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传统水墨遇见当代艺术

2011-12-20 08:47:44 未知

  一道白纸做的大门。

  上面不成比例地写着几个细小的字:杭州跨年展·醒墨。

  一群艺术家和诗人们破 “门”而入,彰示着,这是场“很当代”的展览。

  在这场展览中,张浩、王天德、花俊、管怀宾、黄骏和王冬龄,六位艺术家,将连续举办独立个展,时间跨度超过6个月。

  昨日下午,这个名为《杭州跨年展·醒墨》的展览在延安南路三尚当代美术馆开幕。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重要推手张颂仁作为学术主持之一,也来了。

  酒需要醒

  墨也用醒吗?

  “醒墨”展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水墨。

  张浩的作品简单到像是汉字的笔画,王天德的西湖是用香烧出来而不是画的,花俊在墙上用胶水和黄沙写下一个巨大的英语单词“REGARD”,意为“看待”,而他的个展主题是“垃圾”; 管怀宾将绘画与中国园林结合创作出的展览是一个整体的作品,黄俊的绘画使用的超浓墨浓到可以用来糊墙。以草书闻名的王冬龄这次展出的主要是绘画作品……

  为了做这样一场传统水墨与当代艺术碰撞的展览,策展人、三尚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陈子劲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筹划。他这样诠释: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世界。这个持续半年的展览,就是要让大家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静下心来看看,现代的艺术家如何用传统的工具来表现现代生活。

  墨,当然是不用醒的。“醒”,是一个态度,让人们能够慢下来,安静下来。

  王冬龄用行草抄写了一首18页的现代诗

  确切地说,昨天的开幕式只是一个“展前展”。

  有已完成的作品,还有展览方案计划——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些艺术家创作的端倪。

  最吸引视线的,莫过于中国美院教授王冬龄的用行草抄写的一首18页诗歌,李亚伟的《中文系》。

  雪白的墙与18页黄色信笺泾渭分明,蚕豆大小的文字和硕大的空间形成鲜明对照。诗的落款处显示着,这是几天前王冬龄在去欧洲前,彻夜写就的。

  更大的意思在于,这昭示此次展览的:诗与书画艺术的对话。

  陈子劲说,诗人与艺术家的对话是本次展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书法书写传统诗歌司空见惯,但这一传统在当下已经被打破。所以,书写当代诗歌就有了另一层意义。而王冬龄又正是从传统书法向当代书法过渡的重要人物之一。

  可以随便说“看不懂”

  但看了之后可能会懂

  当代艺术面对的最有代表性的声音是:看不懂。

  在“醒墨”展,你可能还是会看到“看不懂”的作品。

  不过这回,“醒墨”展的艺术家们欢迎所有的关注说“看不懂”的人们,并且要让他们一起来参与活动,听听讲座——没准听完,就看懂了。

  从展览开幕到农历新年之前,《醒墨》将陆续推出平安夜现代书法创作、当代诗歌春联创作等活动,而在新年结束到3月第一个艺术家个展开幕期间,也将会有当代诗歌朗诵会、传统评书表演、水墨讲座等一系列活动推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谢易彤)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