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访】张晓凌:顾黎明个人转折意味着中国美术的重大的转折
2012-01-08 02:50:13 潘慧敏 黄萌
受访者: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采访者:雅昌艺术网广东站 潘慧敏
雅昌艺术网广东站:请简单谈谈关于顾黎明老师的创作。
张晓凌:顾黎明跟我们都是好朋友,对他的艺术有所了解。顾黎明今天展出的是近年的一些新作,也集中了他近年的一些想法和一些绘画的成就。我看了以后,我觉得首先感到很欣慰,因为顾黎明在这个道路上奋斗了很多年,终于有这么一个很积极的结果。这是很欣慰的事情,更重要的就是透过这个展览,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不是顾黎明个人,而是整个中国绘画的一个发展道路。通过顾黎明的画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三十年来我们美术怎么一步、一步过来的,其中过来有一个最重要的转折是什么呢?就是从我们85、86年“新潮美术”全盘的向西方学习走到今天,2000年以后,我们回到自己文化的根脉,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个起点上又开始自己的创造,有这样一个重大的转折,顾黎明的个人转折也意味着整个中国美术的一个重大的转折,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这个转折可以看顾黎明在85、86年的时候,是以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为蓝本来进行创作。那个时候他参加中国艺术大展的作品基本上是用旧报纸,用抽象的线条做的这样一批作品。93、94年以后顾黎明突然顿悟到我们应该回到自己文化民族的根脉,不能光自我表现,还有更大、更深刻的东西需要我们去表现它,回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回到自己的文化根脉上。首先年画还是第二步,第一步是对马王堆这个出土墓葬服饰的一个研究和再现,他画了第一批这样以传统为系列的带有表现、带有抽象、带有抒情性的作品,然后过渡到以杨家堡年画为蓝本的一批作品。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当他早期解读杨家堡年画还是用西方的线条、西方的构成、西方的表现来做,再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顾黎明从语言上,从线条、构图、色彩包括他的表现方法上就全面的回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上。比如他的渲染借鉴了晚明大画家徐渭的一些渲染的方法,有一些水墨的方法、泼墨的方法,包括一些拟人的方法。他的线条,我觉得借鉴了中国书法一坡三折,“锥画沙”,就是很有力度的线条,这都是中国传统书法中间借鉴的东西,这个非常有感觉。
在构成上他又借鉴了中国传统年画的一些构成方法,包括平面性、抒情性都很全,在顾黎明的绘画上可以看到两点,既是我们传统的东西,又是经过当代艺术家创作的现代的中国绘画样式。所以我刚才说了,莫雷洛斯说过一句话,“我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走回来”。我们学习西方不是目的,学习西方是为了更好地回到自己的文化根脉上来。这一点上顾黎明都做到了,所以他今天有这样的成就是他将近30年的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结果。这也提出一点,就是人家都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大师,实际上不是没有,而是我们没有去发现。我想顾黎明可能是我们中国当代美术未来的一个希望,也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中国的艺术大师之一,我相信他有这个实力,也有这种精神。中国美术界只要有这一群艺术家存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前景就会非常广阔,会在整个世界艺术之林中间有中国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声音。有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我相信通过顾黎明的画展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责任编辑:黄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