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的泡沫时代?
2012-01-04 12:04:03 未知
收藏家手上有很多基于个人的兴趣考虑和喜欢的脉络而聚集起来的作品,这些非常个人化的收藏是整个艺术收藏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收藏建立一个“美术馆”,使这些私人手上的艺术品变成具有“公共性”的社会收藏,为更多的人了解、观看,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特邀嘉宾:郭晓彦,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首席运营官
对话主持:翁志娟,策展人、艺术评论者和艺术项目研究员,超过九年的当代艺术经验
郭晓彦
翁志娟
《艺术银行》:您曾经在早期民营美术馆(成都上河美术馆)、官方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外资艺术机构(UCCA)、与目前的民生美术馆任重要职位,能否谈谈这些机构的主要差异点在哪里,展览的针对性有什么不一样?收藏的异同点在哪?
郭晓彦:成都上河美术馆是中国第一家民间艺术机构,是一个由一些热爱艺术的人,建筑师、批评家、艺术家共同打造的一个旨在聚集热情,建构事业的艺术空间,在1990年代末的时间,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做了很多有一定影响的展览,但还是一个松散的,靠对艺术的热爱组织起来的机构,对未来机构的责任的规划也不是很明确。广东美术馆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敢于实验一些新的价值理念,对艺术事业本身有着一定的理想和规划的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UCCA是一家由国外收藏中国艺术的收藏家建立的艺术机构,这个机构在建设初期有过很多调研,包括对环境、国内机构现状及这个专业在全球的艺术人才等,希望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的高度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台,所以,它具有对于场馆和项目考虑的专业性。收藏方面,广东美术馆是本着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研究和展示的目的进行收藏,但由于经费有限,收藏方面虽然非常努力去做,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上河的收藏时间很短,也是一个很个人的收藏,更多的是绘画方面。尤伦斯的收藏是中国当代艺术比较全面的收藏,有很多重要的作品。但目前已经在拍卖中被拆分了。民生正在建立自己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这将是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比较完整的收藏。
《艺术银行》:您曾参与中国第一家民营美术馆(上河美术馆)的创建,那年同时成立的有沈阳东宇和天津泰达美术馆,但是没有多久都纷纷倒闭了,能谈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创办美术馆经验?它对后来的民营美术馆有什么值得参照的地方或影响?当年这些美术馆的藏品流向现在都在哪里?
郭晓彦:1990年代末的成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氛,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文化发展似乎有很多未知的力量在涌动。社会的发展使得一些本身就有着文化梦想的人去经商,他们有了一些财富,对事情的把握有着一定的能力和见识,又还没有完全丢掉自己的梦想,很想用做商业的方式去做艺术或者文化的事情。这些事业很多还是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的,有很强烈的个人特质,是一种爱好型的投入。但是,这些私人性质的美术馆是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前身,有着很强的时代性。比如,上河美术馆在200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很多的项目在当时都是很重要的。这些美术馆在存在的几年中,也曾积累了一些收藏,应该主要是绘画方面的,后来随着美术馆的“消失”也就没有继续。像东宇的藏品就易手到一个私立的美术馆了,其他不是很清楚。
《艺术银行》:近两年中国各种美术馆成立得非常多,有人将之形容为“美术馆的泡沫时代”,其中不乏为了以低价购买艺术品而设立,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郭晓彦:近两年来,很多民营美术馆在建立。一方面,我觉得是对国家美术馆在收藏问题上思考的滞后及对其项目设想的不够“先进”有关。这些民营的美术馆从不同的方面在弥补一些设施和平台的欠缺。其实,民营美术馆也是要区别看待的,其中不乏对自己的事业有着规划能力和实力的机构。低价购进艺术作品,应该有的机构有这样的考虑。但也有很严肃的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格局、未来发展及如何叙述的思考。这种形势和格局的形成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些严肃的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的建设和批评的机制。
《艺术银行》:王薇、管艺、余德耀等人都打算在上海开设美术馆,对于收藏家开设美术馆您如何看待?
郭晓彦: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收藏家手上有很多基于个人的兴趣考虑和喜欢的脉络而聚集起来的作品,这些非常个人化的收藏是整个艺术收藏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为收藏建立一个“美术馆”,使这些私人手上的艺术品变成具有“公共性”的社会收藏,为更多的人了解、观看,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也能更好的保护这些作品及对此进行研究,使它们发挥更多作用。
《艺术银行》:UCCA已经两次拍卖自己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收藏家一般都是早年以低价买入艺术品,现在这种以高价卖出的方式会不会伤害到中国的艺术生态?
郭晓彦:这个事情要长久一点去看。目前从媒体的意见看,似乎在讨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伤害”。但收藏家是有权利处理自己手上的艺术作品的,这点也是这件事情的一部分,不能以其它理由干涉。
《艺术银行》:能看出民生美术馆每次展览都需要投资很多的财力,能否谈谈民生美术馆的运营情况及如何维护日常的运作?民生美术馆是否设立自己的艺术基金,具体又是如何操作?
郭晓彦:民生美术馆是一个由民生银行支持的公益性艺术机构,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文化理想和思考的严肃的机构,这个美术馆按照标准的美术馆的管理和运营进行运作。从长久来看,如果要维持一个场馆的长久发展,需要资金的长久保证,我们正在开始建立一个保证这个场馆长久持续发展的基金会,但目前并没有真正开始运行。基金会也旨在保证所获得支持资金的免税方面的政策。
《艺术银行》:能否介绍一下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这个机构?主要是做哪方面的工作?它与民生现代美术馆、炎黄艺术中心是什么样的关系?
郭晓彦: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是2010年三月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的同日挂牌成立(由中国民生银行所支持),是民生现代美术馆和炎黄艺术馆之外的第三家艺术机构。研究中心的工作有相互串联并互为基础的几个部分:第一是当代艺术文献部分的持续收藏和建立。经过长期的持续收集,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一部分当代艺术家完整的个案资料及历史文献。当代艺术文献库建立的目的,旨在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客观公正,文献同样是开放的,用以支持理论家及青年理论学子的项目研究和出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总结、前沿探索。第二是民生美术馆书系的编撰和出版。目前书系除了美术馆每部展览画册之外,还有三条针对的线索:当代艺术历史梳理及研究书系、当代艺术家个案系列及当代青年艺术家个案系列。除了立足自身的项目之外,研究中心在合作并支持外界学术出版项目、和当代艺术讨论平台的搭建与推进方面,都做出着不懈的努力。
《艺术银行》:能否介绍一下民生美术馆的收藏?收藏的艺术品主要以什么为标准?据说民生美术馆要在北京798附近开设一个几千平米专门展示自己收藏的艺术品的地方,能否介绍一下?
郭晓彦:民生美术馆的收藏正在逐步建立当中,并没有一个已经存在的收藏。即将投入建设的北京民生美术馆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在一个建筑结构、展览内容、项目规划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世界级艺术机构上。机构将结合本地语境,强调国际语境、社区和城市居民与先进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一流空间,它并不是为某个收藏来打造的。
《艺术银行》:您曾经参与过广东三年展的主要策划,能否谈谈国际、国内双年展的变化及形势?有种说法是“双年展越做越像艺博会,艺博会越来越像双年展”,您是怎么认为呢?年轻艺术家该如何应对新国际形势的变化,从策展人的角度来讲,您有什么建议?
郭晓彦:我个人没有更多很超出这些说法的观察。双年展的格局限制和问题讨论似乎有着很多的问题,不断被提出反思和批评;博览会上很多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策展方面也很重视。年轻艺术家我觉得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的问题是什么,自己做艺术根植的问题语境是什么?自己将如何行动。
《艺术银行》: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排名全世界第一,但学术上却没有相应的地位甚至远远的落后,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郭晓彦:我个人不是很清楚排名。中国艺术市场在活跃的现实中有很多值得去反思的问题,学术的讨论和滞后是很多人已经不断提出的问题,但怎么建设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批评环境还需要更多力量的一起努力吧。
《艺术银行》:对于刚开始想要投资或者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人,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郭晓彦:将这个事情当作自己不断进行学习,获得不同经验的一个领域,从中找到乐趣。不要先考虑收藏带来的经济价值。长久来看,如果要将这件事情作为一个自己未来的重要项目,需要有研究能力,规划能力,最好能向这个领域的专家请教学习,少走弯路。
《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