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梁思成夫妇旧居遭拆 赝品文物引争议

2012-02-13 09:42:11 未知

  龙年春节,几乎让热爱文保的人们夜夜难眠。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突遭维修性拆除,一场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争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梁林旧居遭拆

  早在春节前夕,文保志愿者曾一智老师发微博称,网上看到的消息梁思成旧居的倒座房被拆,请附近的热心人士去现场看一下。很快有人发现,网上的消息是2009年的。早在2009年,已经发生过一次对这座建筑的损坏,2009年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作出保护梁林故居的决定,并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将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列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东城区新发现项目,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按理说,这座故居应该已经进入安全的范围,但细心的曾一智老师则发现,虽然消息是之前的,但图片却显示,拆毁的情况已经有了新的变化。有热心网友去实地看过后发微博称:“傍黑儿去了趟北总布胡同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拆迁工地!目前仅遗存一座挑了顶的门道,其他建筑尽毁。听说春节长假后此处将彻底夷平。”

  梁林故居能否获救,成了春节后全国媒体都在关注的话题,对文物建筑的保护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内。

  大众视野外的古建筑损毁

  能够进入大众视野内的梁林故居,在经过“维修性拆除”之后,最终以处罚开发商并责令其原样修复作结,看似令人满意的结果,背后却隐藏的志愿者们的心碎:已经被拆毁掉成瓦砾的老建筑,纵然重新修复,也已经流失了其原有的大部分价值,后人所见的不过是一个仿真的假文物而已。

  然而,在大众的视野之外,更多的文物建筑其命运甚至还不比梁林故居,随时都在默默上演着拆与留之间的争夺。梁林故居之后,曾一智又前往传出谦祥益老号要拆的施工现场。据介绍,谦祥益是北京“八大祥”之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如今要拆的无量宾馆主体建筑是谦祥益的前身。据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前门谦祥益老号被烧毁。1909年,谦祥益老号于前门外廊坊头条重建。

  在长沙,该市万达公馆下面被发现了一段120米长古城墙遗址,已经沉睡千年的古城墙在施工挖掘的过程中重见天日,但多方人士争取的结果是:无法在原址保住这段古城墙,最好的结果只能移往博物馆保存。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在微博中写道:“我已得到比较可靠的消息,那段城墙看来是保不住了。我在电话里哽住了,停了半天最后提了一个建议,要拆也只能拆到博物馆里去。不要在什么风光带什么地方的复建一段,那不仅是假古董,更严重的是误导观众误导后人,以为长沙古代城墙在那里。

  “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

  正如柳肃所担心的那样,在具有文化价值的老建筑纷纷面临拆毁的同时,各种仿建的假文物反而大行其道。

  在全国各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知名主持人孟非发博客称,他到鲁镇旅行,竟然发现这是一个完全按照鲁迅笔下描述的景点,还有人扮作孔乙己、祥林嫂等人物的模样,完全成了一个现代人制造的景观。

  “去绍兴不去鲁镇几乎相当于来中国而不去长城,鲁镇的名气几乎全部来自于鲁迅先生的那些文章和小说,但令人沮丧的是,过去和现在都没有一个叫‘鲁镇’的行政地区,今天人们看到的鲁镇完全是人们根据鲁迅笔下的描述新建的一处旅游景点。”孟非在博客中写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在对梁林旧居被拆除一事提出建议时称:按照国际上的文物保护理念,已经拆除的文物绝对不能再复建。拆除已经是错误,再仿造一个假古董就错上加错。应该作为遗址地加以保护,可以在原址辟建遗址公园,在园区内除为梁林夫妇立碑之外,还要保留一处废墟,以警示后人。如果一定要建,可以建一个纪念馆,但要按照可识别原则设计,其建筑形制与原貌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能混同。

  旧居故事

  1937年9月5日凌晨,梁思成夫妇及家人,与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和两位教授一起,走出了他们居住几年的住所北京北总布胡同三号,趁着蒙蒙天色开始了此后颠沛流离之路。

  行色匆匆的人们甚至没有机会去好好回眸这个宅院犹记得初到此地居住的时候,正是梁林二人从沈阳东北大学任职回来,林徽因不胜东北天寒身体染病,梁思成则要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惦记着东北大学那些还未毕业的建筑系学生。

  在这个平凡的院子里,梁林二人居住七年,渐渐地让这里成了京城文化圈中友人聚会之所,“太太的客厅”因此得名。在七年间,梁林夫妇多次赴外地考察古建筑,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山西应县的辽代佛宫寺木塔。

  往事历历在目,记忆如此美好,而此刻,一切美好都不得不在逃离的脚步中粉碎成记忆之屑。此时,七七事变已然发生,人们在南逃的过程中背井离乡。“临行的那天应是一个特别悲凉的场面,但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倒记住了在去天津的火车上,坐满了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我们竟然和他们挤在一节车厢里……就这样,我们告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梁从诫在《北总布胡同三号童年琐忆》一文中这样记述着那次伤感的离别。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