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夏彦国:当代艺术主流的艺术家

2012-01-05 15:12:19 夏彦国

     这个时代,需要彰显个性,而非共性。

  就现状来说,当前处于中国当代艺术主流的艺术家,更多是从模仿西方艺术家开始的,从语言到形式,甚至观念,都很难看到自身的原创性。当然,谈到 原创性,我个人也经常会谈到其创作的语境,看似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意义。就现状来说,中国的当代艺术并没有太大的历史 性突破。我们貌似进入了世界艺术史的逻辑,其实不然。对西方作品的模仿,让我们丧失了对原创性的渴求,当然,也丧失了个性。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上的原创 性和个性无疑是很重要的。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助长了“共性”的产生和发展,某一种风格、题材、观念会暂时蔓延,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年轻艺术家从学院走向 社会,生活和创作上的双重压力势必会影响到原创性和个性的成长。每个艺术家,甚至从事任何行业的个人在人生起步阶段都会遭遇各种压力、困难、诱惑,更不要 说我们处于如此物质的时代,年轻人都面临巨大的考验。此时,艺术的个性变得尤其重要。

  此次展览都是东北艺术家,我们通常认为东北艺术家即是鲁美毕业的艺术家。除了发源地一样,他们的作品并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当代,网络已经 严重削弱了地域文化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所谓地域文化更多停留在其他传统文化形式中。其次,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当代艺术并没有地域性的观众,这使得艺术 传播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从鲁美学院教育的角度来谈其地域性特征,我个人对此没有做过深入研究,而且也觉得在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分 析可能有些牵强。

  就我所认识的一些东北艺术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在语言和形式上并没有什么相同的风格,也很少受到东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即使有也不像川美那样明显。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征,我倒觉得东北艺术家在创作背景和创作心理上有些许共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却表现在他们的个性上。从学院开始,他们并非处于当代艺术 的核心城市,相应的不会有活跃的当代艺术现场经验,这种距离性和现场经验的缺失使得他们处于一定的边缘位置,这使得他们不会很快深入了解所谓的“主流”, 也不会马上受到市场的左右,于是,他们只能远“望”潮流,而且是冷静的望。貌似东北的寒冷天气一样,东北艺术家在创作风格和思想上都异常的冷静,理智,有 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比如王兴伟,李占洋,陈昕鹏等这几个同一届同学,作品个性鲜明,而且跟主流当代艺术形式保持着警醒的距离。其他我了解到的在北京的东北 青年艺术家很少扎堆,相对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他们的作品也多有一种冷静的特质。无论从生活、人际关系还是创作上,他们多是独立的,清醒的,不媚俗的。对 此,只是我对所认识的东北艺术家的总体印象。

  在这次展览中,都是年轻艺术家,也毕业不久。看他们的作品,有的已经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有的还处于摸索阶段。但他们在风格上都有自己想要追求 的东西,在表达上都有自己的关注点,而且他们的作品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艺术创作的执着和活力,以及他们对独立性的渴求。这难能可贵。

  此次展览不仅在于展示这些东北地区的新生艺术力量,同时也是他们与外界的一次交流。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