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see+画廊艺术总监:画儿
2011-12-26 14:38:30 邬树楠
▲2011年即将过去,在摄影界中,哪些事情最让您难忘?为什么?
11月份的Paris Photo,让人颇为感触。本届Paris Photo首次移驾巴黎大皇宫举办,可谓盛况空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画廊以和买家齐聚大皇宫,在正式开幕之前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订购。在展会上经典与当代同样受到市场热捧,不相伯仲。之所以说感慨,是难免联想到目前国内的影像市场,差强人意。
▲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您的画廊做了哪些重要的展览?
我们仍在延续国际摄影大师系列展。继2010年的两位殿堂级大师:《温·布洛克与哈罗德·范因斯坦》展览之后,今年年初我们又以《拉夫·吉普森与亚瑟·特雷斯》联展开篇。吉普森在摄影领域的影响直接参与塑造了摄影发展史上几十年的时间,其影响今天依然在回荡;而随着二十世纪60年代的结束,一些被老一代摄影师认为边缘甚至被质疑的摄影表现方式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并且进入了当代摄影实践的主流领域,在这些摄影表现方式中,没有哪一项比“把镜头中的事件舞台化”更能显著地代表这种潮流了,而特雷斯是这种“导演模式”的代表人物。
接下来,我们举办了被公认为国际摄影界最受尊敬和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的玛丽·艾伦·马克的个展《心相》,这位杰出的女性所拍摄的有关世界多元化的照片,以及作品中反映的人文主义高度,使她成为了纪实摄影的里程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进程。
秋季里,我们又推出了摄影史上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乔治·泰斯的个展《寻常中的诗意》 。泰斯年仅20岁时,作品就被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并被时任纽约现代美术馆摄影部主任的斯泰肯收藏于纽约现代美术馆。他也是今天所谓“可替代工艺”运动的创始成员,这一运动重新引入了很多早已废弃的底片和照片制作工艺,使之成为当代摄影的工具。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文明那些明白无疑的痕迹,人造的构筑物逐渐但却势不可挡地恶化下去,凡能够侵蚀之处,平淡乏味的自然仍延续存在着,毫不留情,彰显自己的权威。人类需反思。
今年我们还有一个重头戏,即是策划了国内10位摄影师的联展《中国风景》,策展人颜长江说:“这块土地上的风景已经变形以至成形,散落着零配件的现场正在急速变异,它们暗含过去与未来的密码和谶言。举办这一展览,正当其时。”此10人全部使用胶片,继而又全部传统手工制作,他们首先强调一种态度,希冀达到全程的纯粹性。他们在这个前提下透过作品给观者导入了两个路径的思索:一是心象,用内心去反射现实;二是外象,也就是客观式的面对现实。
说到对传统工艺的再认识,我们今年还举办了加拿大摄影师大卫·斯柯皮克的展览《平安世界》。大卫是采用重铬酸盐工艺制作照片的顶尖之人,他运用被他持久迷恋的传统技艺,向观者呈现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平安和喜乐。此次展览传达了我们尊重工艺的一种态度。对于摄影这门艺术而言,技术的手段从来都是不可回避的。
12月初,法国摄影师白尚仁的展览《月亮门》,为see+画廊2011年度的展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明年将有什么精彩的展览为我们呈现?
明年的展览计划已经就绪。年初将以《第二回大师作品回顾展》开门亮相。然后要隆重推出的是两位国内新锐摄影师联展《坐着 火车去北京》(暂名),以及另一个国内摄影师的展览《造城》。还有两场重头戏也将在2012年上演,分别是:《爱德华·斯泰肯60幅原作展》和《捷克摄影师联展》,非常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