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小可的藏地印痕

2012-02-16 09:12:21 梁瑛

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在关山月美术馆推出个人版画展

  “那是一个能使人魂断的神秘境地。我企图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这远方包含着变化、失去与永恒……这也像人生,总是在企图超越与无法超越的过程中。”这是李小可二十多年来近三十次深入藏区的感受。1993年,他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摄影展,用影像表达对藏地的礼赞,如今,他再开展览,同样的影像,经过了艺术的再创作,化身为版画,更充分地表达出艺术家对藏地的情感。

  2月10日,“藏迹——李小可版画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的100余幅版画全部来源于李小可在藏地拍摄的万余幅摄影作品,这些影像,经过了数码的创意加工,呈现出不同于真实照片的沧桑感,这不仅是真实藏地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心灵圣地的投影。相比现场感强烈的摄影,无疑更加丰富、更加自我。

  偶然开启的西藏情缘

  介绍画家李小可,总免不了要加上一句——李可染先生之子。生于画坛名门,同样投身艺术,李小可在继承父亲李家山水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艺术道路。这条道路源于一次偶然的西藏之行。

  1988年春,徐州摄影家郑云峰到李可染先生的家中拜访,告知要去黄河源头拍片,请老先生书写一纸条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交他刻成碑带到源头去。老先生写了碑文,又另画了一幅牛,送他们做路资——后来郑云峰用卖画的钱,买下一辆吉普车作交通工具。郑云峰在李家遇到李小可,问他想不想一起去?那年李小可四十四岁,已随父亲习画十五年,刚刚结束在中央美院国画系的进修。黄河源头,一个听起来秘境般的去处,这对正困扰于如何寻求个人绘画体验的李小可有莫大的吸引力。这番行程,是李小可和藏区的第一次接触,也启开了之后二十几年他和西藏的亲近——从青海的黄河源头、长江源头、柴达木,到西藏的阿里、珠峰、那曲,甘南的玛曲、碌曲、夏河……

  早晨起来,从结了冰的水井里取水刷牙洗脸,晚上自己烧牦牛粪煮茶取暖…… 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李小可一次次体验严酷的高原藏区生活,回忆起西藏的风景,他说,今天进入西藏的人,由于旅行条件的改善,可以少吃不少苦头,但也很难再感受到那种历尽艰难之后的震撼,而正是这种震撼,促使他一次次拿起相机,拍摄下藏区生活那些平凡的瞬间。

  上万张照片产生百幅版画

  1993年,李小可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藏地摄影作品展。时隔多年,再看这些年积累的万余张照片,李小可发现自己依旧感动,他试着用另一种他所热爱的艺术形式来呈现所“看”。

  李小可有一个可创版画工作室,起初是给父亲李可染复制一些资料,自己也做一些资料的采集,在这个基础上,他产生了把照片制作成版画的想法,“不停留在照片上,把它呈现在纸上,这种纸不是一般的工业用纸,而是一种手工纸。”于是,从胶片到数码,李小可在上万张照片里,选择了100多幅,制作成“藏地不灭的记忆”系列版画。

  事实上,这组版画的制作过程,是非常二十一世纪的。从照相机到数码图片,到运用PS等多个软件的组合处理,到照相制版,到手工的复杂分色,到背景肌理的再造,到色彩的主观改变,再到二十多版复杂的套色手工印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与手工结合的系统工程。这是艺术与技术、偶然性与可控性的统一。能操控这些,与李小可是摄影设备与音响设备的发烧友有关,电脑的运用对他来说不会造成障碍,而是工具。不仅如此,这一工作还大大区别于他作为国画家的个人创作,此时他更像一个导演。有趣的是他在策划、组织、实施创作的过程,也是人到机器再归于人的过程。

  这种“摄影+数码技术+手工制作,最后融合精神理念”的版画,被批评家称为李小可在中国画、摄影之外新的创作门类。而李小可说:“我迷恋版画手工制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你拥有一次再参与和再表达。就像当我们要表达某一种敬意,有人可能选择盖一座庙,建一个塔,而我选择了版画,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

  作为一种区别于摄影的再创作,李小可在版画创作中加入了更多主观的色彩。事实上,尽管李小可的作品有风景也有人物,但他最钟爱的,始终都是藏地人的面孔。在本次展览中,他特别在中间展墙上,集中展出了多幅藏地人的面孔,其中有少女,有男子,有老人,有孩子,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凝视的目光。“在藏地,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有这样凝视的目光,仔细看这些目光,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内心世界的纯净。”

  作品《他们》描述的是一群甘孜理塘的朝圣者,他们一路俯仰,磕长头来到拉萨。“他们沿川藏公路,以这样的方式走过了西藏最冷的6个月,饱尝朔风严寒之苦——大约是从头年的10月出发,在我遇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是来年3月。不管你有没有那种信仰,那种时刻,都会被他们所具有的恒久的耐心和苦行的毅力征服。后来做版画,我把自己的像也放到画面里去了,因为我也是这寻觅旅途中他们中间的一个。当时我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他们也希望看到这些照片,于是几个人领着孩子,陪我到布达拉宫附近找到一个照相馆,我把那些照片全部洗出来送给他们,他们离开的时候满足又感激。”

  作品《阳光》描述的是一个乞讨的女孩。九十年代初,李小可第一次去拉萨,在布达拉宫后面碰见一个藏族女孩,在女孩的眼睛里,他竟没有看见卑怯,而是满满的明亮和喜悦。后来看到这张作品的人,都被这种生命状态所感动。也正是这种纯粹的生命状态,促使李小可年近古稀,仍然不能停下入藏的脚步。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