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年春晚,光整景就花了1.5亿
2012-01-29 11:08:24 未知
开场歌舞《东西南北大拜年》。
文/本报记者 张济 图由央视提供
如果问你如今一亿五千万能干什么,大钱没摸过几回的平民百姓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什么概念。但龙年春晚让这个数字有了直观的概念了,那就是龙年央视春晚的舞美设计其造价在1.5亿元左右。
13日下午,春晚第一次彩排。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央视1000平方米演播大厅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哈文导演今年可花了大钱了,这种天上地下四周围的LED舞美配置,依照往年央视春晚四五千万元的投入,今年她会砸进一个亿。然而我还是低估了哈文的资源调动能力和央视对她的偏爱与纵容,直播之后据专家保守估计,央视龙年春晚舞台设计花费在1.5亿元左右。
在往年的诸多软硬广告植入备遭诟病之后,央视今年在四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杜绝了广告,将几千万的收入拒之门外,再加上这种设备投入无上限的力度,足见央视举全台之力,结与观众之欢心的诚意和雄心人一急了是什么都豁得出去的通过办一届能让观众说一句好的春晚来挽回负面形象的想法,怕也是央视近年来早就有了的。
龙年春晚的舞美设计好吗?好是真的好。
360度全背景的梦幻舞美、延伸进观众席中的T形舞台、首次空中俯拍带来的视觉冲击,让观众跟随“金龙绕柱”、“万物复苏”、“漫天花瓣”等场景,感受到春晚舞台的美轮美奂……仙鹤送福、水墨山水、红梅傲雪、百花争艳等等一幅幅美丽的背景画卷,伴随节目表演者的出场徐徐打开……整个舞台避免了越来越走向奢华的状况,而是朴实大方,符合每个演出的情境,更突出了我们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这是相关报道中的说法。
为了呈现出其不意的舞美效果,整个舞台的升降台由原来的6块增加为304块组合而成,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搭配。而地面、天棚、舞台正面以及两侧,全部设置为全息LED屏幕。LED灯可以任意上升下降,组合成绚烂唯美的画面。天棚灯光“天幕”与演员脚下的LED地面可以打出相互呼应的图案……这是今年(也是多年)春晚舞美总设计师陈岩的介绍。
是的,那种融舞台、整个大厅为一体的设计,那种配合大型歌舞表演时的恢弘效果,那种既展示背景又立体呈现的巧妙构思,都足以让观众感觉震撼,都足以让我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以前确实没搞得这么大扯。
但我总觉得,相比节目内容,舞美终究是形式,是包装手段。它确实能够增强节目的整体感染力和震撼力,但在艺术层面上,它终究显得皮相、肤浅。而真正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却非来源于节目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可。
而且,过强的包装会在某种意义上削弱节目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好比一部MV作品,如果歌曲唱的是高山大河、小桥流水,画面里呈现的也是高山大河、小桥流水,那么这种声画同步在内涵上并没有为歌曲增添什么,反而却亦步亦趋地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舞台艺术是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它需要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进行高度的想象和再创作,这也是一百个观众心目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原因。
从创作者的角度说,在舞美上不遗余力的投入,正是为了掩盖节目内容的俗套和苍白。好比时下各地营造的“××映像”歌舞剧和张艺谋的电影,都显示出形式大于内容的病态。
一台四个半小时的综艺晚会,真正让人感觉心悸的地方实在并不多,似乎一切都见过了、玩过了、想得到了。即使是导演最为得意的《致敬30年》单元,也因为王珞丹的童声、吴秀波的找不着调(那个音区根本就不适合男声)而令人憋不住笑。而杨丽萍的《雀之恋》,也不过是20年前《雀之灵》的翻版。戏曲节目《戏迷一家亲》让票友担纲而将角儿拒之门外,就直接宣告将真正的戏迷排除在观赏者行列之外。
当然,不必苛求,更不应吹毛求疵,杂技《空山竹语》、刘谦的镜像魔术,都很有技术,都很令人惊奇。
这是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个艺术止步不前的时代,这是个不差钱的时代……1.5亿打造的舞美,宛如缀满了宝石的华美的袍子,让春晚显得炫目迷离,然而细看之下,袍子里边包裹的,却不过是一具干瘪的躯体。
(责任编辑:张凡)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