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屋漏痕”形式的承载 参展艺术家李昌龙

2012-01-09 12:23:30 未知

  简介

  李昌龙 / Changlong Li

  1975 生于贵州

  1999 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2 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居中国北京

没有行李(120CMx80CM)布面油画 2011年 No Luggage Oil on canvas(120cmx80cm)2011

  实际上,“新生代”出现后,既定的现实主义传统就发生了变异。从文化取向上看,艺术家对“近距离”现实的关切,对自身那种倍感无聊、失落、虚无情绪的表现成为了“新生代”艺术直接生效的意义。但是,从创作观念而言,艺术家对片段化的都市生活的关注本身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就是,其价值并不由艺术创作的目的所承载,而是体现在创作手段和艺术观念的变化上。毕竟,“新生代”的艺术改变了人们关注现实、再现现实、反思现实的既定观念。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李昌龙那种“无上下文叙事”的创作观念也会为我们提供一种解读现实、拷问现实的新的思考角度。

  当然,李昌龙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样无法绕开他对自我存在的敏感与自省。这种对个体存在的追问集中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而且隐含在作为群体的青年现象中。不难发现,在李昌龙的大部分作品中,青年人是各类事件的主角,他们要么置身于摄影棚场景之中,要么处于“手电筒”的照射之下。不管是摄影棚里的聚光灯,还是“手电筒”的光束,在李昌龙的作品中它们均具有双重的意义:首先,它们构成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观看”与“凝视”关系。“光”引导着观众的视线,让观众进入画面,进而让观众“凝视”其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但是,舞台化的布景又试图告诉观众,你所看见的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于是,观众不得不仔细地观看和阅读画面,并且在“凝视”的过程中与艺术家在作品中设置的种种矛盾相遇,而与此同时,某种荒诞感也应运而生了。除此之外,这些“光”也可以外化为某种权力,充满了意识形态性。当这些强烈的光照射在画面人物身上的时候,无疑是对画中人物的一种“冒犯”,它们强行摄入,将人物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他者的观看之下。此时,“光”的存在衍生为一个宿命的寓言,即在当代的社会生存境遇中,人的个体存在总是处于一种被规训和被监视的状态之中。尽管这种规训有时是潜在的,但却始终让人无从回避,无法脱离。

  显然,“置景”营建了一个另类的生存空间,它既真实,也虚幻;既是对现实的映射,也是对现实的逃离,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有意地回避了自身存在的上下文关系。然而,从一个更宽泛的社会学视野去看,这种“没有上下文的叙事”正是当代青年人生存处境的某种类像化的写照:即在对一种片段化、破碎的、充满规训和异化生活的警惕与自省的同时,却将“无意义”转化为一种独特的生存意义。与其说李昌龙的创作是对“置景”的视觉描绘,不如说是对个体存在意义的追问——这正是其作品内在的文化诉求。

  文/何桂彦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蔡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