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今日美术馆将举办陈可新作展暨自传绘本首发式

2012-02-29 15:43:41 未知

《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自传中的陈可

  

陈可 Chen Ke 《“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展览》 墨,国画颜料,宣纸 42cmx28cm 2011

  从去年开始,陈可开始了自传绘本边写边画的工作,讲述自己从一个四川小城的女孩成长为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70后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并与读者分享了很多独属于70后年轻人的集体回忆。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可除了独自完成十万字的叙述,亦完成了70多幅水墨小品的创作。本次展览,展出的即是这批饱含着艺术家温暖回忆的作品。这个展览最终选定了使用陈可2007年个展的名字:“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但策展人朱朱这次对“你“做了特别的强调。他说:

  “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曾是陈可以前一个系列作品的标题。这里的“你”无疑有重要的意义,让陈可无法舍弃。首先意味着艺术这个宿命感的选择:“小的时候向往旅游节目主持人周游世界的生活,结果长大后还是拘于一室,于是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在里面可以无拘无束的游走”。具体到艺术史内部,“你”意味着一串长长的、带来震惊、感动和启示的名单:梵高,辛迪·舍曼、强·索德克、荒木经惟,奈良美智……而最重要的,或许这个“你”意味着个体生命本质的孤单,在陈可的绘画之中,似乎一直有两个面目相同的女孩相依而在,那是孪生式的镜像表达,构成了自我之间的对话、质疑、探测与安慰。

  对于现在的陈可来说,她的一个自我意味着那个童真的、本来的我,而另一个仿佛正努力成为他人,成为敞开的、不断容纳异质和现实的载体,成为一颗沉着的“平常心”;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是生命本质的孤单和所有能够解救这种孤单的那些“你”,促使她写下了这本书。

  在书中,30多年的生活片段跃然纸上:儿时在爷爷奶奶家的生活、校门口的美味小食、80年代流行的明星贴纸,全家一起去峨眉山看日出、挤火车旅行、去宜家血拼;其中和艺术相关的记忆也非常多,参加美术专业考试、和室友的大学生活、去卡塞尔游学、首次个展的布展与开幕⋯⋯与绘画同时展出的还有五十余件与艺术家成长相关的实物以及一件装置作品,为我们带来一个处在追忆、思考与转变之中的陈可。

  相应的实物展示将分为四大部分——“童年”、“校园”、“异乡”和“北京”。陈可把家中保留的大量珍贵实物带到展览中,饱含岁月痕迹的旧物、手稿和老照片,以及现在工作室中的小物件将艺术家的真实生活尽可能还原呈现她的童年学习和生活、异乡求学经历,以及成为艺术家的道路。此外,还有一件装置作品《4平米-今日美术馆》。小屋是陈可一个系列性的试验装置作品。陈可的丙烯作品构成的小屋墙面和真实的家具共存,在开幕当日,陈可将带领观者共享空间与时间的穿越与并行。

  同时,陈可的自传绘本《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将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新锐设计师“小马 & 橙子”设计、朱朱撰写序言,刘野绘制陈可肖像作为插图。

  关于陈可

  生于1978年生于四川通江,从附中到研究生,在四川美术学院度过11年时光,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5年参加《下一站,卡通吗?》的群展后,成为“新卡通一代”的代表人物,现在是70后艺术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陈可独特的卡通与古典兼具、可爱与伤感并存的作品风貌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以及艺评界的关注。在她的典型绘画里,都有一个圆鼻头的人物,忧郁、自我封闭、单纯地生活在虚幻空间里,不食人间烟火。陈可的绘画忠于内心世界,有着古典油画般完美的肌理,在真实与虚幻之间,造就独具特色的作品气质。陈可喜欢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关于媒介的实验始终没有停歇,成品印花布、媒介剂、墙纸、各种绘画颜料都是她尝试的对象。从去年开始,她与Fendi、Gucci等成熟品牌的跨界合作打破了艺术与大众的界限,成功将艺术融于精致生活中。

  2007年首次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在北京星空间及意大利玛蕊乐画廊举办;2009年个展“世界上另一个我”在德国Kunsthaus Viernheim举办;2010年个展“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及与ChART Contemporary合作的“样板间”项目同时在北京星空间举办。参与的主要群展包括:2005年,“自我造局: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2008年,“找自己”,上海民生当代艺术中心,“第二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 梦蝶”,上海当代艺术馆;2010年,“书写-2010南京艺术双年展”,南京江苏省美术馆,“Franks-Suss收藏展”,英国伦敦萨奇画廊;2011年,“山水-无字的诗?希克收藏展”,瑞士卢塞恩KKL美术馆。

  关于策展人朱朱

  朱朱,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出生于1969年9月。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大利、日等多种文字,获《上海文学》诗歌奖、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评论奖等多种奖项,2003年、2004年分别受邀参加法国Val—de—Marne国际诗歌艺术节与“诗人之春”活动。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1994年),《枯草上的盐》(2000年),《青烟》(2004年,法文版,译者Chantal Chen—Andro),《皮箱》(2005年),《故事》(2011年);散文集《晕眩》(2000年),艺术随笔集《空城记》(2005年),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2010年增补版《一幅画的诞生》),《中国新艺术三十年》(2010年,与吕澎、高千惠合著)。策划的主要展览有 “原点:‘星星画会’回顾展”(2007年),“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2010年,与吕澎、高千惠联合策展),“飞越对流层——新一代绘画备忘录”(2011年)等。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