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毛卫东:摄影收藏的门槛并不低

2012-02-15 08:50:09 邬树楠

雅昌摄影网专访三影堂出版总监毛卫东

  作为三影堂出版总监的毛卫东不仅在摄影著作的翻译和出版上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而且凭借他对影像收藏的认识和平台,对摄影作品的收藏,保护和鉴定都有着一定的经验,凭借这些经验,他逐渐对那些对摄影作品收藏有着一定兴趣的群体进行了“补课”。并且由他翻译的新书《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也将在近期出版,他自称这是一本给藏家补课的“课程教材”。

  【中国摄影收藏家系列访谈】

  雅昌摄影网专访泰吉轩画廊艺术总监卢骁:给摄影藏家的一点建议

  雅昌摄影网专访SEE+画廊艺术总监画儿:假照片也需要专业水平 

  雅昌摄影网专访大理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收藏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毛卫东/译

  纯粹的摄影作品收藏在他的了解中,中国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当笔者问起中国收藏摄影作品的人没有10人时,他并没有思考太多,就像在掐着手指头数数一样,一个个的数出来,然后他说应该还有几个,但是没有浮出水面。在这样的一个小群体当中我们很难去进行分类,而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收藏而言,摄影还似乎是一个附属收藏品,他在采访中谈到“我现在认识这些藏家很大一部分以前是做绘画收藏的”他认为这些人有一些这种情结,对影像某些方面感兴趣,有的可能是职业缘故,现在有条件了就做收藏。目前来看像靳宏伟先生的收藏目前很少,没有成系统。这些藏家无论是按照艺术史,按照一种门类或者是按照一种题材来进行收藏的还是很少,甚至目前还没有看到。而这些藏家前期收藏的方向也尤为单一,前些年大家认可的就是马克·吕布、亚当斯、布列松这样的,这几年可能也是因为国外展览越来越多了,商业的也越来越多,像温·布洛克、拉尔夫·吉普森这些在中国都有收。

  而当我们细分其藏家收藏方向的变化原因时发现像马克·吕布,安塞尔亚当斯这样的艺术家其曝光率远远超过了其他摄影家,也使得国内很大一批人对其作品耳闻目睹的机会更为多,并且毕竟在有新的制作方式,同样的作品做得很便宜,这个变成一个类似版画类的市场。与当时的原作相比较,价钱又不是很贵。针对这个问题,毛卫东介绍说:“如果在国外,这一类复制品和作品分得很清楚,虽然也是原底放大,但是复制品有限量,没有本人签名,而且尺寸只是8×10,这种问题肯定是会说清楚的,什么事原作,什么事复制品。”

  针对国内摄影作品的收藏,藏家状况,和收藏体系的建立以及影像拍卖等诸多问题,毛卫东与笔者进行了一次对话,下面是具体的对话内容。

三影堂出版总监毛卫东

  雅昌摄影网:你刚刚介绍说没有版号的复制品有流通性吗?

  毛卫东:流通性就是可以当纪念品。

  雅昌摄影网:当成一个高级明信片。

  毛卫东:我觉得这个可能以前国内没有这个概念,我们只是想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其实照片没有假的,所谓假的就是不是他本人做的,但仍然是他的东西,就是看你花多少钱去买它,我花10块钱也可以。复制品仍然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有的人像我可能是一个刚刚工作的人,我又想收藏艺术家,我真的没有那么多钱买原作,这个时候有复制品就满足了他初步收藏的想法,他喜欢那张图片,喜欢那张影像。

  雅昌摄影网:这些藏家,比如他刚开始收温·布洛克或者是其他人作品的时候,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转变?他会知道自己可能现在看的这些比之前那些重要吗?

  毛卫东:我觉得真的如果说是开始进入摄影收藏,如果是特别有计划的,开始有想法的去做的话,一定是本身对影像有认识,不会说因为这张照片看得不错,挺漂亮,他就收藏,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本身也是有一定了解,包括对摄影师的了解,对摄影史的了解。

  雅昌摄影网:这么说的摄影收藏其实门槛儿不低?

  毛卫东:这里也是分很多门类,应该可能最高端的所谓成体系收藏它的门槛是很高的,其实跟艺术品收藏是一样的,里边也有很多最简单的风格、流派、工艺,这里边牵扯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可能这个门槛儿跟其他艺术不一样,只是我们可能觉得摄影应该简单,因为复制性太强,复制起来也很快,真正收藏不是这样的。

  雅昌摄影网:对于现在来说,国内大家对摄影的认识还没有那么深刻,比如常常有人会想一张照片怎么能卖到那个价钱呢?我拿相机也能拍出来,这种问题的根儿在哪儿?

  毛卫东:这个问题我们面临着跟西方刚开始一模一样的问题,西方原来最早在七十年代、六十年代开始有这种市场,慢慢培养这个市场,他们很多人在问给我相机我也能拍,凭什么你那个就卖,当时也是很便宜的,从一二百美元开始的市场,但是有一个问题,当你拿画笔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我也能画,为什么他就卖那么多?首先一个照片这个东西就像那个本雅明说的机械复制的东西,它有一个复制性,这个确实是它本身的特性,但是西方现在因为应对这样一个局面,就是怎么来打消大家它有限复制,有一张图片只要在就可以复制,西方对这个作品分了很多类,第一个原始照片,虽然没有绝对的定义说是三年还是五年,但是一定是在照片拍摄之后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制作出来了,现在还有后来印刷的,有的很多是摄影师本人放的,有可能不是他放的,但是经过他授权的,这种也认为它是原作;还有一种比如说他死了,底片还在,别人还在做,这个从价格上来说就要低了,西方有这样一个划分,包括对摄影师本人授权,版号,版号很晚才有了,也是为了对市场解决无限复制的问题。

  雅昌摄影网:咱们现在的这些藏家对这些有认识吗?

  毛卫东:应该说逐渐都有认识。

  摄影藏家需要引导

  雅昌摄影网:您在引导过程当中主要从哪几个方面?

  毛卫东:目前来说重要的还是这个人为什么收他?当然可能从整个全球的收藏史上来讲有这么几大块,一个是做一个囤积,待价而沽的那种做法;还有的人确实是喜欢,作为一个收藏资产,留下来自己能够欣赏也好,或者是作为一个像古董一样的,跟其他应该是一样的。

  雅昌摄影网:相对收藏来说,可能大家对照片的保护方面更弱一些,如果买一个古董可能放在屋子里,不去碰它,它可能短时间内不会变,因为它已经有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它一直都是那样的,可能照片,这张照片有三、五十年的历史,放在我这儿可能由于温、湿度的问题引起变化。

  毛卫东:因为现在在国外或者是在一些收藏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藏这些作品,尤其是选择,现在发现有一些东西不单单是温、湿度的问题,比如说银盐照片,早期的银盐包括底片,经过一定时期以后一定会坏的,肯定会出问题的,都不用处理一定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大概七十几年,就是你在同样恒温恒湿的情况下也会有变化,因为这是银本身的特性,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有一个脱离或者是一个化学反应,这个反应虽然有定影,有这些技术,但是能够让它怎么保持零度的活性,这是很多问题。

  雅昌摄影网:西方现在也有这个困惑?

  毛卫东:不能说是困惑,他现在已经接受这个结果了,如果你修复它的话花费的代价值不值当这么来做。

  雅昌摄影网:如果按照这么来说,咱们去看为什么说一开始油画这个卖得贵,因为油画可能保存的时间,它的保存条件要求都稍微低一些,摄影这样的话,如果去买一张照片,你预料一百年以后会影响照片的质量,这是对于藏家来说其实是一个损失。

  毛卫东:从现在这个技术来说,目前可能有一些新的方法,后来有一些硒调的做法,可能会防止出,但是之前老的作品,毕竟摄影也就一百几十年的历史,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不能说三百年以后怎么、怎么样,任何人估计不出来,毕竟它是没有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作品,我们所设定的都是按照光化学本身的特性来说,它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任何条件的变化,比如温度、湿度或者同样的温度下,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可能延续的时间会比我原来想不断地变化环境的时间要长,这个就看未来技术进步,在研究上,大家能做到哪一步来看这个问题。现在这几年他们也发现有银版照片,以前都说银版照片最持久了,现在也发现有问题。银版照片会雾化,也会出现好多问题,西方人现在专门有人在研究银版。

  雅昌摄影网:有点儿和油画修复很象。

  毛卫东:对,这里头,国外有专门的机构做这个研究,也有专门的书,这种书很多,现在国内中文找不到类似的,就像刚开始判断真伪的书一样,其实藏家需要这样的一个指导,包感兴趣的人,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教育。

  一本写给藏家看的“收藏教科书”

  雅昌摄影网:给我们讲讲你即将出版的这本书。因为现在还没有面市,可以先透露一下它分几个方面。

《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内页

  毛卫东:它是这样,它把摄影工艺做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但是没有讲工艺本身怎么做,工艺特点是什么,只是告诉你说别人告诉你这张照片是银盐的,我要看什么,因为很多技术现在做出来跟银盐是一样的效果,或者是我们现在明胶乳化技术是一样的效果,那好,蛋白的怎么来看,我打印一张,你看不出来,就是通过每一种工艺自身的结构,用足够倍数的放大镜去看,其实每一种工艺都是不一样的。

  雅昌摄影网:比如拿200倍的去看它的结构肯定是不一样的。

  毛卫东:很明显,这个东西,这本书完全是一个小敲门一样的,教了你很多敲门,就是你怎么通过这个特点判断它是什么,当然有一些东西也会失误,比如说我知道这个是明胶乳化,到底哪一个,要根据纸张,根据签名的习惯,比如后面有章的很多、很多特征来判断,不一定能够最准确,就是大体上大概在什么范围,毕竟有很多照片不签名,没有签名,没有任何资料。

  雅昌摄影网:这个书出来之后会不会催生国内造假照片的一个出现?

  毛卫东:这个造不出来,分子结构造不出来,就拿打印纸来说,打印纸我们正常看打印,比如现在打印一张黑白照片,你会觉得跟银盐的特别象,其实你上放大镜或者是显微镜上去看,一目了然,只是我们原来不谈这个技术,只是谈假照片很难判断,其实都是有自己的一个很固定的特征。

  收藏老照片是一种情结

  雅昌摄影网:在你认识这些藏家中有没有推翻之前自己的收藏体系的?

  毛卫东:目前还没有开始建立体系,很难说。无论是纪实也好,当代也好,量没有达到那么大,没有达到成立一个体系,推掉这个体系再去做,没有,大家还是在收,什么都在收,等于是在等待一个体系。

  雅昌摄影网:还是在收、在藏,没有藏家之间的流通,很少。

  毛卫东:藏家之间的流通永远是一个方式,最基本的还是没有一个摄影艺术的拍卖。

  雅昌摄影网:现在拍卖很大一部分还是老照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老照片产生情趣呢?

  毛卫东:这是一种情结。

  雅昌摄影网:这么来说,这个其实和收藏摄影本身不是一回事。

  毛卫东:不是一回事。

  雅昌摄影网:按本雅明来说,因为他那个时候也是手工的,也是有时代,有时间,有记忆的,所以他的老照片从某种角度来讲灵光性质很高的一个东西。

  毛卫东:怎么说这个事,很容易把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混淆起来,从摄影诞生前一百年几乎没有什么创作,有个别人会突然冒出来,英国爱尔兰的那两个人,他们其实是挺有艺术创作的,但是他的创作不是为了创作摄影的目的,他是为了绘画,是为了当时要画一张非常大的历史题材的画,所以拍每个人的姿势,甚至让人表演,那个时候是一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是以摄影为目的,只是采集素材。

  雅昌摄影网:以摄影为目的的创作大概在什么时候?

  毛卫东:我觉得应该是画意派的时候,那个时候虽然是为了跟绘画去比较去怎么样,但是他意识到摄影在里头,有摄影自己的东西。

  雅昌摄影网:当做摄影本身的东西。

  毛卫东:画意派之后很快出现了直接摄影这种东西,这种自觉意识更强了,而且之前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技术进步,怎么样摄影的工艺更安全、更稳定,一直在解决这个问题。

  柯达并非死于摄影

  雅昌摄影网:说到这一点想起来前一段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了,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它是一个百年的可能为摄影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的一个公司。

  毛卫东:柯达这个,我不知道柯达这些年赚钱是不是靠胶片赚钱,但是柯达胶片停的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电影,不一定是因为摄影都用数码摄像机的原因,每年我们真正跟电影来比,我们正常摄影的胶片用量还是没有那么大,可能在国外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包括一个摄影师一年能用多少胶卷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但是电影可不可以,可是现在电影,据说美国已经全部采用数字化了,不再采用胶片摄影,这个对大的胶片厂影响是更大的。你像依尔福仍然在做,因为他不出电影胶片,因为产品结构就决定了他就是维持一个这样的。像现在的富士仍然出胶片,还有胶片在推出来,已经达到这样一个程度,有固定的客户群。

  雅昌摄影网:这个市场可能越来越精英化。

  毛卫东:另外也有人回到胶片,包括LOMO,结果发现数码的LOMO还是不如胶片的lomo好看。

  雅昌摄影网:按这样有可能这批人将会成为中国今后收藏摄影作品的一个主体,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是通过胶片在创作,自己本身对摄影这个东西有自己的判断。

  毛卫东:其实藏家在中国的藏家潜力肯定是非常大的,有一个很大的群体,毕竟有这么多协会也好,包括民间的组织特别的多,这个人群特别大,怎么样在这么多层面里头有一些人通过学习、通过经验积累慢慢会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去收藏或者是怎么样,当然这种收藏也可以很多层面,不一定都是大师的作品。

  雅昌摄影网:国内收藏摄影的这些藏家一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2000年以后吗?

  毛卫东:之前有零星的,那个时候谈不上大规模,可能更少,到现在大量收的也不多,可能也是零星,各零星为主,因为现在有一个我们渠道的问题,就是我们可能能看到国外大师的作品,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往往一家画廊做,两家画廊做,你不了解国外的情况,不了解市场,我们的信息还是有一些隔断。

  雅昌摄影网:如果国内的代理商越来越多的话,这方面会好转。

  毛卫东: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不光是对藏家,还有艺术家的常识,其实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最缺的一个东西不是缺精英化的东西,我们缺常识,包括一些简单的认识,版号的认识,这些的认识对于一个摄影家来说,这都是一个常识应该了解的东西,但是回过头来发现现在想做艺术家的人都要从头教起,连这点儿常识都没有。

  雅昌摄影网:如果从对于藏家的常识普及来说,大概需要多久?

  毛卫东:这个我觉得可能这种常识有一些必须了解的东西,可能很快,像判断真假,他不一定是专家,不需要成为专家,但是他要明白这个东西怎么做,比如说保护,收藏的保护、藏品的保护,这块确实是你花一些钱,不管多还是少,你买一个作品回来以后,很可能一段时间就毁了,这不仅是藏家的一个资产毁了,也在毁掉艺术品,这个罪过比较大,这类常识很快,这个也很容易,都是技术性的东西,真正对藏家来说还有一个很要紧的就是艺术修为,这种修为、这种眼光,而且要怎么去看照片,怎么去欣赏照片,有一些东西可能比较明显,有一些大师的作品确实是太出色了,比如说当代的作品怎么引导他去欣赏当代的作品?当代的这些摄影,包括当代艺术,其实有了这样的基础可能反而他再去做这个体系的时候他自己就很明确,现在就是缺这样一个培养的过程。

  雅昌摄影网:这么来说,如果去培养一个藏家整个的艺术眼光、艺术的修为来说,可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

  毛卫东:都需要时间,而且也应该是藏家定期到国外的美术馆,国外的机构去看一看,我觉得尤其像绘画也是一样的,摄影也是一样的,当然我们收国内的东西牵扯不到这个,比如收大师作品真应该走出去看,包括绘画也是这样,我们没有看到原来大师,原来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多看了以后眼光自然会培养起来,很多藏家,包括古玩的这些藏家的培养,他们也都是多看东西,多看、多想、多学,这个过程可能对有的人是很快。

  摄影画廊的瓶颈

  雅昌摄影网:比如像有国内有那么几家做国外大师作品的代理,像see+画廊,泰吉轩画廊,他们的作品,泰吉轩和see+还是两个类别,泰吉轩可能更偏工艺一点玩的那儿东西更浪漫、更老道一点,see+那儿就是稍微往近代里边多一些,你现在来看,这两家画廊可能代表了两个画廊的类别,就是收藏摄影的类别,他们现在面临的瓶颈是怎样的?

  毛卫东:其实这种画廊应该是越多越好,因为可能这么说吧,就是说专业做摄影画廊的越多可能带来的效益更好,带他见的东西,各种各样的门类、风格、流派会更多,也对藏家的培养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因为藏家去教他,不可能天天拿嘴说这张作品好、很好,他看不到东西没用,尤其是艺术品恰恰是更需要看东西,看原作,包括其实摄影画册有时候挺误导人的。

  雅昌摄影网:尤其是看过原作之后再看画册,会发现画册当一个图录就可以了,搞一个检索对对号。

  毛卫东:这个东西可能目前他们两家一个是做他超前,早一些,如果再有好的机会,再有其它的画廊可以做得更全面,应该是一个好事。

  雅昌摄影网:在中国成立比较早的摄影画廊,他们做的可能更多的是偏当代,而这种新兴的画廊,像那个谁差不多成立两年多一点,他们可能更关注摄影本身,这种长时间传统的比较老的时间长一点的画廊会不会对小型的画廊产生一种影响?

  毛卫东:我觉得画廊目前来说,我感觉应该是一个促进的东西,彼此来促进的一个东西,毕竟收藏市场不是一个人可以把持住的,一个画廊可以保持住的,你看在美国,纽约遍地都是画廊,遍地的画廊有多少摄影画廊,国外有这样的机构,有这样的统计,代理艺术家网站,你看遍地都是,到处都是摄影画廊,而且每个摄影画廊,其实很多摄影画廊都是重复的,你代理谁的作品,你的手里有十张,我还有二十张,大家都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促进的东西,在现在整个走入当代以后,很难说是一个机构或者是一家画廊,这个是做不到的。

  雅昌摄影网:现在大家聊的更多的就是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家对传统,建立在传统上的摄影是比较关注的,前些年可能对当代特别感冒,中国当代摄影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非常红火。

  毛卫东:跟当代艺术当时比较火热有关系。

  雅昌摄影网:现在中国当代摄影整个的市场状况可能势头没有传统照片那么好。

  毛卫东:也不好说,我觉得可能在一段时间里会有一个倾向,但是这个倾向是此消彼涨的问题,因为当代摄影出现了这样一个苗头之后是压不下去的,你说让它改回重走原来的路上不可能,包括年轻的摄影师,80后的这一代起来了,当然里头有一些人还算是用超前的方式来做,有一些人就是当代艺术,这个无可厚非,因为思维变了。

  “日本方式”更适合中国语境

  雅昌摄影网:三影堂现在的收藏体系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

  毛卫东:我们今年2012年正式开始启动一个计划,就是典藏艺术,原来我们最早有三个核心,第一个是学术;第二个是教育;第三个是平台。学术这一块,我们通过策展,通过专题把摄影的学术性提高了一些;教育就是做教育项目;平台就是做展览、展示方式的渠道,做一个推广和介绍,就是国外的进来,国内的拿出去,或者我们做我们自己的联展、群展,这三个计划同时有一个典藏的想法,之前我们是比较用心,大部分的精力可能是在活动、在展览上,今年开始单独做这一块,每年会有计划,比如说我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作品,大师级的作品,同时我们现在也在逐步转向当代的作品,就是建立这样一个比较全面的,为以后的教育做平台,搭一个教育的台子。

  雅昌摄影网:中国的很多摄影师拍的东西和看的东西越来越日本化了,包括一些拍黑白的,拍彩色的,包括大画幅的,以前可能接触的是欧洲摄影大的思维,现在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尤其是在135的照片上比较明显,就是拍的可能是他的情绪,他的方式,这个是什么原因?

  毛卫东:我个人理解这个还是亚洲人能理解亚洲人的东西,真正的西方行为我们很难去学会他,包括像当代艺术也是一样的,真正当代摄影的起源来说,我们从那样的一个当代语境和我们的当代语境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的理解是我们的角度,毕竟有很多相同的文化脉络,这个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雅昌摄影网:日本的摄影相对于中国的摄影来说,迈出的步子更大?

  毛卫东:应该这么说,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和日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和欧洲都站在一个发展水平上,从当时的电影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当时的电影和西方几乎是平起平坐的,同样是西方的语言,但是那一批人,精英的人,当时的摄影也是一样的,有很多人也都做各种实验,包括拍抽象、拍画意,但是后来紧接着介入直接摄影方面,像中国开始战争爆发了,这个时期没有办法,很快转入了战争的摄影题材,很多人,包括上海当时那么前沿的地方,有很多都是在忙于生计和生存,所以很多可能就不再做这些了。早期像包括吴印咸,他早期的照片,有他独立创作的愿望和意识,后来是因为到了延安以后,那是一个大环境,大家要为了一个目标去做,可能是一种使命感,就改变了他的方式,解放以后他再去做的时候,又在一个社会主义写实主义大的方向上。日本虽然发动了战争,但是国内一直在往前走,有一批人,外面发生战争,他还是拍他自己,包括像植田正志,那也是战争时期,他拍那样的家人,很实验的东西,那个时候中国没有人做这样的东西,几乎都在忙于生计、忙于生存。

  雅昌摄影网:可能是近几年,包括三影堂和其他的一些文化这种交流多了一些,大家对日本有了了解。

  毛卫东:日本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就是出版物特别多,尤其是关于摄影的出版物,每年大量的个人的画册,包括文献、影集,日本这样的机构也特别多,甚至像地方政府都会有自己的爱好者协会也好,这种组织特别多。

  雅昌摄影网:我之前看荣荣曾经给我拿过他到日本去考察的一些照片,看到一些无论从美术馆还是有一些书展,摄影的门类是非常多、非常大的,我听说小书店里摄影部分都非常多,超市里能买到胶片。

  毛卫东:这个是蛮正常的一个现象,其实你现在细想想,世界上我们用的2/3的相机都是日本生产的。这个还是跟日本本身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东西,他迅速的改造和日本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艺术也是一门生意

  雅昌摄影网:你怎么去看待这样的一个日本艺术家的美国路线?包括村上隆也是,他在国内当时是不叫好的。

  毛卫东:制造,他制造,他自己写得很清楚,他一年要制造多少个艺术家出来,这个是从安迪·沃霍尔一些以后很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有一部分人可能把艺术这个东西就看成是一个生产,生意。

  雅昌摄影网:把它看成一个生意有错吗?

  毛卫东:没错,就是不同的策略来看这个事,它本身就是一个多样的东西,你非要说完全是阳春白雪,艺术家也得吃饭,您说他完全做生意,完全不阳春白雪也不行,他是一个艺术,包括现在很多著作、很多书都是这样的,尤其是谈当代艺术只从一个侧面去讲,最近有本书叫《看懂了超简单的当代艺术》,一个德国人写的,写得很有意思,他利用了很多奇闻,小八卦,把当代艺术披露得是体无完肤,最后他也说到一个问题,他说艺术也是一种生意。

  雅昌摄影网:一个之前没有收藏的人,他打算收藏摄影,你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毛卫东:我觉得先去学,先去多看,多看了以后,也许可能一开始看的时候会比较盲目,甚至越看越糊涂,毕竟摄影的方式很多,纪实、影像各种各样的门类特别多,如果说有愿望收的话,可能先从个人爱好入手,你喜欢的东西,随着你的见解和经验的丰富,逐步地再慢慢地做,因为在国外的收藏家有很多很奇怪,有很多收藏家是有收藏的癖好,比如欧洲的一些藏家我接触过,他就要求所有的照片里不能有人,这就是一种态度,不能有人。美国的一个藏家收的作品是所有的人都闭着眼睛,这个就是每个人,并不是说都按照摄影史大的平台来收藏。

  雅昌摄影网:让我想起来如果是做一个展览的话,那个藏家可以拿自己闭着眼睛的人直接做一个展览,里面可以有王宁德的作品,这是一个藏家的展览,可能和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没有关系。

  毛卫东:这个又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事,从艺术现象来说又变得有意思了,像很多人我只收藏某一类的什么样的作品,这个也是一种方式,也是一个题材。无论是银盐、打印的这种东西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满足他自己要达到一个收藏的愿望。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