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关于景观摄影(中)

2012-03-12 13:22:19 朱鸿

图3:中间为美国著名摄影文化评论家、作家和策展人薇姬·戈德堡。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摄影家还有——

  相关阅读:

  关于景观摄影(上)

  关于景观摄影(下)

  罗伯特•亚当斯

  他也是深受埃文斯影响的新地形摄影展的重要人物之一,1974年出版的《新西部》摄影集,采用6 x 7相机拍摄,完全是埃文斯《美国照片》的翻版。他的作品对人造建筑入侵神圣自然的关切,又暗示对自然尤其是阳光 能对平凡的空间产生美感抱有希望,是一种无声的呐喊和对美的希望,这种矛盾心理更使他的作品显得苍凉、悲怆。

  (罗伯特•亚当斯:http://gaohan.blshe.com/post/3610/745042)

  刘易斯•巴尔茨

  参展作品主题是1974年拍摄的加州新兴工业园。他常常选择建筑尚未完工之前拍摄。他说:“理想的纪实摄影应当看似没有作者,也没有艺术。”但实际上,他的作品非常简约。

  贝歇尔夫妇

  他们拍摄水塔、冷却塔、粮仓、筛煤场、炼油厂等,他们在拍摄这些照片时总是选择在阴天或多云时,避免有阴影,尽量没有透视感。这种客观拍摄和呈现作品的方法自成一派,符合新地形摄影的风格。

  (贝歇夫妇:http://gaohan.blshe.com/post/3610/746596)

  斯蒂芬•肖尔

  美国“新彩色流派”的创始人之一,由135到4x5和8x10,拍摄美国中小城市的主要街道、建筑、停车场、广告牌和加油站等一些平凡和普通的场景,并反讽地称之为“不平常的地方”。他认为平凡小镇更能体现“美国文化的真面目”。他的作品采用客观无表情的呆照形式拍摄,与其他新地形摄影家的风格相同。所以肖尔是既属于新彩色派,又属于新地形摄影风格的重要摄影家,其影响至今不衰。

  (斯蒂芬•肖尔http://gaohan.blshe.com/post/3610/746010)

  乔尔•斯滕菲尔德

  从1978年至1984年沿着埃文斯、弗兰克和肖尔不断开创的“在路上”的摄影道路,多次在美国各地旅行拍摄了一个题为《美国前景》项目。他放弃曾经使用莱卡相机抓拍的方法,而改用8x10大画幅相机。他回避大城市和大自然,而主要拍摄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的郊区和无名小镇。斯滕菲尔德秉持“新地形摄影”的客观态度,能从美国社会的表面来揭示潜藏在表面之下的现实。但他不像新地形摄影家那么超然,更愿意通过色彩和超现实的细节来引导观者仔细阅读复杂的画面,从而发现美国后工业革命已出现城镇衰退、环境破败、社会异化的“失乐园”现象。如同《美国前景》这个项目的标题所暗示,斯滕菲尔德一语双关地道破了美国的现状,又预示着美国的未来。他利用新地形摄影的态度和新彩色摄影的色彩,街头摄影的奇遇,再加上人像和幽默等元素,使得客观的社会景观摄影向前推进了一步。

  米奇• 爱泼斯坦

  2003年至2008年完成的《美国能量》项目,则是与新地形摄影的态度一脉相承,并延用斯滕菲尔德的手法。他到美国二十五个州拍摄与美国人生产和消费能源有关的作品,表面上看,该项目是关于美国能源的作品,但在他的画面中到处可见这些能源生产和开发对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他的作品有丰富微妙的细节,往往前景的画面与背景的内容存在矛盾和对立,在看似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照片中,可能暗藏着问题和玄机。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德国摄影家,是新地形摄影展唯一两位来自美国境外的摄影家贝歇尔夫妇培养的“多塞尔多夫学派” 弟子。他也受乔尔•斯滕菲尔德和斯蒂芬•肖尔的影响,他的作品主要涉及人类与大自然或人造环境的关系,以及全球化和商品消费观念对人类的影响。他将照片放大至3米多宽的大画幅,以便能从宏观和微观来观看他的作品。古尔斯基的作品是利用数码技术创作客观社会景观摄影的成功尝试。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http://gaohan.blshe.com/post/3610/746090)

  爱德华•伯廷斯基

  加拿大人,从1980年代开始人类发展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拍摄的主题,拍摄矿区、采石场、油田、水库、工厂等,组成《制造出来的风景》。他的作品强调惊人的角度,对称的构图和强烈的色彩,让观者在审美之余,意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从上述介绍的几位欧美摄影家的作品可以看出,社会景观摄影已从最早使用135相机抓拍的城市街道景观黑白快照,发展到主要是用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彩色摄影和大画幅相机慢拍。这种转变不仅是器材的更换,而且是观看方式的转变,从摄影师本人“置身于人群或景观中抓拍”转变成“与被摄景观和人物保持一定距离的凝视”。社会景观成为聚焦的重点,自然景观退居背景。此外,社会景观摄影也拍摄相关的人物、街景,甚至室内的景象和静物。这种结合社会和自然景观、人物和静物等内容的混成手法,是国际上当代摄影的一个流行样式。因此,从传统风景摄影演变成的社会景观摄影,其内涵、外延和手法均得以充分扩大。

(责任编辑:詹晓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