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戴上眼罩听声音这噪音 更值得玩味(附图)

2012-01-21 08:50:59 周正阳

 观众被颜峻的音乐所“催眠”。

  1月9日晚,深圳华·美术馆的静谧被一阵阵尖锐的声音划破———这与唱卡拉OK时不小心把话麦对准音箱瞬间激起的音响如出一辙,这就是令人们敬而远之的“噪音”。而声音艺术家颜峻却偏偏要把这些聒噪的声响搜集起来,汇聚成“乐曲”。于是,这台名为“末日催眠”的音乐会,实际上是一场噪声大展览,它展示着与传统印象截然不同的声音逻辑。

  噪声可以催眠,噪声可以奏乐

  一座城市里,什么声音最难听?以下便是常见选项———火车鸣笛、汽车喇叭、鞭炮轰响……如果这些声音还被放大好几倍,听起来会是什么效果?光停留在想象层面,估计都能令很多人心头一颤。

  颜峻用一个小型耳机,加上巴掌大小的简单调音设备,就模拟出了城市里最难听的声响,这些声音通过传输设备,进入蒙上了眼罩的听众耳中,霎时化为各种凌乱而生动的场景。比如,你有时会听到飞机起飞的轰隆巨响;有时会听到苍蝇盘旋的嗡嗡低吟;有时震耳欲聋的防空警报在头顶上炸开;有时利刃刮损玻璃、锯齿磨砺钢条、刨土机卷扬尘砾的锐利声响紧逼耳膜———这台所谓“音乐会”产生的分贝率,简直比任何一座机场、一块工地都要高出好几倍。但更加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个听众对这些可怕的噪声感到烦躁,他们安静惬意、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作惬意徜徉状,仿佛刚才那场噪声盛宴,只不过是一段悠扬的摇篮曲。

  “没错,就是这个声音,卡拉O K的时候,把麦对准音箱,那个尖锐的‘反馈声’,和我‘演奏’的一样。”颜峻有些得意地说,“我经过了特殊的处理,使几个反馈音产生了共鸣、和弦的效果,他们不仅不损伤耳膜,听起来居然还有别样的感受。”

  颜峻的“音乐会”告诉我们,噪声可以催眠,噪声可以奏乐———这似乎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声音的传统认知,为什么这些平时听起来都要双手捂耳的声响,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变成了和谐的节奏和旋律?

  城市里俯拾可见的“噪声”,细听下去,均有美感

  鸟叫、蜜蜂嗡响和汽车的鸣笛比起来哪个更好听?小溪潺潺流水的声响,和机床工作时的轰隆声相比谁更悦耳?结论似乎昭然若揭。但在颜峻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为什么我们总对来自自然界的声音高度评价?比如小鸟的叽叽喳喳,我们就说它们在歌唱;小溪流水,我们就说上帝在奏乐,好像所有大自然的声响都被定义为天籁……可来自城市的声音就悲催了,机器磕碰、喇叭鸣响之类的,我们毫不留情地将它们归为‘噪声’,好像总想把它们赶尽杀绝。‘自然界的就是好的、城市的就是坏的’这样一种带有偏见的审美逻辑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惯性。”

  事实上,“噪声”就真的乏善可陈吗?在颜峻看来,城市里俯拾可见的“噪声”,细听下去,均可呈出别致的美感。“比如,大型工地中,抽风机和吹风机的声响就具有很强的质感,好像是个超重低音炮;汽笛爆破的那一刹那,本身就带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寓意,粗重音阶当中所包含的含蓄韵味,亦令人流连、眷恋。”显然,颜峻所告知我们的,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声音审美。他道出一种另类的声音逻辑,抛出一个被常人长期忽略的微观声音世界。

  对于那些恋惜“自然声”,痛恶“城市声”的声音审美逻辑,颜峻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沉浸在怀旧、感伤的情绪当中,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很多人依然对乡村、对自然界带有缅怀情绪,在作家文人这个层面,也随即诞生了大量纪念乡村、纪念自然界的作品,把一种乌托邦、世外桃源的景象跟过去的岁月强行拼接在一起,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自然的就一定是纯洁的,生态的就一定是美好的,其实自然界真的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吗?同样,传统意义上的声音审美逻辑,也是建立在‘怀念乡村,抵触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或许,正是出于对“噪声”的偏见,城市里很多比“小鸟唱、小溪流”更值得玩味的声音,被舍近求远、舍城求乡的审美经验无情拒绝。“难道,人造世界的声音就没有亮点?可以有天籁,为什么就不能有‘人籁’?”

  与城市脉息相连的人工声响亦不失“自然味道”

  从小跟工地、厂房一起长大的颜峻,童年的生活圈子被数不清的钢管所包围(废气管、自来水管等)。他最痴迷的一项业余爱好,居然是叩敲一下钢管,然后把耳朵贴在上面聆听共振的声响。“这类声音有种向前延伸、波动荡漾的质感,它和城市的脉息相连,诞生于人工产物,却又不失自然、自洽的味道。”

  同样源自现代事物,亦不失“自然”精韵的声响还有“按键”的声音———当然,数码手机键钮“滴答滴答”的音阶足够悦耳,却欠缺几分浑然天成的滋味,出自旧式录音机、电视机的古老按键音更显醇厚苍劲。“上个世纪的电视机没有遥控器,只能凭按键改选频道,按下去又瞬间被弹簧推起的那一刹那,糅合了电子、机械的元素,夹杂在爆破与含蓄之间,这样的声音也很有张力,听着它们,就好比看到了微电流的瞬间齐聚。”

  人工声音的自然化,将噪声奏成了和谐乐曲,但自然声音的人工化,又将导致何种结果?比如,近年来,所谓的“音乐大师”特别痴迷于“水乐”———把乐器放置于江流中,用水力来叩击、演奏,或者把流水声经过收集、加工,融入现代音乐中。在颜峻看来,这种“人工化”实属多此一举:“正所谓道法自然,自然的声音本来就足够好听,只要原原本本地将它们保留下来,传递出去,本身就是一首巧夺天工的妙曲,‘噪声’可以进行‘自然化’的加工,但原本属于‘自然’的声音就没必要人工化了。”

  对城市声音具有高度敏感的颜峻,对自然界声音同样眷恋。“知道‘雨后春笋’一词的来历吗?不仅仅是春笋涌出地表的生动画面让人陶醉,春笋拔节的声响同样极富韵律美。这些声响指向生机,指向未来,同样,盛夏的黎明时分,饱饮露珠的荷叶会突然释放她的蓓蕾,将露水一个个传递下去,像多米诺骨牌般拍打相邻同胞,亦同时奏响生机盎然的自然进行曲。它们和城市声音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声色世界。”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