作品绝大部分是《石渠宝笈》里著录的,但《石渠宝笈》著录 的不一定都很准确、很精彩,甚至可以说不一定都是真品。早在晚清时期因无照相技术,就有按《石渠宝笈》中的叙述造假的赝品,且发现已充斥到市场中来,增大 了收藏的风险。
第二,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名轻艺”现象,这一点尤为突出。凡是“大名家”的作品,无论精品还是一般作品均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更有甚者因 购买者的不正常需要,署“大名家”款的赝品亦能卖出不应有的价格。而“二流名家”的精品力作却得不到应有的价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价物反差。
第三,与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的“宝塔型”结构相比,古代书画市场价格的“灯架型”结构则显得脆弱和欠丰实。有的收藏家出于攀比炫耀、“急大功近 大利”之心理,对“二三流书画家”的作品不屑一顾或重视不够,而使这些作品达不到应有的价位,从而出现了“大名头”爆天价、“中名头”不上价、“小名头” 没啥价的不正常现象。
第四,收藏家存在“惧古”心理,对于古代书画的收藏,一般的收藏家都认为真伪不好鉴别而望而却步。其实古代书画的伪赝问题不足为虑,相比较近现 代书画的辨伪,古代书画的作伪更容易识别。因为近现代书画作品由于时代较近,在绘画的材料等方面容易摹仿到位,从赝品角度看,收藏近现代名家书画的危险大 于古代书画。
第五,现在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能力与专业研究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刘新岗认为,古代书画的收藏,对收藏者必备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收藏者要具备“四力”,即:眼力、心力、魄力和财力。所谓“眼力”是指辨真伪、断 优劣、别精粗的能力;所谓“心力”,则是毅力、耐力、定力的综合体现,是执着而不顽固,自信而不自大,心态平和而又不失进取,境界升华而又不离世脱俗,是 一种学养、境界、睿智的综合反映;所谓“魄力”,即是善于和敢于抓住时机,该出手时便出手;而“财力”是指经济基础。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收藏家,必须向着 集“四力”于一身而努力。收藏应当循序渐进,先从进经入典的小名家开始实践,通过对画理、画风、画艺的一步步加深理解体会,不断积累经验,厚积底蕴,进而 上窥中名头、再到大名家,而不能本末倒置。
随着藏品数量增多,刘新岗感觉也多了一份责任,那就是保护、传承和弘扬。目前他筹建的7000平米的“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已接近完工。他诚恳 地说:“要给前人、世人、后人都有一个交代。把这些作品保护起来,通过展览,愉悦广大民众,唤起民众的艺术追求和文物保护意识。”他以至诚之心,早已超越 聚财与休闲,而在研究与保护的层次上愈奋愈进,书写着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华章。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